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75年,福泽谕吉在《文明论之概略》首次提到"文明开化"这个词汇,它作为civilization的译语开始被使用。在日本制刀人被称作“刀匠”或“刀锻冶”。没经过练习很难将看似轻盈的武士刀掌控。嘉吉之乱,为了应对室内战斗,出现了插在腰间的打刀。

日本武士刀是出自哪里?

谢邀!前言笔者并非否定之前答主的回答,日本武士刀起源于唐代,可能有些偏差,我并非要否定谁的回答,只是想说明一下日本刀真正的来源。首先我不否认中国对日本的制刀工艺有影响,但是也请理解,文化上的交流是相互的,工艺上中国也有学习日本的地方,这个是不争的事实。日本人也承认,最开始的刀具等制法确实是来源于中国,但是并非唐代,而是很早之前。

唐代是公元618年—907年,日本的各个时代列表如下:縄文時代前14000年頃 – 前4世紀弥生時代前4世紀(前10世紀) – 後3世紀中頃古墳時代3世紀中頃 – 7世紀頃(上图是古坟时期的刀具)飛鳥時代592年 – 710年奈良時代710年 – 794年平安時代794年 – 1185年对应日本时代的话,也就是飞鸟、奈良、平安时代。

而根据日本出土文物来看,最早的刀剑是在縄文・弥生時代,也就是公元前。相对于日本刀的演变过程,按照时代来分,一共可以分为3个阶段、8个时代。日本刀之演变第一期:1.刀剑舶来时代。2.归化人打制时代3.邦人打制时代第二期:1.天国以后(天国是文武天皇697~706年在位时大和之铸剑名师,类似中国的干将,从这个时代起,日本古兵器开始正式摆脱中国刀剑的式样开始自行研发)上述来自百度百科。

(我只引用了2个阶段,其他阶段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看)正文日本刀,亦称东洋刀、武士刀、倭刀,依据形状、尺寸分为太刀、打刀(刀)、胁差(胁指)、小太刀、短刀等。广义上还包括长卷、薙刀、剑、枪等。在日本制刀人被称作“刀匠”或“刀锻冶”。另外日本对于刀剑不做区别,不论弯型直型均可称作刀或剑,与中国的分类大不相同。

从日本的古坟时代(公元3世纪~7世纪)就已经可以独自生产青铜刀具,也就是上述百科的第一期,多是归化人打造,此阶段实际上直刀居多。比如飞鸟时代之作,现存在日本天王寺的「丙子椒林剣(へいししょうりんけん)」(上图)和「七星剣(しちせいけん)」等。但是现在的日本刀都是弯刀,这个一般历史上的说法是日本平将門引起天慶之乱(939年)时出现的弯刀,其原因是因为战争的方式。

当时日本国内发生战争有在马背上厮杀的情景,为了给对方造成更大的打击,特意将刀设计成弯形。平安时代的日本刀平安时代后期到镰仓时代前期,日本各地刀工盛行,以大和国,备前国,山城国,相模国,美浓国等最为著名,当时中国正处在宋朝,已经将日本刀称为“宝刀”,有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的诗为证:《日本刀歌》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虽然其中有些作者臆想之词,不过从诗中依旧可以看出,在宋朝普遍认为“日本刀”是宝刀。在日本平安时代后期,武家势力大增,刀剑的形状和功能更加充实,出现了带有纹路的太刀。镰仓时代的日本刀镰仓时代初期,幕府建立了武家政治体制,日本刀剑突飞猛进。日本後鳥羽上皇奖励做刀之人,许多日本名刀都出现在这个时代。

镰仓中期更加注重日本刀的实用性,表现了刚强的武家文化,而这个时代弯刀的形状趋向于扁平,镰仓末期日本刀多是从中间开始弯曲,同时出现了短刀的打造。南北朝,室町時代・安土桃山時此时代日本刀进一步发展,简而言之,其随着作战方式而不断的进化。嘉吉之乱,为了应对室内战斗,出现了插在腰间的打刀。応仁之乱之后,日本战事再起,兵器界也十分活跃,战斗方法由骑兵作战转向为密集战士集团性作战,打刀更加普遍。

武士刀实战能力怎么样?

武士刀实战怎样呢?数年前,我曾经受人之邀,参加过一段时间的剑道学习,后来累于琐事,去了几个月便不了了之,虽然学的时间较短,但是却对其中几堂课印象极深,今天正好看到这个问题,就上来说道说道。那是一个居合道馆,所谓“居合道”解释有很多,按最简单的理解来就是指在行走坐卧日常生活时,遭遇危险迅速拔刀制敌的剑术。

倒是一个很实用的技术,想想看,两人对坐饮茶,一言不合,迅速拔刀顺势挥出,将敌人斩杀,这情景该多么令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居合道规矩大,各种礼仪先要操练一遍,之后才是正式练习。练习的内容也很简单,不是下劈就是斜劈,要么就横劈来来回回就是这么几个动作。我和其中几个学员是老家伙,属于老板拉来凑数的,所以心态就有问题,不怎么认真学,却热衷于挑刺。

当时尤其对这些枯燥的练习方法很反感,一致认为这样单调的动作没什么意义。我们想象中的是如武士一般潇洒砍人,或者如忍者一般飞檐走壁,再不济,来几个潇洒的纳刀动作也是极好的。老师是个留日回来的年轻人,据我观察,他手上功夫是有的,嘴皮子却有些笨拙,只会讲些理论上的东西,常常被刁钻的学员辨得手足无措。有一次被问得火起,直接要求和我们上场对决。

不是单挑,而是他一个人挑战我们四个。我们对此很不屑,认为他即使再厉害,我们一拥而上拼得报废几个,怎么也能将他拿下。于是戴上全套护具,换上竹刀,几个老家伙站在了决斗场上。竹刀并不比真刀轻多少,而且因为它受风面积大,挥舞起来颇为滞涩,没有真刀划过空气时迅捷爽利。决斗……哦不……群殴开始之后,几乎在眨眼之间,年轻的老师几个转跃,就”干掉”了我们。

当然不是真的干掉,他只是用竹刀点上我们要害,这就代表“此人已死”。不可思议啊!我们几个老家伙面面相觑,本以为有几分把握的,却在转瞬之间被干掉了。这是竹刀,还穿着护具,要是真家伙,我们几个小命就交代在这了!经过了这个插曲,几个老家伙再不多话,老老实实每日挥刀逐渐练习之后才慢慢体会到,看似简单的动作,是让你和武器渐渐熟悉慢慢磨合的必要过程。

没经过练习很难将看似轻盈的武士刀掌控。就像挑战那次,明明想着砍向敌人要害,却因为缺少练习动作变形以至失去准头,被对方轻易躲避。不但没有准确性,挥刀动作更是慢得像蜗牛。老师后来也说,之所以能轻易将我们击败,是因为我们本就不会用刀,上了场不会进入对决状态,他是占了出其不意技术精熟的便宜。说这么多什么意思呢?武士刀的确是实战利器,但是这要建立在你熟练掌握它并懂得相应步法和刀法之上,不然,就是给你一把刀,你也砍不中,刺不准,挥不起来。

被视为日本象征武士刀,为何在明治维新后被废止长达62年?

谢谢邀请。先了解明治维新是咋回事:在推翻了日本幕府之后,1868年明治天皇推行明治维新,全面推行西化,如教育改革,配合启蒙思想、社会改革,促进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深入发展。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在1875年,福泽谕吉在《文明论之概略》首次提到"文明开化"这个词汇,它作为civilization的译语开始被使用。

福泽谕吉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三类,英、美是文明国家,日本是半开化国家。福泽谕吉认为,日本只有尽快推行"文明开化运动",才可以摆脱西方殖民奴役,尽早赶上西方发达国家。除了文化、教育改革,还进行社会改革,如定西装为礼服;颁布《废刀令》等。幕府时代,武士阶层是其统治基础。他们有可以带刀的特权。日本天皇对决幕府,就是要收回权力。

为了将幕府阶层的统治基础彻底摧毁,天皇废除了一系列旧时代的东西,废刀令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日本刀被西洋人认为野蛮的象征,面对着使用日本刀的保守势力的代表,明治当局在关于废除日本刀的决心上异常坚定。这样的结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1870年,明治政府下令禁止庶民带刀。1872年更实行“散发脱刀令”。随着征兵令的实施,更加强制实行废刀。

原本拥有特权的武士不干了,他们开始反击,最终导致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内战---西南战争。1877年,西南战争中。明治军军官仍必须严守禁止携带日本刀的命令。西南战争后,日本的武士和日本刀已经彻底崩溃。同时,传统的日本拳术、剑道都全面废除。而制造武士刀的匠人,死的死,工艺失传的失传。直到后来,日本政府发现,不能完全西化,还要保留日本传统文化,而武士刀就是其中之一。


文章TAG:收获日2武士刀在哪里  《收获日2》第一章  收获  武士  武士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