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伏妖篇》对几个西游人物的设置具有颠覆性,会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前期宣传中,我们就看到了两位导演在《西游伏妖篇》指导上的冲突。《西游伏妖篇》最大的魅力就是时而徐克,时而又是周星驰的风格化切换和融合。而实际上这些设定正是出自于日版《西游记》,也就是说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是真的受日版《西游记》影响!或许周星驰本人也意识到这些,所以在拍《西游伏妖篇》时就改变了孙悟空的形象,孙悟空的身高、样貌甚至是本象都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进步,可悲的是现在依然有很多的人认为《西游记》原著就是《西游降魔篇》那样黑暗。

怎么评价西游伏妖篇?

《西游伏妖篇》对几个西游人物的设置具有颠覆性,会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帅气但是没有能力,又喜欢装的唐僧;有能力又很拽的孙悟空;好色又喜欢挑事的猪八戒;看起来很傻,实际上很精明的沙僧。这,其实才是原著西游人物该有的形象,周星驰以无厘头的方式阐述了一些真正的西游记。这是这部电影进步的地方。但是,这部电影的技术套路又过于明显。

电影《西游伏妖篇》好看吗?

周星驰有着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在电影里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形象,都非常生动形象。周星驰本人拍的这两部西游篇,把自己对西游记里的精神悟的真的是很深,真的是用心读了西游记,悟了多少年,才悟到的。比如说在这部电影里,唐僧爱上白骨精,都在说这个电影情节很离谱,那是他们不懂西游。因为周星驰真的看懂了三打白骨精,悟到了这一难背后的精神意义,才把这个爱上白骨精这个情节拍到电影里,周星驰有着大爱,在跟我们诉说西游记里的精神意义。

如何看待周星驰,徐克合作的《西游•伏妖篇》?

如果说到“天马行空”,在华语电影里,没有人比周星驰和徐克更能当担起这个词的内涵。无论是周星驰的“无厘头”语言和动作风格还是徐克对于“电影技术”的大刀阔斧,两人都是华语电影的先锋者。在一定程度上,周星驰和徐克用自我个性化的想象力为中国商业电影带来了丰富性,他们的影片是华语电影中难得的风格潇洒且心灵自由的娱乐化文本。

在有趣的2013年,两人各有力作。徐克的代表了华语3D电影的顶尖水准,他再次用技术挑战了自我!而周星驰带来了,其沿袭了出神入化的拼贴手法,加上无厘头个人风格,引发了观众疯狂追捧。今年,两位个性作者类导演的合作,用给“西游”系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前期宣传中,我们就看到了两位导演在《西游伏妖篇》指导上的冲突。

在灵感的撞击中,作为监制的周星驰表示“为了大局就忍了”;而导演徐克则表示两人会陷入“拉锯”,但自己没有忍反而很“享受”!果然,《西游伏妖篇》看下来,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徐克的侠气和对于技术的苛刻要求。在结尾的一个场景中,徐克对于全片的风格化呈现占据了更多的空间。小善和唐僧的浪漫告别没有过多的柔情断肠,点到即止。

小善灰飞烟灭后,场景快速切换到了大漠孤烟中,略带调皮的配乐响起,师徒四人开始了新的路程。这是典型的徐克风格,有着“七剑下天山”的豪迈壮阔之感。但永远不要忘记西游之根——周星驰的强烈印记。一个悟空和段小姐的交叉剪辑,身份替换,让影片很快又回到了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之中。《西游伏妖篇》最大的魅力就是时而徐克,时而又是周星驰的风格化切换和融合。

《西游伏妖篇》要做的远远不是1 1等于2的简单粗暴,而是力图将梦具象化,将社会现象和美学现象加以融合。哲学影评人埃德加•莫兰在其著作中提到了电影给人类文化带来的多重对立的属性,这些属性看上去彼此矛盾,其实它们形成的张力才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在。电影本来就应该既是社会中的商品,又是美学中的艺术,两种生产电影的系统定义了电影本质的话语机制。

一种系统集中了技术,追求效率和标准化;一种集中了艺术权威,追求新鲜感与创造性。在两种系统的建构中,徐克无疑更加追求电影技术、镜头语言。他从早期作品《蝶变》一路走下来,每每都喜欢用技术让电影更加接近梦想。他不断利用最新的镜头语言,最新的电影技巧,丰富着他的武侠梦。他希望侠气和动作在技术的加持下,无限“逼真”的融入电影之中,升华电影的幻想性和技术性。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伏妖  西游  妖怪  妖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