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经是翻译不是写经,能被赞叹成为经王的肯定是一部大的圆满的佛经,在义理上一定是具有总慑一切义的含藏一切法理的经典。王舍城的集结是大迦叶发起的。指的是通过隐秘的师徒相传的方式进行佛法的传承的宗派。佛经的内容,在不同的宗派是有差别的。密教的特点是吸收了大量的婆罗门教的内容。

佛经是怎么来的?

佛经是怎么来的

首先肯定一点,佛经并不是释迦牟尼亲自编写。释迦牟尼灭度后,佛教界的第一件大事是王舍城关于佛藏的五百集结,这一集结决定了原始佛教的动向,也造成了佛教分化的必然趋势,所谓集结,就是对佛陀所说过的经进行编辑,这个编辑建立在佛的各位弟子的记诵的基础上的。即诸比丘集合在一起念诵出佛陀在世时讲法时的内容,然后进行编辑,这是为了防止佛的遗教的散失,同时也是为了僧团发展准备有形的工具,使僧团四众有所皈依,有所遵守。

原始佛教就在此次集结中奠定了它的规模,决定了它的修行方式,指定了它将来的发展道路。它并未因佛陀的涅槃而消亡,而是更加发扬光大起来。王舍城的集结是大迦叶发起的。在佛陀灭度的第七天,大迦叶赶到了拘尸那,并以上座的身份,主持了佛陀的遗体毗荼大典,也就在这时,他发起了集结法藏的会议,决定在当年的安句期中,在王舍城中召开集结大会。

在这次的集结的三藏中,阿难诵出的是经藏,大迦叶诵出的论藏,优婆离诵出的律藏,号称三藏十二部。这就是后来所称的上座部。当时,除了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优婆离尊者等阿罗汉在毕钵罗窟里集结三藏法教外,还有许多比丘长老在拔波尊者的带领下,在魔揭陀国王舍城七叶窟再面不远的僧团里,进行会诵集结,这就出现了窟外和履里两部分的集结。

这两个部分集结的法藏都属于小乘佛教的范围大乘三藏教法,据说是由文殊师利菩萨和弥勒菩萨,带领许多菩萨和阿难尊者等,在铁围山中集结的。铁围山据说是咸水海边的一座山。三藏,佛教典籍的总称。释迦牟尼四十九年所说的法,总称为经,律,论三藏圣教。经是佛所说的永恒的道理。律,是僧团内部的戒律。论,是各位菩萨,论师等论学的内容。

三藏所讲的就是戒,定,慧三种无漏学的道理,。凡是佛门弟子能发心修行戒,定,慧三种过程的,就可以不漏落于生死轮回,经受种种烦恼痛苦,因此称为无漏学。这就是佛经的最初来源,可以说若是没有迦叶尊者,阿难尊者等阿罗汉的辛苦集结,就没有后来的小乘佛教经典。若没有文殊师利菩萨和弥勒菩萨等众菩萨无私奉献的智慧集结,就没有后来的大乘佛教经典。

那些深奥的佛经是谁写的?

那些深奥的佛经是谁写的

这个题目内涵其实非常大,远超一般人的想象。先谈一下现存佛经的情况。佛经的内容,在不同的宗派是有差别的。目前来看主要有三个体系。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指的就是包括中国大部分地区汉族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朝鲜,再加上越南大部分地区,所信奉的佛教。藏传佛教的分布,除了藏区也就是西藏,青海大部,四川西部,以及云南的一部分地区,在新疆内蒙古东北也有相当程度的分布。

此外在北京和河北等地也有少量寺庙,比如北京著名的雍和宫就是藏传佛教寺庙,承德避暑山庄内也包括了一定数量的藏传佛教寺庙。藏传佛教在蒙古,尼泊尔,不丹以及印度的小部分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信徒。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和中南半岛上的几个国家,比如泰国,缅甸柬,埔寨和老挝。中国云南和越南南部少部分地区也有传承。

宗派不同佛经的内容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就形成了三个大藏经系统。大藏经是佛教的说法,其实就是佛教所有经典的汇编。三个大藏经系统内部又有不同的版本。比如汉传佛教当中汉文大藏经和日文大藏经就有一定的区别。能够收入大藏经,基本上就可以理解成广义的佛经了。接下来谈大藏经的构成和三大体系的差别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哪个体系,都是按照经律论三藏的体系进行编著的。

经指的是佛陀或者菩萨的教诲所形成的文字。律实际上就是戒律。论是后世僧侣对于佛经的理解认识和阐发所形成的著述。狭义的佛经指的就是大藏经当中的经藏部分。在这三部分当中论的后世著作身份是非常显著的。所以肯定就不需要讨论是不是有佛陀所写或者所著。至于律,内容最少中派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小,一般认为是从佛陀创立佛教开始一直延续下来的,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经书  易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