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也切断了十四爷获取信息的通道,使得十四爷根本不了解北京的情况和局势,这也让十四爷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起事。最终,“九子夺嫡”以雍正的继位而结束。作为“九子夺嫡”中,雍正的竞争对手,在雍正继位后,随即命令年羹尧在西北戒严,并且通过年羹尧断了西北大军的粮草供应,同时安排图里琛带着圣旨,让十四爷回京。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被罢免抚远大将军以后,为何能私藏了400多万两银子?

年羹尧在权势的巅峰时期,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有着400万两银子的小金库本就不足为奇。《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在康熙朝时期就已经开始担任封疆大吏,在雍正朝时期,凭借在西北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为雍正誉为“恩人”,不仅自己是位高权重,深受雍正的宠爱与信任,就连年家上下也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和待遇。此时的年羹尧正处于权势的巅峰时期,而被荣誉和地位冲昏头脑的年羹尧也随即开始了自己的作死行为,不断的贪污腐败,聚拢钱财,结党营私,同时更是目无君主,生活奢靡,挥霍无度。

这个时期的年羹尧想要攒下400万两的小金库并非难事,而纵观剧情前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年羹尧财富的主要来源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来自于年羹尧瞒报截留的财富。血洗江夏镇,侵占任伯安、刘八女的财富就是最好的例证。当时任伯安和刘八女是九阿哥的财神爷,在当时的全国也是能排上个的富豪,而年羹尧在血洗了江夏镇之后,随即将江夏镇上所有的财富,包括钱粮、珠宝、珍品等全部拉回了四川而没有向雍正汇报,就连邬思道都说“年羹尧这笔财发的不小呀。

”其实不仅是这一次,在年羹尧出任四川提督、四川巡抚期间,这样的事情也必然是常态的。而这也成为了年羹尧巨额财富的重要来源。其次,就是来自于下面人的孝敬。年羹尧在康熙时期就是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在雍正登基后,更是位极人臣,同时借着雍正对于他的信任与依仗,年羹尧更是结党营私,大肆为自己下面的人牟利,世人称之为“年选”。

而这些官员为了讨好年羹尧,必然也会竭尽所能的“报答”年羹尧,而其他人为了自己的虔诚也会极力攀附上年羹尧,使得年羹尧也凭借此累积了大量的财富。再次,就是年羹尧来利用官场“潜规则”而累积的银子。当军官可扣军饷,当地方官依靠火耗牟利,这些都是官场上一直一来的“潜规则”,长期出任地方大员与军队要职的年羹尧必然是非常明白,所以他才会极力反对孙嘉诚在西北推行新政,原因就是在于孙嘉诚这是直接触动了年羹尧的利益,因而才会为年羹尧所记恨而杀掉,由此可见,这一块的利益对于年羹尧来说也是非常的重要。

所以,这样看来,年羹尧积累财富的渠道如此广泛,因而年羹尧能够攒下400万两的小金库在自己落难之时分给家人也就变得不足为奇。年羹尧之所以能将这400万两私藏,原因同八阿哥胤禩留下800万两一样,因为没有人搜身彻查。弘时在奉旨抄八阿哥胤禩的家的时候,胤禩欲擒故纵,说自己身上有上千万两的财富,可是弘时为了避免雍正的猜忌,同时也是给自己的叔叔一分敬重,因而没有选择搜身,而这也使得八阿哥胤禩最终能留下800万两的巨额财富给到家人。

年羹尧也是一样,《雍正王朝》中,对于年羹尧的处罚最开始不断的降级,最终赐死,只字未提抄家之事,所以才有了年羹尧离开西北大营前往杭州之时,财物带了几大车。即便是雍正后来真的抄墨了年羹尧的家财,但是凭借年羹尧的曾经的威望和雍正的特殊关系,在年羹尧未被雍正处死之前,谁也不敢真的对年羹尧轻举妄动,更不会进行搜身彻查。

而这400万两白银也就最终能够留存下来,让年羹尧能够交代给他的家人。如果不是年羹尧的挥霍无度以及后来的与雍正“死磕”,年羹尧能留给家人的将会更多。年羹尧在西北行军打仗之计,吃穿用度都是朝廷拨付,包括年羹尧中军大营的开销,四川那片专供年羹尧的菜地,还是1000多人的转运费用,都是朝廷在帮着年羹尧承担的。

包括后来的与蒙古王的会晤,也是用朝廷的资源为自己换取了美人。而被贬到杭州后,年羹尧的生活依旧奢靡,但是此时的年羹尧已经不是在西北一手遮天的时候,他的生活配给都是浙江和杭州地方官按照朝廷的标准和制度进行配给,年羹尧如果还要保持原来的标准,那就需要的是自掏腰包。可是年羹尧作死式的非常和雍正争这口气,打这个擂台,坚持同以往的生活一样,这样也使得年羹尧花费了大量的财富,更是加剧了雍正对于他的憎恨。

古代打仗总是头疼粮草的数量问题,难道不打仗的时候那支部队就不消耗粮草了吗?

军队出现后,为解决军费开支、物资消耗,国家逐渐形成了专门的养兵机构,负责向军队提供装备、军需和财力。平时养兵,为减轻国家负担,有些国家往往采取中央政府供给、驻军就地补给与官兵通过军田进行自身补给相结合的方式,有时候还把一些兵员藏在民间。为减轻物力和财力的负担,军队适应驻防需要,驻地也较为固定。但是,当战事已起时,粮草为代表的和物资消耗会迅速增加,战时军队生活物资的补给问题会非常突出。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相对于冷兵器等方面的消耗来说,人与战马为代表的动物在战争中的生活物资是易耗品,在物资补给中占比高、地位重要。冷兵器时代打仗,箭头等“火力”的消耗占比不大,像刀枪剑戟等大多冷兵器不需要“弹药”,主要靠人来运用发挥出杀伤力。而在冷兵器作战中,相对于粮草来说,兵器本身的消耗占比相对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粮草补给如果搞不好,就会打败仗。二是运输水平低下、运输时间缓慢会给粮草补给造成困难。古代的运输,不像现在有飞机、军舰、高铁、高速等立体性战略投送手段,主要造泥路,能有国家级的经过修整过的“驰道”就不得了了,从现代眼光看,基本都属于野战运输,道路等基础设施水平低。运输工具上,主要是人、动物和简单的手推车、人和动物拉的车子。

这种运输条件,运量少,费时长,消耗大。只到铁路出现后,大规模长途战略投送才形成。三是粮草的生产主要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季节等的变化也会极大地限制其产出、影响其周期。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剩余价值不高,平衡战场需求与民生需求的关系经常是统治者头痛的事。加上粮草生产还要受到雨雪等的影响,有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其形成制约。

这反过来更显粮草的战略经济价值。对于大兵团骑兵作战来说,粮草的消耗比以步兵、车兵为主的作战的补给要求更高。四是战争双方都努力打击对方的补给线,会给粮草补给带来更大的困难。《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断敌后路的战例,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古代打仗重视打后勤仗的特点。特别是粮草仓库重地,一旦被敌人烧毁,会严重影响战事走向。

五是战争双方都努力就地补给,因粮于敌,给占领地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粮草消耗大、补给难,官兵打仗时一方面注重控制己方的物资消耗,另一方面也会想方设法因粮于敌、就地补给。有时候,这种就地补给往往就变成就地抢劫。甚至到拿破仑战争时,还没能建立起现代的军事后勤补给体系,造成大规模抢劫行为经常发生。古代人认为“兵匪一家”,把兵患与匪患放在一起,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大将军  逆袭  默默无闻  粮草  消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