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残兵、新兵,这样的部队怎么能堪战。可就算再麻烦,这个城你也得打。将朱棣搞臭,让前线守将不敢投降,各级官员不敢归附。二锦州战役相比于粟裕的“神仙仗”,林彪打仗就要谨慎得多,他一定是留够后手,绝不打无准备之仗。抗美援朝虽不是以少胜多,但炸不断打不烂的交通线为前线源源不断运送的物资,却是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龙云滇军战斗力如何

滇军的战斗力,始终是个迷,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对滇军的评价其实较高,根据东野三纵战史记录,在攻克锦州的战斗中“大楼上火力像梳子,楼里敌人不断出来反击,都是93军的云南兵,个不高,挺凶,能打”。三纵一个主力营攻击这个辽西省政府大楼,十多挺机枪压制,掩护爆破组轮番上去,整整耗时两个小时才拿下来。(卢汉剧照)1946年3月,滇军仅有的两个主力军被从越北调往东北,即曾泽生的第60军和卢浚泉的第93军,成为东北蒋军重要的守备部队:第93军驻防辽西走廊和北宁铁路沿线,第60军军部及暂第21师驻守抚顺,第182师驻铁岭,第184师驻鞍(山)海(城)地区。

由于滇军在云南的地利之便,抗战后期获得了相当美械,因此装备水平不低。这个第60军大家都比较熟悉,是抗战爆发时滇军唯一的军级建制,徐州会战第二阶段在禹王山与日寇血拼20多天,40000多人的队伍伤亡近半,时任军长是龙云的表弟卢汉将军。应该说,滇军的抗日初战打得还不错,只是跟桂军一样,军阀内战打多了,对日寇现代化的陆空火力缺乏了解,所以战术相对落后,以致伤亡惨重。

(龙云剧照)第60军等于掩护了第五战区主力西撤,所以还是得到了军委会的肯定,战后被升格扩编为第30军团,下辖第60军、第58军和新编第3军,其后参加了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等战役,不过由于1940年日寇觊觎滇南,在龙云的强烈要求下,卢汉率第30军团改制的第一集团军主力回师昆明,因此之后第60军实际离开了抗战一线(第58军继续留在第九战区)。

抗战胜利调到东北后,第60军184师曾经在鞍海战役中架不住韩先楚的猛烈攻击,而增援的新一军又姗姗来迟,师长潘溯端战场起义。不过要注意,这次起义第184师仅仅是师部加一个团2900余人,并非全师参加,并且由于东北战场蒋军仍居优势,该部还出现了降而复叛的情况,所以滇军在东北还是比较顽固的,不能美化。直到辽沈战役后期,第60军和新7军组成的第一兵团被东野牢牢地围困在长春,当锦州和沈阳之敌基本就歼时,孤城长春已经大势已去,第60军才真正全部起义(郑洞国和新7军算投诚)。

在选择长期围困之前,萧劲光将军曾经数次组织攻击长春未果,说明滇军还真不好对付,后来整编为四野第50军,在另外一场战争中表现亦可,于是有了“从60熊到50雄的故事”。重点说一下这个第93军,这是1940年龙云拿到的番号,第60军开赴抗日前线后,他把一批地方保安部队升格,整编为三个师:暂编第18师、暂编第20师、暂编第22师,然后合组为第93军,军长卢俊泉。

此人颇有些来头,是龙云、卢汉的彝族远亲,云南讲武堂毕业的黄埔军校第三期区队长,既是龙云的心腹嫡系,又是王耀武、方先觉等人的长官,在黄埔系也能吃得开。(信者无敌剧照)抗战胜利后,第93军先随卢汉前往越北受降,随后海运东北,驻防辽西地区之后,其主要作战对象是东北野战军冀热辽部队。1948年1月,范汉杰将第93军、新编第8军和重建的第184师合组为第六兵团,司令官原为滇军名将孙渡,辽沈战役前夕由卢浚泉接掌司令官职务(兼锦州警备司令)。

这个兵团总兵力约10万人,是锦州城防的主力,而其中第93军建制最全且基本没有遭受过重创,战斗力保持比较完整。所以说,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最大的敌人,就是卢浚泉的第六兵团和滇军第93军,其两个师驻于市区,一个王世高暂编第20师驻义县(8000人)。(五华山捉龙)在我东北野战军的强大攻势下,七天之内将外围敌阵全部扫清,再经过31小时对锦州城垣的总攻,于1948年10月16日完全解放锦州。

试图化装逃跑的卢浚泉被生俘,同时被俘的还有“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第六兵团副司令杨宏光、第93军军长盛家兴等人。特别加注个插曲,义县被韩先楚率部攻克后,守军暂20师一团长赵振华上校居然开枪自杀了,其顽固程度甚至超过了黑土地上的大把黄埔生。总体而言,滇军这支历史上的军阀部队,虽然数量不多本钱不大,但是战斗力尚可,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吧,略逊于桂军(滇桂战争有实例),强过晋绥军,也是龙云能够与老蒋抗衡到1945年的资本。

部队突围时伤兵怎么安置?

这种要分具体情况,就拿你死我活的抗日战争来吧:国军部队在极端严峻条件下突围时,无论是野外突围还是向城外突围,重伤员基本都是丢弃在战场上的。这些可怜的重伤员的命运可想而知,往往会死在日军的枪口或者刺刀之下。并不是说那些国军部队长有多不体恤部下,真实原因是,在极端环境下,带着重伤员突围,基本就等于放弃了突围的希望。

不但伤员走不了,连还有战斗力的官兵也都可能会被日军一网打尽。空洞的说抗战中的国军重伤员在部队突围后会多惨多惨并没有说服力,我们就拿三次比较著名的突围来说说伤员的悲惨遭遇吧:常德保卫战、滕县保卫战和徐州会战。余程万师长率57师在常德血战十六天,突围后差点被蒋介石枪毙,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留下的众多伤兵被日军杀害了当余程万师长于城破后再次率兵进入常德后,命令所有部下在常德城内的天主教堂集合。

这时57师所有人马已不足千人,其中还大部分还是一直驻守在城郊太阳山激战的169团3营。这意味着,在城内抵御日军的第57师八千虎贲将士,基本损失殆尽了。由于事先在南门城墙下的沅江边藏了几艘木船,余程万师长及包括炮兵团团长金定洲在内的少数人得以成功突围。率最后还有战斗力的50多名战士掩护余师长等人突围的少将团长柴意新,也壮烈牺牲了。

柴意新将军而因受重伤失去行动能力的57师官兵,很多都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虽然蒋介石给他定的罪名是“擅自弃城逃脱”,要枪毙余程万,但或许也有蒋介石对余程万没有妥善处理伤员而震怒的因素吧。相比率部坚守衡阳47天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的遭遇,恐怕更能说明问题。恶战47天后,考虑到七千伤员无法突围,也无法得到救治,只有等死,方先觉放弃了突围,选择向日军放下武器。

方先觉后来拜托日军的控制回到重庆后,蒋介石不但对他宽慰有加,还请他及属下几名师长吃饭,并向他颁发了青天白日勋章。率川军第122师死守滕县三昼夜,腰部中弹的王师长奋力击毙三名日军后殉国,城内的三百多名重伤员则以手榴弹互炸牺牲在台儿庄战役之前的滕县保卫战中,攻守双方是日军第十师团的一个旅团和王铭章部3000余人。

双方人数差不多,但日军部队配置了重炮,作为川军的122师则装备简陋。因此,这原本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对决。战至最后,滕县城破,王师长及参谋长、团长战死。有没有部队成功突围呢?有,突围的是727团三营的二三百名士兵,他们在副营长的率领下成功突围了。至于伤兵,尤其是重伤员,突围是绝无可能的事。也许等待他们的,只有毫无人性的日军的冰冷刺刀。

在这种情况下,王铭章部300多名重伤员,为避免遭受日寇的侮辱和屠杀,引爆手榴弹自尽了,他们无愧于国家,更无愧于长官!徐州会战中,为避免遭受日军南北夹击围歼,李宗仁第五战区部队数十万人先后成功突围,但因铁路中断导致来不及运走的一军列3000多伤兵被日军屠戮徐州会战末期,嗅到第五战区部队有被日军围歼危险的李宗仁,下令各部队突围。

关于有序撤退,李宗仁很有信心。他说,李某人不是唐生智,不会像当面南京保卫战时乱成一锅粥。李宗仁的承诺,几乎做到了。除了他亲率的长官部一千多名人员突围时遇到了一点麻烦,好在还算有惊无险地达到了安全地——阜阳,就连带着十多门15生重炮的汤恩伯部,也都麻利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但是,有一列装有3000多名伤兵的军列被留在了徐州车站,永远再也没机会开走了。

原来,由于南下的津浦路铁桥已被炸断,西行的陇海线也已被日军占领,满载伤兵的军列无法开动。结果,在南京已经犯下滔天罪恶的日军第16师团,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朝着可怜的伤兵们捅刺刀。。。总体来说,虽然国军习惯性地提早撤退,因此极端条件下的突围行动在整个抗战期间并不算太多,但一旦到了必须紧急突围的情况,伤兵们特别是重伤兵们可能就会被迫留给鬼子,成为他们刺刀下的牺牲品。

朱允炆为什么打不过朱棣?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病故,明太祖朱元璋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闰五月,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等以诸王权势过大,恐难驾驭为由,开始削藩。在削藩顺序上,先后废除周王、岷王、齐王、代王、湘王五位亲王。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正式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朱允炆祭告太庙,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也决定起兵讨燕。“靖难之役”正式拉开序幕。公元1402年7月13日,燕军攻入金陵,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开门迎降,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至于朱允炆为什么打不过自己的亲叔叔朱棣呢?原因众说纷纭,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决策上的失时。

朱允炆刚刚继位,威信未立,人心未稳,根基未牢,外藩诸王尚未安抚,就急急忙忙开始削藩,在机时的选择上是非常不合适的。做大事,必须要坚持“天时、地利、人和”,皇位刚立,就行削藩,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一个都不占,焉能不败! 二、军事上的失误。“靖难之役”与汉初景帝时的“七国之乱”非常类似,双方态势也基本一致。燕王朱棣及其部属,长期在北疆与元军残部作战,久经战阵,久历军略,战斗力强,战争经验丰富,但人数少,后备军力不足;朱允炆的中央政府,由于朱元璋的诛杀功臣悍将,一帮能征善战的大将如蓝玉等人,被诛杀殆尽,没有突出的将帅人才,士兵又长期在内地,没有实战经验,战斗力不强,但军队人数众多,后期动员力量庞大。

在正确分析各自优劣势的基础上,原本可以针对自己优势和对方劣势,借鉴“七国之乱”的经验,提出科学的军事战略。但,偏偏在军事上出现重大失误:一是整体战略的失误。应该前期采取守势,避其锋芒,在实战中锻炼部队、培养将帅人才,收拢各地勤王的军队;在后期,应寻找机会与其决战。朱允炆的中央政府,恰恰采用相反的战略,前期轻敌冒进,后期退缩求和。

二是重大战术的失误。朱允炆中央政府的优势是军队众多,而且各地勤王的军队还源源不断,而燕王朱棣的军队在早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最大可能去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中央政府的战术也是恰恰相反,一城一城地守,一地一地地防,结果是燕王朱棣的军队越打越多,越打越强。三是军事用人的失误。

在作战前期,朱元璋留下来的唯一老将耿炳文,本就是防守的好手,又久经沙场,虽然能力不是非常出众,但也不会有大的战略失误,应该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军事统帅,但朱允炆却嫌老将进攻不力,多有败绩,换上李景隆,这是用人最大的失误。李景隆兵败涂地,把六十万大军丢得一干二净,不杀他仍让其留在军中领兵更是失误。在长期的实战中,也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军事将帅之才,如矍能、铁铉、盛庸等,都是能力出众的战将,应该早发现、早重用。

没有在实战中及时发现培养将帅人才,是用人的另一个失误之处。三、政治上的失策。军事,从来就是政治的延伸,离开政治谈军事,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战争一开,就应实行战时政治。 一是对朱棣本人实行清算。虽然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还不够,要全国通缉,定其死罪。看看朱允炆的错误有多严重,战争之前,下旨意晓谕全军,“毋使朕有杀叔父名”,你们不能伤害朱棣,千万别让我背上杀叔父的恶名。

两军交战,还要保证不伤害敌军首领,可笑之极。结果如何呢?南军将士因为朱允炆的旨意,惧怕战后倒算,既不敢伤害朱棣,又难以活捉,只得放任自由。朱棣也恃此特权,常常单骑殿后,作为全军的盾牌挡在最后面,南军无可奈何,不敢追,又不能杀。二是要严查附逆。但凡跟随朱棣造反的将领、官员、及士兵,要全部实行最严厉的查处,本人要通缉捉拿,家族在非燕王占领地的,全部执行关押,如及时投诚朝廷的,再行释放,限期不归的,一律处死。

先拿朱棣的儿子开刀,让燕王留的京城的儿子,宣布与朱棣脱离父子关系,指控朱棣的暴行,否则以谋逆同罪论处,斩首便是。 三是严查内奸。在京城实行战时政治,之前与燕王朱棣有来往的,主动交待,既往不咎。之后再与之有来往的,特别为之通风报信的,一律处死。 四、舆论上的失败。朱允炆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没有争议,没有悬念。

正统的朝廷,本应该掌握舆论的制高点,但事实上却失败了,让燕王朱棣屡屡打悲情牌,博取各级官员和广大社会阶层的同情,这是舆论战的失败。朱允炆一开始就应该广发檄文,大造声势,燕王朱棣反叛朝廷,是为不忠;反对建文帝,就是反对故太子朱标,就是反对朱太祖朱元璋,是为不孝;让国家重启战火,让广大老百姓处于战火之中,是为不义;主动挑起战争,生灵涂炭,白骨累累,是为不仁。

如此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的人,全体官员、全国民众,应该万众一心;如此反贼,理当齐力讨伐,人人得而诛之。将朱棣搞臭,让前线守将不敢投降,各级官员不敢归附。五、经济上的无为。经济是军事的基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朝廷、对于燕王,都是一样的。朱允炆的中央政府只谈军事,不管经济,是失策,更是不作为。战端一开,就一定要实行严格的战时经济管制,所有与争战有关物资,一律严控,层层设关卡,禁止北流。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怎么打出来的?

分析众多以少胜多战例,总结归纳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将者果断发出正确指令(指挥得当);兵者训练有素、服从军令、因某种信仰或原因产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战斗意志;武器不能太落后;足够的战争必须物资;有时自然因素也会产生巨大作用。上述某一点占有绝对优势,就有可能达到以少胜多,若几点都具备,且能充分合理结合运用,就可称为无敌之师。

一.指挥得当。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将者必须及时掌握准确情报,果断发出正确指令。如淝水之战,谢玄指挥8万东晋精兵与苻坚率领的80余万前秦大军对峙于淝水两岸时,谢玄假意请求苻坚后退待东晋军队渡河后进行决战。苻坚决定待东晋军队渡河过半时发起突然进攻,于是下令后退,东晋军队同时渡河。80余万大军后退场面可想而知,尤其是后方军队根本不知为啥后退,这时潜伏在前秦大军中的东晋细作乘机大喊“我们打败了,快逃啊!”,不明真相的前秦大军顿时溃逃,踩踏致死不计其数,东晋军队尾随追杀,前秦大败。

又如,毛主席前三次反围剿时采用官兵都能理解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等灵活有效的战术,连续三次取得以少胜多的战绩。二.兵者训练有素、服从军令、因某种信仰或原因产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战斗意志。古代许多著名将领都非常注重这一点,有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有为士兵吸脓血的等等,都是希望拥有这样的军队。

我们以抗美援朝为例,先看空军,新中国的空军相对美军真是太弱小了,有的飞行员仅仅训练20多小时就上空作战,结果战绩惊人,靠的就是大无畏的战斗意志,其中王海一人就击落9架敌机,包括一名美国王牌飞行员。又如,在金城战役的白岩山棱坎战斗中,有个叫郑朝元的战士一个人就阻击歼敌122人。再如,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无不彰显人民军队强大无畏的战斗意志。

三.武器不能相对太落后。二战日本投降的直接因素,就是面对超级强大的核武器,彻底丧失战斗意志。四.足够的战争消耗物资。官渡之战也是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面对优势兵力之敌,曹超派出精锐骑兵烧毁袁绍大军粮草,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想而知,粮草没了袁绍必败无疑。抗美援朝虽不是以少胜多,但炸不断打不烂的交通线为前线源源不断运送的物资,却是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五.自然条件往往在战争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抗日战争中日本没有迅速攻占中国,除了中国的抗战外,另一个因素就是战线推到山区后,日本的机械化部队几乎丧失作用。德国两次入侵俄国,最终都败给严寒。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是火烧赤壁,不善水战的曹军把船连接起来,本是应对良策,结果不该有的东风却吹起来,良策瞬间变成蠢策,最终因火烧连营而大败。

左良玉拥兵八十万,为何打不过十万清军?

我正在写崇祯的三大战役与江南的一败涂地。三大会战是什么?松锦会战:1640年初到1642年初,明朝前后投入15-17万部队,清朝举国之力。会战结果以明朝失败告终。其后果就是皇太极说的“今皆败亡已尽;即有召募新兵,亦仅可充数, 安能拒战。”明最精锐的骑兵、最善战的将军基本损失殆尽。开封会战:1641年到1642年9月,围绕开封进行的一次大会战。

1641年初,李自成袭取洛阳后,开始围困开封。前后三次。其间明军达成了添油战术。1641.7襄城战役秦督傅宗龙战没;1642.2秦督汪乔年战没;1642.5朱仙镇会战,左良玉及诸将精锐损失殆尽。明军关内可战部队损失惨重郏县会战:1643年9月,孙传庭出关与李自成的一次决战。在1642年10月,孙传庭柿园之战失败后,回关中整顿军马、财政,在朝廷催促下出关作战,全军覆灭。

三次大会战近乎决战,明军的可以作战主力部队基本被歼灭在长江以北。后来李自成东进,如入无人之地,可以说长驱直入。南明的一败涂地:南明理论上有五镇,五镇各种裹挟军队,加上江南新募的部队。总数有几十万。其部署主要有三大系统:(黑色为江南四镇、红色为左良玉、绿色为南明新募兵)第一:长江中游左良玉部。左出身于辽东,在关内剿寇崛起。

其部有核心主力和收降的民军构成;朱仙镇会战,左部主力损失惨重,之后即为乌合之众,而且左身体也不好,越来越难弹压诸将。并不堪战。至于其部80万,是号称,可信度为负,其实际数字(算上家口)应该在20万上下,可以作战的在五六万,其中分为十几个总兵统领,各怀鬼胎。联合作战能力很低。第二:江北四镇:黄得功、刘良佐是江北防御部队,没有参与过大的会战;刘泽清所部主要剿灭山东土寇为主,没有参与过大的会战;高杰部参与过柿园之战、郏县之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之后一路溃逃,但已经是四镇最堪战的部队。

第三:江南新募的京营部队及诸将之兵。从未参加过战斗,解决土匪都费劲。在三个系统中最弱。这种部队在作战中能抗一下就算有气节了。乌合之众、残兵、新兵,这样的部队怎么能堪战。而且统帅和当时最优秀的李自成、阿济格、多铎都不是一个层次。军事上的失败是必然的。参考:《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清实录》、《崇祯实录》。

战争中为什么要留预备队?不留的话会怎么样

战场的形式瞬息万变,即使在精于谋略的将领,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提前预料到,而预备队,就是对战场上各种突发事件的保障。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预备队的重要性。一南麻战役1947年7月,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将国民党胡琏的整编第11师围困在南麻,准备歼灭这支悍旅。整编第11师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师长胡琏是一个颇有心计的指挥官,而且不久前张灵甫74师的覆灭,给了他很大震撼。

所以,一路上他都非常小心谨慎,到达南麻后,他不是急于推进,而是花了20多天构筑工事,力求保全自己。华野经过分兵后,粟裕手上只有四个纵队,既要吃掉胡琏,又要阻击南边来援之敌,兵力显得捉襟见肘。于是,粟裕没有选择留预备队,而是全部派出去。以华野二、六、九纵包围南麻,七纵在南边负责阻援。7月18日晨,第九纵队第26师率先发起了攻击。

但是,土木系出身的胡琏,在这半个多月里,督促部队构建了几百个“子母堡”,各种明堡暗堡交替射击,华野每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伤亡,攻击颇为艰难。经18日整天战斗,除了少数几个外围阵地后,胡琏部队大都被压缩进主阵地,解放军三个攻击纵队在外围阵地会和后,对主阵地发起了猛攻。胡琏在刚开始受到攻击后,就向国民党徐州指挥部发出了求援,国民党急召25师、64师,出动4个旅,向南麻增援。

19日,援军到达七纵阻击线,同七纵交火。国民党25师指挥官是黄百韬,在之前的孟良崮战役中,由于指挥不力遭到蒋介石批评,所以这次,他急于戴罪立功,7纵的阻击战打得很是艰难。21日上午,黄百韬的25师突破七纵60团的750高地,七纵转入二线阵地防御,而东面李弥的第8师也由昌乐、潍县地区进犯临朐,威胁华东野战军后方。

考虑到困守南麻地区之敌难以在短时间内全歼,而几个纵队的伤亡也非常大,为争取主动,粟裕当即决定撤出战斗,各纵队分别转移至临朐西南及以南地区整顿。华野撤出战斗后,胡琏也松了一大口。在解放军攻击最猛烈的时候,胡琏几近绝望,竟然率领司令部全体人员焚香跪拜,乞求老天爷保佑。在这场战役,如果粟裕手中还有预备队,就可以投入攻击部队,给胡琏最后一击,或者支援阻击部队,挡住国民党援军,为攻击部队部队赢得时间。

但是,也不能说粟裕欠考虑,而是粟裕手中兵力实力太少,在加上攻击最后一天,天降暴雨,解放军的火药受潮,进攻部队也因此迟滞,不得不将胡琏放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二 锦州战役相比于粟裕的“神仙仗”,林彪打仗就要谨慎得多,他一定是留够后手,绝不打无准备之仗。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攻击。林彪使用五个纵队攻城,另外以两个纵队外加两个独立师在塔山阻击侯镜如的“东进兵团”支援锦州。

此时,侯镜如的“东进兵团”只有11个师,不足10万人马,而东野两个打援纵队加上两个独立师也有9万多人,和侯镜如兵力相比半斤八两,而且是处于防守一方,按理说应该没有后顾之忧。但是林彪仍不放心,将东北野战军最强大的第1纵队作为“总预备队”,布署在阻击部队身后,既可以在攻城出现困难时施以援手,也可以在塔山危急时及时顶上,林彪用兵之谨慎可见一斑。

尽管攻城和打援都顺利完成任务,第1纵队始终没有投入战斗,但预备队的作用还是非常关键的,它会使攻城和塔山部队都有信心和底气。所以,预备队不仅可以处置突发事件,而且增加士兵的信心和底气,正所谓“家有余粮,心中不慌”。而对敌人来说,就是一个威慑,因为你知道对手还有一张底牌没亮出来,在行动时就会束手束脚,处处被动。

希特勒先打基辅再进攻莫斯科是否正确?你怎么看?

希特勒先打基辅再进攻莫斯科虽然遭到了失败,但是不等于说先进攻莫斯科就一定会胜利,更不意味着德国可能会赢得苏德战争。战后很多德军将帅在回忆录里,都坚持希特勒固执己见,没有听从前线指挥官的建议,在1941年夏季下令第2坦克集群南下参加基辅会战,结果丧失了进攻莫斯科的战机。希特勒之所以决定先打基辅,是因为基辅一带有着数量庞大的苏军,足足有6个集团军。

这些苏军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的侧翼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确实,希特勒下令古德里安先南下以后使得攻击莫斯科时间大为推迟,但是重创基辅的苏军以后,使得中央集团军的侧翼安全得到了保证,对德军无疑也是有利的。而且要注意的是事实上这个时候中央集团军的右翼是很危险的,它和南方集团军的左翼之间推进距离差距500公里,如果不南下击败苏军,而是直接进攻莫斯科,那么中央集团军的右翼将会出现900公里的战线,加上500公里的左翼和2、300公里的正面,中央集团军的战线将达到1600公里以上。

诚然此时苏军西南方面军严重缺乏装备,攻击力不足,但是中央集团军的兵力仅有60个师,数量也严重不足,历史上得到南北战区增援的14个师以后也仅能维持1000公里的战线,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德军如果不解决南线的苏军,至少需要110个师才能维持战线,问题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德军根本没这么多的部队。而苏军除西南方面军外,还有南方方面军等,同时还组建了新的方面军。

如果德军直接攻击莫斯科,而苏军实行侧翼突击,那么德军是非常危险的,进攻莫斯科的行动还是很可能会失败。其次,即使德军先攻击莫斯科,并且取得了胜利也不意味这德国赢得了苏德战争。此时美国、苏联和英国之间已经组成同盟,苏联可以获得西方国家的物资支援。虽然莫斯科失守无疑在政治上会造成很大影响,但是减少了基辅的损失以后,苏军的损失会少很多。

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必经之路是怎么形成的,绕过去不行吗,为什么非要打下来?

“必经之地”必然是绕不过去的!能绕过去就不叫“必经”了战略要地通常分为两种,分别是:“关隘要塞”和“城市重镇”。关隘一般是绕不过去的,而城市也是必须要拿下的,咱先说关隘。关隘基本都是依照地形而修建的,大多数关隘都建在山脉的缺口,或者是河流旁边,据险而守。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由于两旁有山脉河流的阻挡,进攻方在没长翅膀的前提下,打不下关隘是过不去的。

因此只要守住关隘要塞,就能把敌人挡在外面。(陕西东面的两大关口:函谷关和潼关,这个关隘南边是秦岭,北边则是黄河,想从东面进入关中就必须拿下这两个关隘)(这个角度更容易理解潼关的位置,它介于秦岭和黄河之间,是进入陕西的东大门)(山海关位置,西北是燕山,东南是渤海,就这一个口可以走)(山海关远处的燕山)既然关隘绕不过去,那么那些城市重镇可以绕过去吗?答案同样是绕不过去。

古代行军打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特别是对于步兵而言,补给线的安全更是至关重要。在古代,只要占领一个城市便可以控制周围一大片地区,建立稳定的补给点,缩短自己的补给线。并且城市有高大的城墙做保护,若进攻不利也可以入城防守。不过古代的城墙是非常恐怖的,即便是有火炮,攻打一座防备严密的城市也非常困难。

在很多围城战中,面对高大的城墙,进攻方往往束手无策,只得将城市围城铁桶,切断对城内的粮食供给,生生地将守城者饿死。但如果城内粮食充足,在即便是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守个五六年也是绝对没问题。并且得益于中国的地下水非常浅,内城随便挖口井就能打出水来,因此不用担心饮水问题。(今天复建的大同城墙,大同是明代九边之一,历史上大同城极少被正面攻破过)如此以来,攻城就是个巨大的麻烦事。

可就算再麻烦,这个城你也得打。但如果你知难而退,选择绕过去,那么不仅意味着你的补给线被拉长,背后还有可能遭到守城敌军的偷袭,那时你就十分被动了。冷兵器时代打仗都是需要排开阵型的,阵型的正面是一支军队最强大的地方,而阵型的背后则是这支军队最脆弱的软肋。军队如是在行军和打仗时突然遭遇背后袭击,那么极有可能造成阵型崩溃,一旦阵型乱了,人再多都没用。

冷兵器时代可没有移动电台的,底层官兵在混乱之中是没有办法及时接收上峰的命令,军队统帅将失去对全军的控制,如此一来,整支军队的处境就危险了。即便是你做好了防守,保护好了自己的身后,但漫长的补给线你就绝对看不住了。敌军抢你几次粮车,你就吃了上顿没下顿,而每次当你反击的时候,人家已经带着粮食回城了。就算带不走,人家给你一把火烧了,你能有啥脾气?所以城市重镇也绕不过去,必须打下来。

但事情无绝对,骑兵部队就可以凭借着高超的机动性绕过某些据点和城市,直插敌人的心脏地带。比如说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在进攻济南不利的情况下,便选择带领骑兵绕过济南,最后成功地攻占南京,这就是骑兵在冷兵器时代的巨大优势,当年蒙古人正是凭借着这一优势横扫亚欧大陆的。(骑兵自身携带的粮食和机动速度都远超步兵,因此可以绕过些据点和关隘,长途奔袭敌人腹地,比如明末八旗就曾五次绕过山海关攻入中原抢掠,但这些行动仅仅限于抢掠,如果想彻底入主中原,攻城还是必须的)。


文章TAG:麻「麻」143  电光塔前线守城2狙击版怎么打  电光  前线  守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