脑补一下,这个场面还是比较血腥的。(古人头发长,比较容易绑……)由于首级最有辨识度,能避免杀良冒功的现象,后世普遍沿用了这一方法。但若是军纪不好的队伍,也会出现由于忙着抢脑袋而贻误战机、甚至反胜为败的情况,比如公元589年隋军灭陈之战时,彪悍但人心混乱的南陈军队就因此出了大漏子:陈兵得人头,皆走献陈主求赏,弼知其骄惰,更引兵趣孔范;范兵暂交即走,陈诸军顾之,骑卒乱溃,不可复止,死者五千人。

回到秦国这边来。根据商鞅变法,秦国的军功爵分为20级,最低的一级叫“公士”,包括校、徒、操;从二级到四级叫做“卒”,每个爵位都有对应的称谓比如二级叫做“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五级“大夫”等;编制方面,五个卒编为一伍,打仗时若一人逃跑,其他四人都要被罚,但是如果能取得一颗敌人首级,就能免除处罚;每五人设一屯长、一百人设一将。

这两级领导在作战时如果一颗首级都没得到,他们自己就会被杀;但是如果团队能获得首级33颗及以上,屯长和将将各升一级爵位;统领500人的将领,配有短兵50人;统领1000人的则有100短兵,以此类推。打仗时,要是将领战死,他手下活着的短兵都要受刑罚,但若是能获得一颗敌人的首级,就能免罚;攻城战时,参战队伍获得敌人的首级要达到 8000颗才被视为满足条件;野战时则只需要要达到2000颗。

符合这些条件后,部队中所有人都会被升一级爵位;能够在战斗中获得对方甲士首级一颗的,就能升一级,还能增加田地一顷、宅地九亩;作战结束后,把所有人获得的首级公示三天,以避免杀百姓或战友领功的现象。三天后,如有没有疑问,就按照规定封赏;封赏的期限也设为三天,这期间没落实的,责任人要被撤职。那么会不会有这种情况:一个军人在战斗中获得了敌人的首级,但其后他自己也战死,那他的军功岂不打了水漂?别担心,遇到这样情况,对应的战功会被记到他家人的名下。

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上述军功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基本上避免了人为干扰的因素。这就不难理解,为啥在秦军出征前,他们的家人会欢天喜地送他出行;在战场上,秦军悍不畏死,死战不退,成为让各国恐惧的虎狼之师。原则上讲,把杀敌战绩与个人荣华富贵捆绑起来,确实是最刺激军人的军功制度,但这一制度的落实,需要严格的先决条件:清明的管理和系统的监督,更需要军队的统帅自己以身作则。

战场那么惨烈紧张,歼敌数和军功是怎么统计的?

赵匡胤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兔哥回答:从古至今军队讲究论功行赏,给作战勇敢有贡献的士兵记功是各国普遍的做法,目的是激励斗志,让立功人员成为其它士兵的榜样,带动更多的士兵勇敢作战。立功士兵都会发军功章,证书,并且根据表现的情况分成等级,例如,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一级英雄模范,二级雄模范等等,通常对应军功都有福利待遇奖赏。这些都是肯定士兵功劳,增强士兵作战斗志,带动广大士兵勇争先进的一项措施。

在激烈的战场上如何能够掌握士兵的表现情况呢?其实这个并不难,首先每一名士兵都有一个集体,例如,连、排、班,班是最小单位,连是基本单位。军队中士兵以连为基本管理单位,一个连一个住宿单位,伙食单位,训练单位;战场上也是如此,这样连队就是士兵立功表现的最基层的统计单位,连没权给士兵任何功,最大的权力是嘉奖。

团以上有给士兵记功的权力,例如,咱们是团级三等功,师级二等功,军级一等功,二级英雄模范勋章由战区级别颁发,一级由军委颁发。连队虽然没有权限给士兵授功,但知道士兵的表现,并不有连队上报审请,怎么知道士兵的表现呢?我们往下看。士兵立功采取战后评功与临时(战时)立功两种方式,两种方式都采取评功制;(一)战场评功:一场战役下来,根据上级的决定,为了激发士兵斗志,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对作战中涌现出的有代表性的士兵记功。

首先有名额限制,因此,都是有突出的壮举和功劳,战场评功的人大多数都是英烈或功劳明确者,其事迹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能够激励士兵更加英勇作战,树立榜样。这些士兵会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颁发勋章,另外会评出一、二、三等功,颁发奖章,其连队通常会被授予称号或是记功。战时立功的名额有限,必须是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才能立功。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皇帝  军功  首推  正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