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丹凤眼一瞄袁军阵中的华美旗帜和伞盖,这是主将仪仗队的特别标识,暗提一口真气,战靴马刺一瞌马肚,策马如飞,直向颜良冲去,颜良惊悚之下急忙招架,关羽紧握大刀后端,如弯月的寒光一闪,颜良已经鲜血飞溅,倒在地下,关羽砍下首级,袁军顿时溃散,白马之围遂解。这是典型的“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万人敌”美名就此传开。

清代学者赵翼,更是对此公击节赞叹,他的著作《廿二史札记》中,如数家珍的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量战例对比后说:“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当然,据考证,关羽当时所用兵器,应该是纵向刺杀的长矛,汉时出土文物中的兵器,均无大刀,应该是东汉末年人刘熙所著的《释名》卷七中所言:“矛长丈八曰槊”,而史书也仅有四个字“策马刺良”,并未指出是大刀。

樊城围攻战建安二十四年(219)夏天,刘备攻占汉中。在“国内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关羽坐不住了,他要想取樊城为大哥庆贺。八月,关羽把樊城围了,这时下了十多天大雨,汉水暴涨,形势逼人;却对拥有水军之利的关羽有利,位列曹军异姓五虎上将第三的于禁被洪水困于小山,面对威名赫赫的关羽只能束手就降。叧一个樊城守将庞德,却是一条汉子,弄死不降,被关羽斩首。

此战关羽俘获“于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巜三国志.吴主传》一时间,中原震动,关羽威名远扬,曹操甚至想把首都迁到别处,以避锋芒。2 , 神圣文化下的关羽关羽死后,他的形象逐渐被神化,成为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到了清朝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甚至被佛教认为是释迦牟尼佛的护法神。

儒家文化中更是忠义精神的最高代表称为“武圣”和文圣孔子相提并论。关羽的特征就是一个“义”字。曹操禁不住说了一句:“云长真义士也“。明万历年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后,到了民国时期更是与民族英雄岳飞合祀于武庙,这样的抬举,关羽有点吃不消了,请看四川自贡西秦会馆的一副对联:钦崇历有唐、有宋、有元、有明,其心实惟知有汉;徽号或为侯、为王、为君、为帝,当日只不愧为臣。

为什么叫关羽武圣?而赵云为什么不能称之为武圣?

因为你看的是《三国演义》,赵云只有在《三国演义》中武艺才比关羽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末清初,是一本描写三国时期的小说,以历史为背景,《三国演义》并不是历史,而是小说,小说中描述了很多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事情。尤其是《三国演义》中关于赵云的描写,与历史上真实的赵云出入很大,比如说赵云出场大战文丑救了公孙攒,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

再比如赵云长坂坡大战,七进七出连续杀死曹营五十余员名将,也是虚构的,正史上只有赵云救甘夫人和刘禅,并没有赵云与曹军的对战,更没有七进七出。还有关于赵云七十几岁时,阵斩西凉大将韩德门五将,也是虚构的,历史上压根就没这事,而且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赵云的年龄到底多大。就连赵云的常胜将军头街也是虚构的,实际正史中的赵云战功极少,能力平平,但是赵云对刘备的忠心倒是真的,另外关于赵云的人品,小说中也与历史上的记载大致相同。

而评定武圣却是历朝历代根据武将的真实水平来评定的,不能是虚构的,在正史上,三国时期的第一武将就是关羽。关羽在三国中被记录下来的战绩有:1、阵斩颜良。这是三国时期于阵前斩杀别人主帅最明确的记载,史书《三国志》记载为: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这是明明白白在阵前斩敌主帅的记录,三国时期仅有关羽有这么一回记载。

2、南郡之战绝北道。这是南郡之战期间,周瑜攻打南郡期间,关羽在江陵城北阻击曹魏援军,先后与多名曹魏名将交手,最后完成任务。3、襄樊之战围曹仁、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这一战是关羽的颠峰,一人独斗众多曹营名将,而且打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曹仁、于禁、庞德无一不是曹营猛将。不仅如此,史书中关于‘’威震华夏‘’四个字的描述,历史上仅有关羽一人获得,什么叫威震华夏?因为关羽一人对襄樊的围攻,导致曹魏从洛阳到许昌最广大的核心区域一片混乱,各种隐藏在暗中的反叛力量,全部都起来公开响应关羽而反对曹魏,都是借用关羽的名号,就连不可一世的魏王曹操,也两次因为关羽的威名而准备迁都,放眼整个三国,只有关羽一人做到。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完美  武圣  辰东  巅峰  重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