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燕、赵、魏、韩乃至齐、楚各国,对战国时期的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和秦国持续强大后的国际形势几乎完全没有判断。虽然各国均有一些变法措施,但是各国君臣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却基本都局限于春秋以及战国早期的看法:所谓强国,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十年,等强者力量小了,天下自然会归为相对平衡的均势状态。既对统一天下没有想法,也没有对日益强大的秦国的有效针对措施。

这也导致了各国的变革都是小打小闹儿,要么不能真正的富国强兵,要么就不能坚持下去。比如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这就算是当时比较出名的变革了。但是却只重“武功”,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基本没动。军事改革倒是有一定的效果,灭了本来就打不过赵国的中山国,征服了林胡和楼烦。然后嘞,就没有然后了,赵武灵王一死,赵国也就没干过什么出息事儿。

他的变革,对一个国家而言,只是战术层面,而达不到战略层面,也就不可能对赵国带来长久有利的变化。其他各国变法也都只是动动皮毛,并未触及“深水区”。再加上继任者往往昏聩,罢黜功臣,任用佞臣,旧贵族势力庞大。所以各国只是活在几百年来对内勾心斗角、对外打个小仗掳掠点儿财富,过好自己小日子的世界里。温水里的青蛙怎么可能看得到秦国在不断地加柴烧火呢?所以说呢,五国攻齐,四国眼中就是触手可及的金银财宝,他们才不会抬起头来看看世界的变化,冷静想想秦国强大后,自己国家将面对怎样的命运。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能够成功,为何六国合纵抗秦总是失败?

要归总原因的话,归总的一句话是,六国各怀鬼胎,目光短浅。五国伐齐的时候,齐国自恃国力强盛,四处征伐。当时的宋国是一个中等国家,是这几个国家的眼中的肥肉。齐国一口吞下。这样就惹了众怒。而且齐国就在身边,如果他继续强大下去,下一个灭亡的就是自己。所以在乐毅的组织下,五国联军出于自己的利益,讨伐齐国。而秦国不同,秦国地理位置险要,有崤函之固,六国只能守,难以攻。

在这种情况下,魏韩楚在前面和秦直接交锋,赵国其次,而燕齐根本就不和秦直接接壤。这样,六国的步调不一。而出于自己的利益,每个国家都想在身边的国家扩张,于是矛盾重重。比如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死拼,其他国家围观。长平之战后,燕国还趁火打劫,去打赵国。这种短视的行为,注定了在利益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六国可以暂时合纵,过后就土崩瓦解。

秦国推行远交近攻策略,为什么不执行齐秦分赵,反而搞五国伐齐?

继商鞅变法后,范雎提出的一项外交策略又让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进了一步。而这个外交策略提出五十年后,秦始皇攻灭六国,一统天下,不得不说这个外交策略是真的很不错。当然,在实行这个外交策略之前,秦国的外交政策一直在摸索中前进,而且并不固定,只要是能让秦国的东进之路顺畅一些,秦国都会去做。历史上提到的战国纵横,其实就是南北合纵和东西连横的外交策略,秦国多数时候就是采用连横的外交政策。

这是大的外交策略,如果中原六国之间有什么战事,秦国也不介意背后捅上一刀,反正当时的诸侯结盟也好、攻伐也好,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不存在真的友好关系。比如公元前284年左右的五国伐齐事件。燕国名将乐毅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当时的齐国在齐湣王时期很是强盛,而这种强盛让各个诸侯国产生了忌惮之心,所以乐毅很容易就说服了各个诸侯攻打齐国,不过对于五国联军的说法,《史记》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并不一致。

《史记·乐毅列传》记载:“乐毅於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而《资治通鉴》记载:“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根据后续的史实来看,秦国应当是参加了战争的,而楚国则没有参战,所以《资治通鉴》的记载是准确的。其实我们看这个五国阵营,秦国没有必须参加的理由,也没有不参加的理由,看起来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而之所以存在,于其他国来说,就是防止秦国背后捅刀,攻打三晋,而秦国则认为参加是有利于秦国的,反正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变弱,都对秦国有利,它完全可以出兵去掺上一脚,所以就参加了。在这一战中,秦国攻下了被齐国占了的原本属于宋国的陶邑,并将其占为己有。这个地方后来成为秦相魏冉的封地。距离这次大战十几年后,魏冉又想攻打齐国的纲、寿两地,这被认为是魏冉为自己谋私利,因为这两个地方距离陶邑很近,打下来后其实在未来就属于魏冉的土地。

 7/8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五国  攻齐  齐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