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九州春秋》记载,董卓带去洛阳的凉州军不过三千人。此时洛阳何进统属的禁军有羽林、虎贲、北军五校、西园八校尉等部大约两万多人。此外还有执金吾丁原统帅的并州军,兵力也不在董卓之下。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所以正常情况下,董卓闹不出什么大花样。然而董卓还没进京,十常侍就设计杀死了何进,袁绍等人率军杀入宫中,大杀宦官,中常侍段珪等劫持少帝出逃,京中大乱。

而董卓正好在北芒遇到少帝,将他送回宫中,先立了一功。更重要的是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和十常侍亲近。何进的部将吴匡等人一直对何苗和十常侍勾结不满,又怀疑十常侍谋杀何进一事何苗也有参与,于是联合董卓的弟弟董旻一起诛杀了何苗。这么一来何进、何苗所属的部队没了统帅,董卓趁机加以招揽。接着又收买丁原的心腹吕布将丁原杀死,吞并了并州军,京师的兵权就都归董卓所有

董卓进而靠此掌控了朝政。时进弟车骑将军苗为进众所杀,进、苗部曲无所属,皆诣卓。卓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其众,故京都兵权唯在卓。此后董卓为了和关东诸侯抗衡,又不断从凉州征召部队来洛阳。像原先驻扎在扶风的皇甫嵩部三万多人,后来就被征召到了洛阳,归了董卓。所以到了后期,董卓所统帅的凉州军在洛阳、长安一带已经可能多达十万之众。

董卓进京初期,袁绍为什么不先下手铲除董卓呢?

董卓三千人马都是虎狼之士,在当时的京城是最强大的军事实力。不过,董卓刚刚进京时,的确是除掉他的最好时机,但袁绍却没有这么做。这与袁绍的本性有直接的关系,袁绍当初不杀董卓的情况与势力最强大时被曹操消灭一样,都是由于这同一个原因。01袁绍的为人及当时的地位别说曹操瞧不上袁绍,的确,正如曹操所说,袁绍就是: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

郭嘉认为:袁公只想效仿周公礼贤下士,但不知道如何用人。多端寡要,好谋无断。程昱认为: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吞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从有关史料来看,袁绍的确如此。就从袁绍的这个本性来看一下,当时袁绍是如何建议和决策的。袁绍出身于权倾天下的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其叔父袁隗是当朝太尉,与大将军何进共辅朝政。

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为了控制何进的权力,设置西园八校尉。宦官蹇硕任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任中军校尉,曹操任典军校尉等。蹇硕统领各军,直接受命于灵帝,就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调度。189年,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刘辩即位。宦官专权,何进想收回权力,就与袁绍密谋诛杀宦官,但何进反被宦官杀死。袁绍诛杀了全部宦官,接管了八校尉,但终不能与董卓兵力抗衡。

一个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本只是个中级军官,在朝廷中资历太浅,所依赖的大将军何进,是凭借外戚的身份占据了高位,既没有足够的能力,有没有可以服众的威望。同时,太尉袁隗,虽说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门生故吏很多,但也仅仅是威望较高,缺乏胆识与谋略。袁绍心比天大,但谋略及胆识差的不少,想成就大事很难。02京师军事实力的对比。

西园八校尉听起来很酷,但究竟有多大的实力呢?校尉,是古代重要的武官官职。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校尉就是部队长之意。战国时期就有此官,秦朝为中级军官,汉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将军。秦汉的军事编制,将军一般所辖五部,每部二曲。每曲军士500人,设军侯一人;每部二曲,设校尉一人,军司马一人,加上卫队、属官,一般在一千二百人左右。

这是基本的军事编制单元,有时候兵力可以适当加强,人数在几千人不等。校尉直接掌管军队,具有实际兵权。将军职位远在校尉之上,但不直接掌握军队。何进身为大将军,但手中并没有直接掌管的军队。这是帝王之术,权力制衡的必然选择。西园八校尉的设置,就是控制大将军何进的军事权力。灵帝刘宏自任无上将军,宦官小黄门、上军校尉蹇硕总管八校尉,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是灵帝利用宦官控制大将军何进采取的策略,但八校尉并不是铁板一块,这为以后的争斗,埋下了祸根。太尉袁隗与何进一同辅佐朝政,在铲除宦官、收回权力上是一致的,是同盟关系,是一条战壕的。看一下这八校尉的背景。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是太尉袁隗的侄子,自然是紧跟何进的;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曾经与董卓一起讨伐西凉叛军韩遂,有过交集;典军校尉、议郎曹操,初入仕途,制作五色棒,就把蹇硕的叔父蹇图处死了,是死对头,与袁绍又是发小,自然与袁绍混在一起;助军左校尉赵融,后期加入曹操集团效力,为荡寇将军,跟曹操走得近;驻军右校尉冯芳,是宦官曹节的女婿,这个应该是宦官一伙的;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与曹操、袁绍共事,因与何进旧部为争夺粮草被杀;右校尉淳于琼,后期追随袁绍,曹操火烧乌巢,就是烧得他,与袁绍走得近;一般而言,各校尉统帅的军队不会是一致的,是有多有少的,势力并不均衡。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董卓  万兵  铁骑  拥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