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王朝的七国之乱,是因为分封制造成的吗?

汉朝从刘邦建朝代开始,为了使王朝的统治更加巩固,大肆封赏了刘姓王,基本上有功劳的刘姓都有片地方,让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安居生活。到了汉景帝时期,各地的诸侯王通过多年的积累,势力都越来越大了。甚至有些不再服从朝廷的的管制。而且,同姓王实际太大,不服从朝廷管理,直接影响朝廷的稳定。比如齐国拥有七十多个城池。吴国也有五十多个城池。

诸侯王势力太大影响朝廷稳定,汉景帝知道很麻烦,这时御史大夫曹错提出“削藩”的建议。就是减少诸侯王的领地。汉景帝担心诸侯王造反,曹错说,削藩造反,不削藩也要造反啊!汉景帝才下了决心削藩。汉景帝听从曹错的建议,削去了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一部分土地。吴王刘濞得到消息,不想束手就擒,联合了楚,赵,胶西,胶东等七和诸侯王打着“诛曹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汉景帝也没有想到,七王叛乱声势浩大。他先起用周亚夫带军队去平判。可是,这时朝廷里有人嫉妒曹错,说叛乱都是曹错引起的,七国之乱是为了诛杀曹错,如果杀了曹错,将原来的封地还给他们,七国自然退兵。汉景帝左右危难,不想杀曹错,又怕政权不稳。最终,汉景帝选择了牺牲曹错一个人,换去稳定。曹错被腰斩,汉景帝下诏书让七国退兵。

可是,吴王刘濞却没有退兵,继续发兵向长安进军。汉景帝,才从前线的军情里得知,吴王等人早就想造反了,诛曹错,清君侧,只是招牌罢了。汉景帝后悔也来不及了,幸亏周亚夫带军,用兵巧妙,几个月没就平定了“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汉景帝吸取了封诸侯王的教训,将每个诸侯王的封地都分给他们同宗,是他们互相监督遏制,力量变小。

西汉七王叛乱,最后七王分别是什么下场?你怎么看?

谢邀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期间发生的一次诸侯国的联合叛乱,起因是汉景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建议,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趁机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七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最后在梁王刘武的坚守和周亚夫,栾布,郦寄等将领的迎击之下,叛乱仅持续了三个月便被平定。

七国大部分也都被汉景帝顺势废除,诸侯王的势力由此受到极大削弱,中央集权得到极大加强,从此诸侯国不再具备对抗中央的实力,为日后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打下了基础。七国之乱大体介绍一下后,下面我们便来看看参加叛乱的这七国国王其结果都是如何。1,吴王刘濞。刘濞是刘邦二哥刘仲之子,刘邦的侄子。性情剽悍勇猛,早期跟随刘邦破英布,立下战功。

后来封其为吴王,镇守江东,也是七国之乱的发起者。公元前154年,刘濞起兵后,率军攻打梁国,结果梁王刘武凭借坚城防守不出,无奈只好撤军,决定与周亚夫决战,但是周亚夫避其锋芒,坚壁清野也不肯应战,并派部队截断吴,楚两国粮道,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吴军因粮食不足而士气大落后,周亚夫全军出击,一战便击溃吴军,刘濞逃走后,在东越被设计斩杀,首级被送往长安。

2,楚王刘戊。刘戊是刘邦四弟刘交之孙,当年汉景帝因刘戊在薄太后丧期间饮酒作乐,淫乱后宫而下旨削其封地,引起刘戊的不满,而联合刘濞等起兵,七国之乱就属他和吴王刘濞闹的动静最大,后来两国联军被周亚夫所败,吴王被杀后,他也被迫自杀。3,赵王刘遂。刘遂是刘邦六子刘友之子,刘邦之孙。起兵后,朝廷派郦寄攻打刘遂,而刘遂固守都城邯郸,等待吴楚联军,与吴楚联军合兵解邯郸之围,并向长安进发,当吴楚联军兵败梁国,不能西进后,负责平定齐地的栾布胜利回师先与郦寄合兵水淹邯郸,邯郸城破,刘遂自杀。

4,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之所以把他们写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是刘邦长子刘肥的儿子,刘邦的孙子,封地都在齐地。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连造反这种事情也是兄弟同上,看来他们一定是胜券在握,信心满满。可是叛乱发生后,四王合兵围攻齐都临淄,三月而不下,更可笑的是他们围攻的是他们的另一个亲兄弟,齐王刘将闾,一边是兄弟同心另一边又是兄弟相残,真是讽刺。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帝国  七王  之乱  关键  影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