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淳曾经评价宋徽宗“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的科举考试中,有三位唐宋八大家都是在这一年金榜题名,踏上仕途。第七个是苏轼,他的名气最大,一生仕途坎坷,辗转各地任知州,后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正二品),知礼部贡举。

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

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

我这里理解的普通员工的概念应该是:在身份上,没有任何背景和特殊关系的人;在岗位上,是普通的基层员工;我的观点本人在国企工作多年的感受来看,在国企,没有背景的普通员工出路就是“安全、稳定”!我并不是说,没背景,岗位普通的人,在国企就肯定不能出人头地;可是那些在国企工作的朋友们,你们自己好好想想,身边有多少普通职工成功逆袭走上仕途巅峰的?即便有,也是凤毛麟角,并不是普遍现象;那些位高权重的高管,自然不需要我在这瞎操心;所以我的建议对象,是大多数普通员工的;而我的建议也是更“接地气、更亲民”的;不要盲目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目标,忽略了自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家庭和健康”!真实案例L自从大学毕业就进入国企,已经十年了;刚进单位,在基层实习了一年,提前调入技术部当工程师;三年后,当了主管;在主管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五年;在国企这几年,L踏实肯干,肯于专研业务;在项目上,对外沟通能力强;在部室内执行能力强,合作意识好;领导对他印象很好,与同事关系也很融洽;但是L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思想过于简单,总是认为勤勤恳恳工作,干出成绩就会得到机会,所以他除了工作以外,几乎从不跟领导过多接触;他总认为,自己的辛勤付出,领导都心里有数;几年前,因为人事调动,技术部副部长的职位出现了空缺;领导们就组织了一次竞聘,所有符合竞聘门槛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L无论是资历、业务还是能力都非常匹配条件,他信心满满的报名了;经过民意测评和笔试考试,L都是第一名,他和另外一个人F进入到了最后的面试环节;F比L小5岁,是检验部门的主管,虽然从业务上,与技术部有很多交集,但是与L比却相差很远,但是F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头脑灵活,善于与领导“沟通”......;就在面试的前一周,L被部长和主管副总单独找去谈话了;我们都认为这回L肯定没问题了,面试可能就是一个流程的事情了;当L出来以后,我们都开玩笑的说,等面试结束,好好要“宰”他一顿;L听了只是僵硬的笑了笑;三天后,L突然请病假一个月......;面试结果也就失去了悬念;我们都明白了,那次L被找去谈话是为什么了;几个月后,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L喝多了,说了很多很多,我们也知道了很多很多:比如上级集团有个领导也姓F;比如部长和副总找L谈话主要是让L知道,无论怎样发挥,面试结果都是一样的;倒不如,让L做个顺水人情,成全领导;比如现实又一次告诉我们,有能力,有干劲,有经验都不如有“贵”人相助;再比如,一个普通员工,把自己工作做好,保证自身安全,保证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至于说能否进步和发展,真得要靠运气了;国企里,普通员工该明白的道理1.每天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对得起每个月的工资就好,因为操再多的心,有时候反而会让领导不高兴;2.管好自己的嘴,不该说的秘密不要跟单位里的朋友说,因为你的朋友,他也有别的朋友;3.别轻易跟你认为不错的人议论领导,没准你议论的领导和这个人的关系非常特殊;4.别总是抱怨单位这样不好,那样不合理,即传递负能量,又让别人瞧不起你,如果没有离开国企的想法,就默默的忍受这一切;5.身为普通员工,就更应该注意保护自己,不该干的事,别干;不该碰的钱,别碰;因为一旦出事,先查出问题的都是职位最低的;6.有时间,少玩游戏,少看无脑电视剧,尽量学习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7.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保证自己身体健康;既然工作上没起色,那就应该混个好身体,毕竟以后都要65岁退休了,首先得活到退休才是硬道理;8.在国企,竞聘发挥的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领导想要的那个人;9.在国企,不管是不是普通员工,都要有高情商;不要认为,没有上升空间就可以为所欲为,一旦得罪不该得罪的人,不要说上升空间了,就连生存空间都很难有了;10.一旦遇到机会,一定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但是要对结果看淡;做到“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说不定就能抓住机会呢;总结语作为普通员工的出路,一定是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生存的先决条件,就是自己的健康、家庭的稳定、工作中保护好自己;有了健康,才是你一切努力和发展的基础,才能让你能够顺利拿到退休金,交了几十年的养老保险,最后拿不到退休金是最悲哀的事情;有了家庭的稳定,才是你努力和发展的坚强后盾;江湖险恶,尔虞我诈,保护好自己才是职场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如果您喜欢,请您【关注】@第一代80后老葛 感谢您耐心阅读,欢迎点赞和转发老葛愿意与您分享20年职场体验。

唐宋八大家里谁的官职最大?

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朝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八位著名散文家的合称。关于这八个人,很多人的常规印象都是文采飞扬的文学家,或者是闲情逸致,抚琴饮酒的艺术家。但其实,这八人的真正身份都是忧国忧民,位高权重,勾心斗角的政治家。那么,这八位政治家的官职如何,谁的官职最大呢?下面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以下按出生年龄排序)首先是韩愈,他的辈分最大,同时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但是,他的官职不是八大家中最高的。韩愈官至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赠礼部尚书,并从祀孔庙。翻译过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生前官至外交部副部长加教育部副部长,死后追赠部长职位。然后是柳宗元,他官至礼部员外郎,经过一系列革新失败,最终被贬至柳州刺史。

翻译过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外交部教育部副司长,政治派系斗争失败后,被贬到地方当地级市的市长。接着是欧阳修,他是唐宋八大家中,宋朝辈分最大的。他为官四十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退休时得到太子少师(东宫三孤,荣誉头衔第三等)的头衔,死后追赠太尉、太师头衔(三公,荣誉头衔第一等第一位)、楚国公,总之就是,欧阳修是很大的干部。

翻译过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欧阳修最终官至军委副主席,退休后官至极品。第四个是苏洵,他是苏轼、苏辙的父亲,但是他的官职较小,仅任秘书省校书郎,但其时论文章朝野皆拜读。翻译过来,就是苏洵靠写针砭时弊的论文,最终当上了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一职。第五个是曾巩,他的名气相对来说最小,曾经担任过太平州司法参军,后外放越州通判,再后来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

翻译过来说就是,曾巩担任过地级市检察长,后被贬为副市长,最后因史学才能被皇帝委任为负责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的秘书官。第六个是王安石,他是最厉害的一位。王安石官拜宰相,封荆国公,深得宋神宗的器重,是实实在在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的大干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务院总理,国家改革办主任。另外还有一点,王安石死后,被宋徽宗追封为舒王,这是唐宋八大家中绝无仅有的一例。

第七个是苏轼,他的名气最大,但是一生仕途坎坷,辗转各地任知州,后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正二品),知礼部贡举。翻译过来就是苏轼早年受排挤,辗转各地级市任市长,派系斗争胜利后,任国家主席的私人秘书,中央办公厅主任。第八个是苏辙,他是苏轼的弟弟,苏洵的小儿子。他官至尚书右丞,相当于现在的代理国务院副总理。

由此可知,生前担任官职、官品、爵位最高的都是王安石(宰相、从一品、公爵),死后被赠官爵最高的也是他(一字王),但他的王爵很快被剥夺(宋钦宗取消)。因此若是以盖棺论定的时头衔,最高的并不是王安石(公爵加太傅),而是欧阳修(公爵加太师)。但是论实权大小,王安石排第一。毕竟他改革的那几年,除了宋神宗,就属他说话最有分量。

生前担任官职最低的是苏洵,先后担任过的几个实际职位都不高,都是从九品,也即宋代前中期九品十八级官品中最低的一品,再低就流外了。并且他能列入唐宋八大家,有一点沾儿子苏轼光的嫌疑。明朝将他和苏洵列入八大家之列,主要还是为了抬高苏轼一门的地位。说到这里额外插几句。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的科举考试中,有三位唐宋八大家都是在这一年金榜题名,踏上仕途。

上榜的三人分别是:苏轼、苏辙兄弟和曾巩。并且同为八大家的欧阳修是主考,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洵也跟过去凑了热闹。也就是说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宋朝人,除了王安石外,其余五个都直接或间接的参加了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不过,苏轼、苏辙、曾巩三位大文豪的名次都不理想。那一年的三甲是: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其中状元章衡的名气最大,榜眼窦卞一般般,探花罗恺几乎是默默无闻。

跟二苏一曾完全没法比。此外,曾巩的弟弟曾布与哥哥曾巩同年高中进士,成为当年继苏氏兄弟后,第二对儿上榜的兄弟;理学大家程颐和程颢兄弟也是这一年上榜。如果加上张载、王韶、章惇、郑雍、梁焘等人。这一年的科举,可谓是星光灿烂,仅宰辅一级就出了九位。其中,章淳在科举之后就显示出了他脾气很大的性格特点。那一年科举,章淳因为科举名次不如其族侄章衡(状元),耻于在章衡之下,便拒不受敕,扔掉敕诰回了老家。

备注:张载的名气不大,但是他有句人生格言名气非常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章淳则是以改革派身份和反对宋徽宗继位而闻名。章淳曾经评价宋徽宗“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也是个巨牛,很有傲气的人。那一年的科举之后,这些文豪都走上了自己的政坛之路。有的人参加了改革派,有的人则是保守立场,这些大文豪在政治斗争中打的是一脸狗血。

后来,苏轼想把高俅送给与自己同榜高中进士的曾布(曾巩的弟弟),而曾布属于王安石的变法派,与苏轼有政治矛盾,就拒绝了苏轼的美意,于是,苏轼就把高俅送给了宋英宗的驸马、北宋著名画家王诜。后来又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诜派高俅给端王赵佶送篦子刀,高俅凭借超一流的球技,征服了当时还是端王的宋徽宗,并被留在身边。再后来端王身登大宝,变成了皇帝,高俅在宋徽宗的刻意提拔下,飞黄腾达,成为禁军太尉。

清朝一品大官,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供人观赏,是什么情况?

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

这位悲催的清朝一品大员,名叫叶名琛,是清朝在1849年至1857年广东地区的主政官,实授两广总督兼钦差通商大臣,封男爵,是清王朝300年中为数不多的汉人得爵者。叶名琛是湖北汉阳人,从小读书很好,26岁中进士,随后一路升迁,在39岁时就做到了广东巡抚。他是汉人,也没有什么太强大的背景,他能上位靠的就是政绩。

因此,叶名琛是清宣宗、文宗(道光、咸丰)时的能臣干吏,此言不虚。当他做了两广总督后,时事已经不一样了。太平天国闹的太厉害了,不仅把两广地区的财政赋税都拿去了,还调去了不少的兵丁。广州城紧挨着香港,而香港已经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割让给英国了,所以经常有中国海盗借助英国人的特权来走私谋利。叶名琛把涉嫌走私的海盗抓了,因此引发了“亚罗号事件”,英军因此炮轰广州城。

叶名琛手里没兵可用,只好借助于民团,携民意自重,意图向英国人施加压力。英国人眼看着北京的皇帝朝不保夕,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江南的太平天国,因此气势越发嚣张起来。眼看打不过英国人,叶名琛就派了很多人到香港从事破坏工作。在香港,叶名琛还得到了一个利好消息:在黑海沿岸,俄罗斯军队大破英法联军,甚至俄罗斯军队攻入了英国本土,英国女王流浪到美洲寻求援助。

叶名琛得知了这样的重大情报,就想当然地以为眼前的英军不过是虚张声势。因此,就越发轻蔑他们。可是,叶名琛拿到的情报是相反的,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是俄罗斯大败亏输,还塔上了一个沙皇。叶名琛向皇帝打报告,想得到皇帝的支持,皇帝却不想理睬他。大清的亡国之患迫在眉睫,对叶名琛在广东地区惹恼了洋人感到很不高兴。叶名琛长期封锁海路,还造成了当地士绅阶层的利益受损,他甚至连答应给清王朝提供的军饷都难以提供了。

英军再次攻击广州城,缺少准备的叶名琛很快被俘虏了。作为清王朝的封疆大吏,他在衙役都跑光了的情况下,自己穿戴整齐,在广州府衙等着英国士兵来抓他。他被捉上了英国军舰,随后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叶名琛原本以为是要去见英国女王,要跟她讲讲道理的事。当他最终发现,这件事永远只能是黄粱一梦。于是,叶名琛把从中原带来的米聊以充饥,在米吃完后,叶名琛最终绝食而死,效仿的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以此来全节。

叶名琛在加尔各答时,被称作来自清国的公爵,被当地民众所稀罕,可想而知他内心的怨恨和痛苦。最后,他得偿所愿,绝食而死。他临终并无别话,只说了句“辜负皇上天恩,死不瞑目”。叶名琛的死不失悲壮,不过不食周粟的壮烈显然没有感动皇帝。在他的尸体被运回国内之时,咸丰皇帝对一生忠君爱国的叶名琛,没有一点恩典,家人只能将他草草下葬。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还会赏赐侍卫?

先说妃子如厕遭遇野猪这事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有《史记·郅都者传》为证: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漂亮可人的贾姬这里说的是汉景帝有一天要去上林苑打猎,他最钟爱的漂亮妃子贾姬在宫里闲着没事,就也想和皇帝一起去打猎。本来嘛,汉景帝是不想带她的,毕竟打猎这活,带个女人相当于拖个油瓶,各种不方便不说了,而且还危险。

但架不住贾姬撒娇卖萌,被缠得没办法的汉景帝,只好带上她一起了。果然,担心啥来啥。刚进猎场没多久,这猎还没有开打呢,这贾姬就突然肚子不舒服,内急就得上厕所。恰好不远处就有一个简易茅房,娇滴滴贾姬赶紧跑了进去。正在贾姬释放人生三急的时候,突然来了位不速之客,有一只野猪闯了茅房!这不是吓人嘛,果然贾姬吓得大喊大叫起来,估计这个时候便意也被吓没有了。

等在外面的只有汉景帝和贴身侍卫郅都,听见女人的叫声,吓了一跳的汉景帝急忙给郅都使眼色,让他去看看怎么回事。但这个郅都却对此无动于衷。关于汉景帝给郅都下命令的情景,《史记》是这样说的,"上目都,都不行。"汉景帝一看,我去,那可是朕的爱姬啊,万一被野兽侵害了,你让皇帝老脸往哪里搁?于是便打算亲自去救人,但居然又被郅都拦了下来。

皇帝这个气啊,你小子怕死不去救就算了,寡人自己去救你竟然还阻拦?这郅都是发神经了吗?自然不是,我们看看郅都阻拦的理由:"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那意思就是说,陛下啊,那不过是一个女人而已,真被野兽伤了,陛下再找一个就是了,这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类似贾姬这样的女人,但陛下就不一样了,天下只有一个陛下,万一被野兽伤了,这是谁也承受不起啊。

听了这话,本打算英雄救美的汉景帝,一下子顿住了自己的脚步,不去救人了,嗯,这郅都说得不错,还是朕的命金贵。好在此时,那个肇事的野猪自己从茅房里跑了出来,溜了。这个野猪为什么没有对贾姬做进一步的动作呢?倒是不得而知,或许,野猪里面也有好猪吧。汉景帝和郅都一看野猪跑了,就赶紧跑过去查看情况。万幸的是,差不多被抛弃的贾姬虽然衣衫不整,花容失色,不过倒也安然无恙,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虚惊一场的汉景帝也没有心情继续打猎了,于是便草草收场回宫了。当然,中间发生的事情贾姬并不一定知道,就是知道也没办法,毕竟地位在那里摆着。照说这事也不是啥大事,所以汉景帝也没有要求保密。于是皇帝打猎妃子如厕遇野猪的事情就传开了,而且郅都不但自己不救人反而阻止汉景帝亲自下场救人的这个情节还传到了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的耳朵里。

这个窦太后对这个敢于特立独行的郅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派人将其招进了宫中,打算当面询问一番。自然,郅都对太后说的,还是当初阻拦汉景帝时一样,这让太后很满意,这小伙子不错,对皇家还是很忠诚的,可堪大用,还赏赐了郅都百两黄金。得到皇帝和太后双重肯定的加持,小小的侍卫郅都,此后的官运一路飘红。郅都第一个职位是济南太守,是被汉景帝派到济南整顿秩序的。

汉景帝为什么派他去呢?原因就是妃子遇野猪事件。从这件小事情里,汉景帝发现郅都属于一根筋那种人,当然这根筋就是对皇帝的效忠。而之所以让这个一根筋去济南当太守,是因为那边有一个嚣张跋扈的大户,汉景帝想治那家伙的罪,但没有想到的是,连续三任太守都铩羽而归。头疼不已的汉景帝便想到了这个郅都,何不让他去试试,说不定有奇效呢。

这个郅都果然没有辜负汉景帝的期望,他根本没有走前几任那种先搜集证据、再依法处理的寻常路,而是锁定目标后直接法办,杀的杀,下狱的下狱。你要出示证据?当然有,你的恶名就是证据。就这样,三下五除二,一年多的时间,就干掉了横行济南多年的豪门大户。那个治安良好、路不拾遗的景象又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郅都能够做到这些,除了他对皇家的忠诚和铁石心肠外,也与个人在为官和私生活方面极度检点有关,别人抓不到他的毛病。

用时髦的话说,就是自身比较硬。但凡事都有利弊,郅都的强力手段,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但不知不觉中,也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名令人闻之丧胆的酷吏。鉴于其在济南作出的成绩,汉景帝就把他升为京城的中尉,相当于公安局局长和卫戍司令的角色。汉景帝之所以将铁面无私的郅都调到京城,那是因为京城里那些皇亲国戚和豪门大户更多,飞扬跋扈的自然也多,严重影响了汉室的威信,需要郅都这样六亲不认的家伙来整饬一番。

整饬郅都依然没有让汉景帝失望,郅都在京城一顿狂打,让那些以前嚣张得不得了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苍鹰。成也酷吏,败也酷吏,前太子临江王擅自在宗庙土地修建宫室一案,却让郅都栽了个大跟头,并因此送了命。当然杀他的不是汉景帝,而是当初那个很欣赏他的窦太后。窦太后的理由很简单,郅都啊,我知道你是忠臣,但我孙子呢,也是忠臣。

你这个忠臣杀了我的忠臣孙子,只好拿你来抵命了。窦太后倔起来汉景帝也没办法,郅都就这样死了。郅都不但对自己人狠,对匈奴,那是更狠。当初汉景帝为了保郅都,就瞒着窦太后让他去守雁门关。匈奴一听雁门关的守将换人了,而且还是对自己都狠的郅都,吓得离雁门关远远的,不敢越雷池一步。不但如此,匈奴人还制作了一个郅都人偶当靶子练箭,奇怪的是,这些士兵在射箭的时候,无一例外都脱靶了,这下子郅都的威名就更让匈奴人忌惮了。

就这样一个让匈奴人胆寒的边军守将,最终还是死在了窦太后这个妇人之手,令人扼腕叹息。最后再说说这个贾姬,给汉景帝生了好2个儿子。其中最出名的一个,便是刘备刘皇叔的十七世祖中山靖王刘胜。可以说,没有贾姬,就没有刘胜,当然也就没有那个桃园结义的刘备了,那个三国可能还会如期到来,但是不是还是那么精彩,就不好假设了。


文章TAG:哪里可以下载仕途巅峰  仕途巅峰TXT下载  哪里  可以  以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