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不听陈宫良谋,误信陈珪和陈登父子之语,丢了徐州、小沛等地。吕布困守下邳时,又贪杯好色,只顾妻儿内室,对待手下众将如同草芥一般,随意鞭挞责骂,造成手下将领哗变,吕布被擒,纯属咎由自取!曹操故意问刘备杀不杀吕布,他是想栽赃刘备,让刘备背负杀吕布的恶名。刘备回答巧妙,曹操无奈杀了吕布。吕布嫌绑绳太紧,请求曹操给松一松。

曹操说,你吕布是个大老虎,不绑紧点,我怕你跑喽!吕布又求告刘备:“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三国演义》吕布说,刘备你现在是曹操跟前的大红人、座上宾客,吕布我是倒霉蛋、阶下囚犯,看在辕门射戟帮过你的份上,可不可以帮我向曹操求求情,饶我不死呢?刘备看着吕布,点了点头(心想,你夺我徐州,我不杀你才怪,还给你求情?做梦去吧!)。

吕布一看刘备点头,哪里知道刘备点头是想杀他,还天真的以为刘备会帮自己说好话,于是,吕布又赶紧冲着曹操大喊:“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三国演义》吕布向曹操大声喊道,吹捧曹操是圣明的主公,您一直不就是担心、忌惮我吗?如今的我对明公您那是心服口服,五体投地!我愿意投降明公。

明公以后您就是老大,我吕布就是您的左膀右臂,甘当您的手下,当个副手就行,为您冲锋陷阵,这样的话,搞定天下应该不难吧!吕布在当时那可是天下第一猛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那吕布是何等的威风?曹操听了吕布的一番话,心头一动,但是他并没有立刻回答吕布,而是问刘备: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三国演义》曹操斜眼看着一旁的刘备,问道:“吕布想投降,你怎么看?”刘备心里对吕布恨得咬牙切齿,听到曹操问他。

刘备装模作样的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曹操的提问,而是很巧妙的反问曹操:“明公你难道没看到吕布是怎么样对待丁建阳和董卓的吗?”刘备知道这是曹操故意试探他,所以就反问曹操:吕布连丁原和董卓两个干爹和旧主都敢杀,难道就不敢杀你曹操吗?刘备心里话,赶紧把丫吕布砍了,这家伙走头无路投靠的我,我好心收留他,谁知道他反而趁我跟袁术作战之时夺了我的徐州。

夺徐州之恨,我岂能忘记?辕门射戟的那点小恩又算得了什么?曹操听了刘备的回答,心想也对。吕布乃是反复无常之人,没有任何诚信可言,连刘备这样仁厚的老实人都觉得应该杀吕布,那就杀了吕布,以绝后患!再说是刘备劝说我杀的吕布,以后有人问起来,我就可以栽赃刘备,说刘备让我杀的吕布,让吕布手下的人恨刘备去吧。想到这里,曹操下定决心,命人缢死吕布,然后枭首示众!曹操对于吕布的投降,还是有点心动。

吕布辕门射戟救了刘备,刘备在白门楼不救吕布,是否不义?

吕布辕门射戟,故事性强于逻辑性。虽然载于正史《三国志》,但细节过于丰富、情节过于曲折,非常像在讲故事。故事化的问题,就是淡化了吕布“解斗”的真实动机。袁术派大将纪灵去打刘备。袁术是主公、纪灵是部下。然而,这个部下竟被吕布撺掇着跟刘备喝起了酒。酒酣耳热之际,纪灵还看了表演、加入赌局。表演是吕布辕门射戟,赌局是自己退不退兵。

结果赌输了,然后纪灵言行必践,直接退兵。这纯属儿戏。什么主公敢用纪灵这种部下、什么部下又敢如此“调戏”主公?你这么讲故事可以,但这么写历史就真心有点儿说不过去了。我们也没必要苛责古人。司马迁的《史记》比这更邪乎。但是,通过辕门射戟这个故事,我们能看到什么?吕布仗义扶危、纪灵言行必践。那刘备呢?刘备怂人一个。

然后,再联系刘备白门楼不救吕布,还杀人于无形地提醒曹孟德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于是,刘备人设自立:不仅是怂人,而且是小人,打仗没本事、害人有手腕。这就是把历史当成故事的结果。而真实历史,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事实上,刘备才是整起事件的最大受害者。即便把吕布杀上一百遍,也弥补不了刘皇叔的内心创伤。那吕布呢?你都不能说吕布有多坏,而只能说这家伙太小人。

小人分两种,一种是见利忘义的小人,作风表现为见风使舵;一种是举棋不定的小人,作风表现为反复无常。前一种本就没想当好人,后一种想当好人也当不成。吕布属于后者。原因不是本性有多坏,而是智商不在线。吕布这种人,还能活到白门楼这一集,你只能说他干爹太多,丁建阳是他干爹、董卓是他干爹,历史这个大“编剧”也是他干爹。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白楼  侧记  滨河  楼门  党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