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亲自带兵征战,那么兵权始终在自已手里,包括各种资源也优先战争,如粮草、补给等后勤都要满意征战要求,如果曹操长年不带兵征战,那么肯定有其它人来征战,兵权一旦被其它人掌握,曹操不是成了第二个汉献帝。长城兵团的指挥权交给了王翦的孙子王离,秦末战争时由于李斯被杀,全国动乱,长城兵团粮草断供,军士大部分被遣散。

秦军最后的主力是如何覆灭的?

秦军最后的主力是如何覆灭的

秦军是中国历史上冷兵器军队最强战力的代表,作为一支能征善战的国家军队,最终因为庙堂昏聩而全军覆没,不亦悲乎?秦末汉初,秦军有三大主力,分别是北部的长城兵团,咸阳的刑徒军,南部的岭南军团。三大主力中岭南军团没有参与战争,其他两支军团都参与了秦末战争,最终皆全军覆没。刑徒军被歼大部分后,约二十万人降楚,最终被楚军集体坑杀。

长城兵团是为了防备匈奴而设,军队总额约三十万,驻守在九原郡,将军是蒙恬,监军是扶苏。当年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令秦始皇大怒,加上匈奴常年犯边劫掠百姓,秦始皇命蒙恬率军三十万攻击匈奴。史载秦朝北击匈奴的战争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击退匈奴后,蒙恬率军民将战国时代各国的长城联接为一体,修建了万里长城,让匈奴南下劫掠变得困难。

赵高、李斯篡改始皇帝遗诏后,公子扶苏领命自杀,蒙恬先被拘禁后被处死。长城兵团的指挥权交给了王翦的孙子王离,秦末战争时由于李斯被杀,全国动乱,长城兵团粮草断供,军士大部分被遣散。巨鹿之战时,受章邯之请,王离率仅存的五万军团南下平叛,结果全部战死沙场,王离被项羽击杀。长城兵团有防备匈奴的重任,岭南军团有化百越入华夏的重任,因此秦末战争爆发后,岭南军团将军赵佗下令关闭驰道,保岭南而远离中原混战。

六国复辟如火如荼,秦朝地方军节节败退,章邯临危受命组建刑徒军,军队约有七十万之众。秦朝刑徒军很快击败陈胜,阵斩项梁,围攻赵国,但是英布率部分刑徒军自立,最终归降项羽。赵高猜忌章邯,断其粮草,囚其家人,最终章邯率军投降项羽。楚军害怕刑徒军作乱,于是在新安其二十余万刑徒军坑杀,值得一提的是坑杀的主持人就是刑徒军出身的英布。

正史中,三国真实的兵力如何?

秦军最后的主力是如何覆灭的

对于三国时期,各国人口、兵力等基本的数据统计,没有确切、统一、令人信服的资料。不过,像《三国演义》一弄就就是百万大军的说法,绝对是不靠谱。整个三国时期,三国一共的兵力恐怕就在一百万左右,最多时也不会超过二百万。根据零散的资料,先大体看一下。据钱穆《国史大纲》的说法:蜀灭亡时,户数是28万,人口是94万。

内带甲将士10.2万,占全数的九之一。吴亡时,户数是53万,人口是230万。内兵23万,占全数十之一,吏3.2万,后宫5000人。魏平蜀时,户数66.3万,人口是443.3万。三国合计,户数147.3万,人口767.3万。这里没有提到魏国的兵力。我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大都以蜀、吴灭亡时的资料为主要依据,只是解释不同。

看一下《三国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记载:刘禅又派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时蜀汉炎兴元年,即263年。钱穆的数据,恐怕来自于王隐的记载,只是把带甲将士算在了人口之内,没有提及官吏人数。但我还是认为,带甲人数及官吏人数,在人口数之外。吴国也是这个情况。

但对于题主这个问题,可以抛开这个争议,只关注兵力人数。著名史学家梁方仲在其著作《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魏 : 户数 103万, 人口443万, 兵 60万蜀 : 户数 28万, 人口 94万, 兵 10.2万吴 : 户数 52.3万, 人口230万, 兵 23万这一研究成果,是目前主流认识,教科书一般采用这个说法。

这一数字,蜀汉是灭亡时也就是263年的数据,吴灭亡是在280年,西晋时期。时间上不同。但据《晋书》之《地理志》记载:刘备章武元年(221年),其户二十万,男女九十万。经过四十多年,蜀汉户数变化较大,但人口数没有很大变化。因此,从蜀吴灭亡时的人口、兵力,基本可以推知三国时期,各国的兵力情况。我认为,之前的兵力一般会比灭亡时的兵力多一些,但不会多很多。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征战  职业联赛  作弊  兵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