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一些人开始认为雍正是清朝最好的皇帝?

好不好先放一边,但雍正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算特殊的皇帝。很多人说雍正勤政、肃贪、充盈国库等,这些事你当皇帝你也能做。但你做不了的是制度创新,并且能推行下去,这需要非常高超的政治手段。雍正改革总结为三条:摊丁入亩。将延用了近两千年的人丁税移至田亩税中,从此官府只看你家里有多少田征多少税,提高了行政效率;人民不再隐瞒人口数,同时放开生育,20年后清朝人口翻了一番。

要知道传统社会人口就是生产力。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国家人口多了,田亩不变,收入却少了,这是历朝历代都经历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土地兼并到官绅名下,而官绅不纳粮。同样大量人口在官绅土地下佃租,不服官府劳役。此政令施行不到10年,国库收入就翻了一番。这条制度和上一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惜雍正的傻儿子保留了上一条,废除了这一条,将所有负担压到了穷人头上。

国库收入不变,民生凋敝不堪,这就是玛嗄尔尼笔下盛世下的满目疮痍。改土归流。将中国历代边陲羁縻制改成流官制,对土司、酋长、部落领主授于朝庭正式官职,加强对边陲领土的管制,为形成多民族国家打下了基础。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制度创新才是王朝强大的根源,至于说皇帝好不好,谁在乎呢。只要人民过得好,你天天吃喝那啥也是好皇帝。

从康熙皇帝开始,清朝官员和贵族们佩戴的朝珠,到底有什么含义?

首先,我们讲一下清朝的起源。清朝的前身是后金政权,而后金政权则是在明朝的末期逐步建立的。在建立的初期,后金政权在各方面都类似于游牧政权。后金政权的最高首领称大汗,儿子们被称为贝勒。此时的后金政权信奉自己的萨满教,言而总之,属于游牧政权的属性。但是在第二代大汗皇太极上台以后,皇太极开始对后金政权进行全面的改变。

后金被改成了大清,皇太极在各方面都开始学习明朝。例如爵位制度、官员等级制度、官服制度等等,清朝的官服采用了与明朝官服类似于的补子。 公元1643年,皇太极突然去世。随后,年仅6岁的福临继承了皇位,这就是顺治皇帝。第二年,清朝成功入关,开始了自己的统治。在刚刚入关的时候,出现了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

通过现在遗留下来的画像,我们可以发现,顺治皇帝穿朝服的时候,没有佩戴朝珠。因此在这个阶段,清朝在各方面还不成熟。但是到了康熙皇帝在位时期,康熙皇帝已经开始佩戴朝珠。因为清朝高层的宗教信仰也发生了变化,清朝高级贵族们不再信奉传统的萨满教,而是开始信奉佛教。例如康熙皇帝,就对佛教非常虔诚。起初,仅仅是清朝的那些高级贵族们佩戴朝珠,但这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后期,清朝已经逐步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朝珠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官员,佩戴不同样式的朝珠。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的亲信李卫,为了到当铺卧底,假扮成一个山西来的富家公子。在李卫需要当的东西中,就包括一串珊瑚朝珠。当铺的大掌柜立刻开始警觉,因为按照清朝的规矩,珊瑚炒作属于贵族和高级官员专用的。

不过,机灵的李卫用自己的说辞骗过了所有人。顺便讲一下,制作朝珠需要官员们自己花钱。 按照清朝的规矩,每一个品级的官员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在这个使用范围内,可以使用高级材料制作,也可以使用普通材料,制作的费用需要官员自己承担。对于那些家境殷实的官员们来说,自己佩戴的朝珠自然是上品。李卫在当铺强调了一句:这串珊瑚珠子当年花了3万两银子。

也许大家注意到了,雍正皇帝另一个宠臣田文镜,属于穷苦读书人出身。田文镜佩戴的朝珠都是最低级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朝珠不一定只有一串,如果官员有钱,可以天天换新的。在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权臣和珅拥有200多串名贵朝珠,其中有的比乾隆皇帝的朝珠还要奢华。在清朝开放自己的国门以后,西方人对各级官员的朝珠很不理解。

曾经有西方人询问了这个问题,当时的翻译无法回答,最后表示说类似于西方的十字勋章,有宗教和实际的双层意义。到了清朝统治的末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清朝的贵族们也不再喜欢佩戴朝珠,而是开始佩戴勋章。为了奖励各级官员,清朝确实颁布了勋章制度。但是没过几年,清朝就灭亡了,清朝的勋章制度没有推广开。在清朝灭亡之后,朝珠自然就时期了作用。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下一页

文章TAG:甄姬  逆袭  大清  属性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