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武将就大不同,尤其是那些拥兵自重的武将危及江山社稷。在使用双兵器的武将中,典韦是最强的。之后,他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收复城池70余座,被拜为安平君。我们读《三国演义》可以发现,有很多武将使用的是双兵器。木鹿大王没有表现出什么战斗力,他只是个口念咒语的法师。

武将最高可以封王,文官最高的对比是什么?

武将最高可以封王,文官最高的对比是什么

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别的原因,中国和西方对古代贵族的封爵称号高度的一致!那就是: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中国有句俗语:"文到阁老,武封侯"是位极人臣的最高封赏和荣耀!历史上文臣的品级最高为正一品。但爵位上有很大的差距。连诸葛丞相仅以武乡侯自居,连东吴孙权也常以吴侯自称。即便是乱悠悠的春秋战国,齐等大国勉为称公,如齐恒公;而魏国仅称侯,如魏文侯;韩国国君则称韩襄子,足见他们之间的等级。

而武將称王多逢于乱世或新朝刚建立之初,是权益之计,异姓封王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如汉初的异姓王,或遭猜忌、或有谋反之心,几乎戮杀殆尽。清三藩的诸王也都是灭门下场!唯唐末的汾阳郡王郭子仪能独善其身。丞相虽一人之下万上之上,但正常情况下罢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而武将就大不同,尤其是那些拥兵自重的武将危及江山社稷。

历史上有哪些功高而不震主,善终结局的良臣名将?

历史上有哪些功高而不震主,善终结局的良臣名将

一、功高不震主的祖师爷级人物:王翦。王翦的功劳有多大呢?这么跟你说吧,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路上,如果没有王翦和王贲父子俩,那根本就没戏!除了最早消灭的韩国以外,王翦带队消灭了赵国、魏国、楚国,王贲带队消灭了燕国、齐国。就问你还有谁的功劳能盖过他们父子俩?所以说要论功高盖主这事儿,王翦排第二,没人敢在秦始皇这儿排第一。

可是秦始皇偏偏还真的就非常信任王翦。尤其是在灭楚的时候,王翦带了60万大军前去,几乎把秦国给掏空了,可秦始皇依旧还是很放心,这是为啥呢?第一,王翦战前索要各种赏赐。原来祖师爷级的人物王翦,在应对秦始皇的时候,是很有一套的,他每次出征前,先不研究什么作战计划,而是对着秦始皇伸出一只手:老大,给我钱、给我买学区房、给我配辆豪车,给我一堆美女。

没这些东西,我可不去卖命。旁人看了几乎都傻了眼了,王翦这家伙不是疯了吧?还没打胜仗,就敢跟秦始皇要封赏?而且赏赐的这些东西未免有点太多了吧?人家受到封赏都是一再推辞才接受,可王翦偏偏另辟蹊径,偏偏主动去要封赏。秦始皇一开始也有点恼怒,但是回头一想,别提多高兴了。为啥?因为秦始皇知道,如果自己重用的将领什么欲望都没有的话,那这个将领就不太能重用了,因为他胸有大志,极有可能篡位。

可王翦对钱财美女是有欲望的,这就证明王翦的志向止步于将领而已,不会继续往前再走一步。所以秦始皇可以大张旗鼓地重用王翦,并且给了他一堆赏赐。钱嘛!花完了再赚呗。可这样的将领却极为难得。第二,王翦每次打完仗,就要求退休。除了这一招以外,王翦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主动退休。对于一个长期手握军权的将领来说,最担心的就是遭到帝王的怀疑。

尤其是有灭国之功的王翦,如果始终不肯放弃军权的话,那秦始皇早晚要收拾他。所以王翦就很聪明啊,每次灭了一个国家,就立刻把军权上交,表示自己这儿也不舒服,那儿也疼,想着要退休了!秦始皇一看,别提多高兴了,心想:还是老王厚道啊!所以秦始皇对王翦倍儿放心。这年头愿意主动把权力让给年轻人的将领,可真不多了。第三,王翦知道功成身退。

立功是好事,但是功劳大到帝王无法封赏你的时候,那就有问题的。皇帝不知道该如何表彰你的功劳,那就只能给你封个神做做了,一刀砍了是最方便的。因此王翦也知道这事儿的深浅,在灭了赵国、魏国以后,王翦就不怎么敢再带兵了。这世上有几个将领,是带兵灭了两个国家的呢?所以王翦就故意跟秦始皇要了60万大军攻楚,结果我们都知道,因为秦始皇舍不得,所以就转而让李信带着20万大军去攻楚了。

没想到李信居然战败了,这才重新启用王翦。王翦带着60万大军上战场,其实内心也是比较忐忑的。因为打赢了就会有功高盖主的嫌疑,打输了那就更惨了。所以这次灭楚之战以后,王翦说什么也不肯再带兵了,这回是真的要退休了。再让他打下去,秦始皇就只能封他做神仙了。二、功高不震主的殿堂级人物郭子仪。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可以说没有郭子仪,就没有中晚唐时期了。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权倾天下  测评  武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