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兵,被分到哪个营(牛录),那平时他吃饭、睡觉、训练、打仗,就肯定都待在那个营(牛录)了。然而实际上,清朝的八旗不是这么回事。八旗所谓的旗、扎兰、牛录,更类似于现在的户口管理。清军出门打仗,作战编制并不是按照八旗的编制来的,而是另行委派作战军官,对将士进行临时编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军人编入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吃饭在哪个连,打仗的时候,吃饭也在这个连。

身边的人,都是将来在战场上的战友。但清军不是,清军就类似宋朝的禁军。不打仗的时候,在本牛录待着。打仗的时候,就在临时组建的作战单位待着了。大家相互不认识。在这种编制情况下,经常打仗还好,一旦承平日久,战斗力就必然下滑。皇帝能不能解决这个毛病呢?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行不通。皇帝把八旗的制度变了,大清的根基也瓦解了。

第二,清朝有规定,旗人不准参加劳动。旗人想要挣工资,只能是去参加选兵。但旗人的数量比八旗编制大,选的上还好,选不上的人怎么办呢?只能混日子了呗。混个一年两年,兰博也混成废柴了。为了解决八旗子弟战斗力低下,外加普遍混日子的现象。乾隆曾下令精简八旗规模。让战斗力低下,或工作能力不足的旗人,出旗自谋生路。本来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的。

但你想想看,皇帝日理万机,肯定不会亲自负责这事。那这事最后肯定就是由八旗的高层人物负责操作。这些八旗中的贵族,会让自己亲戚出旗自谋生路吗?肯定是不会的。所以精简的结果,自然就是没什么背景的底层旗人被裁撤,家里有背景的旗人留下来。而留下来的旗人,又会是什么好鸟呢?这种情况下,底层的八旗子弟,训练的再好也没用。

因为上层已经烂了。让一个只会提笼架鸟的八旗贵族带兵,军队的精神意志必然会垮掉。第三,利益牵扯太大,导致历代清朝皇帝对八旗的整顿,经常是不了了之。由于要防汉人,所以八旗问题在清朝是不能拿出来公开讨论的。毕竟皇帝也不希望汉人知道八旗已经不再骁勇善战的事实。不准汉人参与讨论,那就只能是在满人的小圈内解决了。

而皇帝与八旗的关系,虽然皇帝是主子,但皇帝也是八旗的一份子。皇帝要整肃八旗,旗人肯定反对。皇帝又不能拉拢汉人牵制旗人。为了利益考虑,为了不动摇国本,皇帝只能是有限处理,肯定不能把事情做的太过。如果皇帝处理的过火了,他就真的变成孤家寡人了。这种皇帝第一天还雄心壮志,到了第三天见但反对声音太大了,就灰心丧气,取消先前旨意的情况。

是朱元璋和朱棣时期的明军厉害,还是入关时的满清八旗厉害?

毕竟这不是同一时期的军事力量,中间跨越了几百年,不过咱们还是能从历史材料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以供大家参考:一、早期的明朝军队朱元璋和朱棣时期的军队,主要由原先各位开国将领所率领的士兵、收编的元朝遗留军队以及征服陈友谅等势力后收编的士兵,不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则是从户籍中抽调的兵源,称为“籍选”。早在明朝建立之前,为了更好地与地方割据势力抗争和击败元朝,朱棣就借鉴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和历代军队屯田的经验,在军队中设立卫所制度,完善军队的同时建制实现了寓兵于农、减少财政支出的目的,朱元璋就说过:“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并设立了世代沿袭的军籍来保证兵源的充实。

太祖朱元璋以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为例,明军一卫含军人5600名,一所为1120人,全国共计有2563个所、547个成建制的卫,满编情况下军队数量共计约306百万。数量庞大的军队中分为京军和处所军,其中京军为全军精锐,是宿卫京师和征战的主力,朱元璋时期有48卫,满编接近27万余人;到了朱棣迁都北京后,鉴于北京的重要位置,京军最多时达到72卫,满编40万余人。

处所军中以北边驻守的防御蒙古骑兵的“九边”以及在东南沿海防御倭寇的水师战斗力较为强劲以外,其余的多是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力量,战斗力较弱,其中的佼佼者也多被选编入京军中以拱卫京师。所以到此,明朝早期军队极盛时最有战斗力并且可供国家随时调动的军队也就是京师72卫满编403200人,后被改为五军营。除此之外还有永乐帝创立的京军神机营和三千营。

以神机营为例,已经普遍装备了火器,作战工具也由冷兵器转向了火器,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火器部队,承担着“内卫京师、外征备战”的重任,其中步兵3600人全部装备火器,骑兵1000人,炮兵400人,全营官兵合计5000人。而三千营则是以投降而来的3000蒙古骑兵为基础组建,清一色骑兵劲旅,是明军最大战略机动部队,实际人超过3000人,神机营和三千营兵力合计8000人以上。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好友  文明  新手  城市  指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