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如此大的功劳,难道不会功高震主吗?当然会,其实同时期功高震主的将领有好几个,比如说李光弼和仆固怀恩。他们俩的功劳不比郭子仪小,但是他们就受到了唐朝皇帝的猜忌。最终导致李光弼不敢进京朝见皇帝,而仆固怀恩索性直接就反了。唐朝中兴三大名将中,唯独郭子仪是荣宠一生,安享晚年的。那么郭子仪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唐朝皇帝少点疑心呢?第一,主动交权。

郭子仪是个胸怀特别大度的人,王翦的手段那么多他可学不会,他唯一学会的办法,那就是主动交权。每次打完胜仗以后,郭子仪第一件事不是邀功请赏,而是先把虎符送到皇帝跟前,好让皇帝放心,这军队还在皇帝手里。第二,心态很好。郭子仪被罢免军权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在克服长安和洛阳以后,唐肃宗甚至称赞郭子仪有再造大唐之功,可等到郭子仪在相州打了一次败仗,唐肃宗就罢免了他的军权。

如果换做别人,一定是骂骂咧咧地回家了。可是郭子仪偏偏不这样,他一直在朝廷内部做事,而且总是给皇帝出谋划策,这就是心态好。史思明的部队在邙山击败了李光弼和仆固怀恩,二次攻陷了洛阳。这回唐肃宗只好再次启用郭子仪,郭子仪二话不说就前去平叛,再建新功。唐代宗继位以后,宦官程元振诬陷郭子仪,导致郭子仪再次失去了兵权。

郭子仪二话不说就跑去修皇陵了,这心态谁能比?当时李光弼不敢入朝,而仆固怀恩则跟吐蕃、回纥勾结,发兵攻陷了长安。唐代宗不得不外逃,这个时候他才想起了郭子仪。郭子仪临危不惧,即使昔日的亲信多被打散了,他还是主动上了战场。由于郭子仪的名声很大,轻而易举就赶走了吐蕃兵,收复了长安。心态这么好,可以算得上是宠辱不惊了。

难怪郭子仪能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唐德宗时期,直接称呼郭子仪为“尚父”,将他和姜子牙归为一类人。总结:自古功高不震主的人很少。自古以来,功高不震主的人其实还是比较少的。战国四大名将中,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廉颇被逼赵悼襄王怀疑而出逃到楚国,李牧就更惨了,被赵王迁给宰了。唯独王翦能够功成身退。唐朝中兴名将里,李光弼功劳太大,吓得不敢入朝拜见皇帝,最终郁郁而终。

大将郭子仪能力出众手握兵权,功高盖主,为何皇帝不起疑心?

大将郭子仪能力出众手握兵权,功高盖主,为何皇帝不起疑心

谢邀。一、德高望重、誉满天下郭子仪一生历经了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七朝,是功勋卓著,誉满天下的元老重臣;德宗尊郭子仪为’尚父’,其死后,谥号又是代表最高荣耀的’忠武’,诸葛亮的谥号也是此二字。郭子仪在大唐的地位和荣宠,可见一斑。他以武举累迁镇远军使、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755年,安禄山叛,他任灵武郡太守和朔方节度使时都59岁了,他破史思明于河北;肃宗即位,他出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757年,以天下兵马副元帅配合回纥兵,統众收复长安、洛阳、河东等诸县,他是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进中书令。后封汾阳郡王。在后来的吐蕃入侵、藩镇作乱,也全仗郭子仪东征西讨,肃宗、代宗、德宗三代都靠他来支撑门面,同时也使郭令公青史留名。二、光明磊落、忠肝义胆郭令公虽位极人臣,但是他并没有走功高震主,‘兔死狗烹’之老路。

(1)郭子仪平生光明磊落、忠肝义胆,尽显’ 忠恕’二字故单骑见虏,而虏不敢动,杯酒定约,从容还军;故子暖与公主反目,囚子入朝,代宗不以为罪;子仪身为上将,屡拥强兵,有人谗谤百端,诬陷子仪,皇帝诏书一纸往征,子仪无不就道,’朝闻命,夕引道’,所以谗谤不行。(2)居安思危、心细如发郭子仪的宅院是开放式的,无论里巷负贩之人都可以自由进出。

家人不解,郭令公云:我官高且拥强兵,整天高墙闭户,人家不知道我们在里面干啥?现在荡荡无间,四门洞开,毫无秘密可言,别人就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谣言。有一次奸相卢杞去拜访,他却叫姬妾们躲了起来。家人不解,他说:这个家伙貌陋心险,你们见了忍不住会笑,他必会怀恨在心,将来就会遭殃了。子仪真是居安思危,心细如发,不给奸佞小人一点害他的机会。

演义中有哪些武将是使用双兵器?武艺高低如何排列?能不能说说?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权倾天下  测评  武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