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是欧洲地图史上的一个大倒退时期。上图.1815年的欧洲地图,相当棒飞艇、飞机出现后,航空测绘的时代到来,这种技术对大范围地图的帮助非常大,远远高于靠人工测距进行的地图测绘。这样只要能把想画的地方都画在图里就行了,那时候看地图的主要是将官,知道个大概其,有不确切的地方问问当地人或者派出探马实地考察一下,倒是好像也没发生因为地图走错路的事情吧。

怎样画世界地图?

怎样画世界地图

首先,你要先把各国的大体位置弄清。(可以先画圆在中间写上那个国家的名字,代表那个国家但大小要弄清楚,不能把一个大的国家画的比小的还小。)然后 ,用勾线笔勾勒出那些国家的轮廓。(可以把那些国家想象成一些比较相似的东西,比如说中国像公鸡。)最后就是填色了,这个就比较简单,江水画成蓝,山川用黄。(如果技术到家的话,你还可以将盆地等地形画出来。

古人是如何绘制出精确的地图的?

古人是如何绘制出精确的地图的

普遍认为中国古代地图主要靠猜,没有什么精确性可言的。主要就是靠经验,那个城在另一个城南边几十里,在其他城东边几百里,一路上有什么山什么河。这样只要能把想画的地方都画在图里就行了,那时候看地图的主要是将官,知道个大概其,有不确切的地方问问当地人或者派出探马实地考察一下,倒是好像也没发生因为地图走错路的事情吧。

中国古代有没有实测地图?但是近代有学者发现,汉代马王堆古墓的一幅地图地府了这个看法。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其中两幅地图特别引人注目,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驻军图,都是在地下沉睡了两千一百多年的古地图,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地图,并且是实测地图!其中的地形图,是一幅边长96厘米的正方形地图,图幅所示的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现在通用的地图刚好相反。

也许这是为了让坐北朝南的统治者读图方便的缘故吧。地图的主区包括当时长沙国的南部,即今广西、广东、湖南区域中的潇水流域、南岭、九嶷山及其附近地区西晋的地图学家裴秀(公元223-271年)已经看不到西汉初的地图了,而他见到的一些汉代地图既不用比例尺,距离也不准确,连名山大川都没有画全,所以他认为这些地图缺乏参考价值。

有了这位权威学者的评价,后人一般都以为汉代的地图比西晋初年要落后很多。马王堆汉墓古地图的发现,完全推翻了裴秀的结论。不仅中国地图测绘史因此而重写,世界地图测绘史也需要重写了,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比这更早、更精确的地图实物,马王堆汉代古地图当然应该成为世界地图测绘史上光辉的一页。那么中国古人是如何测量的呢?《海岛算经》是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刘徽所著的测量学著作,原为《刘徽九章算术注》第九卷勾股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全书共9题,全是利用测量来计算高深广远的问题,首题测算海岛的高、远,故得名。

《海岛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测量数学事着 ,亦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测量工具:汉代以后,先后发明了浑天仪、覆矩、牵星板等测量工具,天文测地活动更加活跃,方法更为精密,先秦常用的步量、丈量、立杆测影方法也仍然具有生命力。到了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带来了西方的天文测地方法。

为了编修历法,在礼部侍郎徐光启的主持下,崇祯二年(1629年),成立了由西方来华人员参加、采用西方测算方法的西局,并与采用中国传统天文测量方法的中局一起,共同进行天文观测。经过5年的准备,制造了象限大仪、纪限大仪、平悬浑仪、列宿经纬天球、万国经纬地球、候时钟、望远镜等10种新式仪器,并开始实施以测时刻、定方位、测子午、测北极高度为内容的实际观测,西法取代中法的趋势已经显露出来。

牵星板贾耽(730~805)师承裴秀六体,绘制了世界上著名的《海内华夷图》。他采用裴秀制图法,在55岁时组织画工,花了17年的时间,绘制成了《海内华夷图》巨幅唐代中国全图。《海内华夷图》幅面约10平方丈,比裴秀的《地形方丈图》大10倍。西方古代地图的发展简史西方最早使用投影法绘制精确地图的,是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

在这之前地图投影曾用来编制天体图。埃拉托色尼在编制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当时已知世界地图时,应用了经纬线互相垂直的等距离圆柱投影。1569年,比利时的地图学家墨卡托首次采用正轴等角圆柱投影编制航海图,使航海者可以不转换罗盘方向,而采用大圆直线导航。卡西尼父子设计的用于三角测量的投影及兰勃特提出的等角投影理论和设计出的等角圆锥、等面积方位和等面积圆柱投影,使得17-18世纪的地图投影具有了时代的特点。

19世纪,地图投影主要保证大比例尺地图的数学基础,以适应军事制图发展和地形测量扩大的需要。19世纪还出现了高斯投影,它是德国高斯设计提出的横轴等角椭圆柱投影,这种投影法经德国克吕格尔加以补充,成为高斯-克吕格尔投影。19世纪末期以后俄国一些学者对投影作了较深入地研究,对圆锥投影常数的确定提出了新思路,又提出了根据已知变形分布推求新投影和利用数值法求出投影坐标的新方法。

第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是谁画的呢?

第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是谁画的呢

世界上最早内容最全的最科学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一张世界地图,首创性的将中国放在了世界地图的最中央,是最早的中国在世界地图中央的地球是圆的一幅地图。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地图就受到了他的影响。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坤舆万国全图体现了明朝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交往。

坤舆万国全图是世界上最早内容最全的最科学的一副世界地图。明代四海归顺万国来朝坤舆万国全图就是绘制于四百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也是中西合作的一个见证,坤就是地的意思,舆就是历史上用来丈量土地的车子,历史上有记里鼓车的记载。万国就是世界各国。四百多年前没有测绘工具,没有卫星,把地图描绘的如此精准太不可思议了。

坤舆万国全图的文物价值在于绘制地图是融合了中西方对世界认知的结果。1601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由水路从南京出发,沿大运河北上,终于得到了参见皇上的机会, 但万历皇帝对他进贡的地图很不满意,正当利玛窦一筹莫展的时候,明朝科学教父李之藻找到了他,和他一起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在地图绘成之后,送回西方引起当时欧洲轰动,被誉为是“不可能的黑色郁金香”!坤舆万国全图包含的不仅仅是航海家们惊心动魄的探险故事,更蕴含着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智慧,对于我们来说他正是那个时代的伟大见证者。

卫星没出现以前,世界地图是怎么绘制的?

其实世界地图在卫星发明前就已经可以科学绘制,世界地图自古被学者们通过外出考察所绘画,在人造卫星出现以后,地图的绘画更加准确了。(以下专讲西方地图绘制历史) 地图作为一门古老文化,几乎可以跟世界最早文化相媲美。图一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地图,考古学家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就是现今中东的伊拉克境内,挖掘一处废墟时,发现了这张古巴比伦地图。

这张陶片上,刻划的是巴比伦附近的一个城市,上面刻画着山脉、河谷、及聚落。相对于现代的制图及测量水准而言,这些陶片图是非常简略的,但是它们显示了当时的社会已经有集居的城市,也有了土地产权的观念,所以才需要记录土地产权的相关讯息。有趣的是,不同于现在采用的十进制,这份陶片采用的是十二进制。 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得益于古希腊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进展,当时已发现地球是个椭圆体,并在地球划分出了经、纬度。

到公元前二世纪已经利用天文法测定的经、纬度绘制到地图上,作为定向、定位的依据。这时创立的圆锥与圆柱投影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制图的数学基础。托勒密贡献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图集,所绘的地图在西方地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且一直使用到十六世纪。 在托勒密时代以后,罗马成为西方世界的政治文化中心,宗教力量主导了政治和社会发展,神话代替了科学,众所周知,这是历史上,也包括地图科学史上一个漫长的黑暗时代。

这时科学的地图学几乎完全被宗教寰宇观制图传统所取代,这时的地图已经沦为神学著作中的插图。如图二。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5世纪。这个时期是欧洲地图史上的一个大倒退时期。 后来地图发展就越来越快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文艺复兴,新大陆的发现,都促成了地图完善的基础,成为地图发展的动力。 16世纪,荷兰的地图学家墨卡托发明了等角正轴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

这不仅把人们对世界逐渐完善的认识反映到地图上,而且其等角航线为直线的特性,给当时欧洲航海事业巨大支持。墨卡托于1538年绘制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世界地图,这是从北极的角度俯视绘制而成。如图三 17世纪以后,日益扩大殖民地和日益持续的战争需求,为了管理,瓜分,控制,备战,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基本地形图测绘逐渐形成地图科学发展的主流。

各方面技术的进步如望远镜的发明改进了罗盘仪、平板仪和经纬仪;微积分等数学的成就,促进了地图投影学的发展;具有计量概念的等高线成为压倒优势的地形表示方法,地图要素和符号比例分级概念逐渐加强。这一切奠定了近代地图学的初步基础。 所以在卫星发明之前,制作地图的主要工具(手段)为,罗盘仪,平板仪,经纬仪,地图投影学,地形表示法,地图要素和符号比例分级概念的增强,当然也离不开日益发展的交通工具的帮助。

古代时候的人没有卫星是怎么绘制地图的?

中国古代的地图制作水平,在当时还是比较高的,自秦汉起就已经研究出了“记里鼓车”,这是一种用来记录行进距离的车辆,人推马拉都可以,车内部有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行进过程中,齿轮岁车轮旋转没走一里路,便带动车上的木质机械人敲鼓,随车的人只需要记录敲鼓的次数就可以知道行进历程了。这种技术延续多朝,到了西晋时期,地图学家裴秀更是把绘制地图,上升到了一门学问的水平,他不光绘制了当时的国家疆域地图,还根据前人经验,在《制图六体》一文中吗,列出了一整套回执地图的规范。

这套规范要求,绘制地图要具备比例,方位,距离,等六大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比例尺。裴秀之后中国地图制作技术得到了继续发展,到了南宋,又诞生了一副划时代的地图巨制——《禹迹图》这幅地图覆盖了“华北”“华中”“华南”等广大区域,图中长江黄河太湖等主要水体明显,海岸线也相当准确,精度非常惊人,被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誉为“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

《禹迹图》最大的特点是他利用了“记里画方”这一技术手段,图中横方有70格,竖方有73格,一共5110格,每个网格边长1.1厘米。“每方折合百里”即比例尺为1:500万。此图相当于当时的国家及周边国家地图,这种记里画方的方法,后来传到阿拉伯欧洲等地,影响了整个世界。明朝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把欧洲的地球仪世界地图带到了中国,还带来了经纬坐标绘制法,这种方法一直被后世沿用,到清康熙年间,由传教士带队赴全国各地测量考察,最终绘制了当时精度最高的《皇舆全览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没有卫星各国地图怎么算出来?

地图不是算出来的,是测绘出来的,即便在有卫星的当代,地图测绘仍然需要一定的人工工作。别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连长沙马王堆里都有当时人绘制的地图。上图.18世纪绘制的伦敦地图欧洲各国早在18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大比例尺军事地图的绘制,等高线等绘图标准被广泛的运用到军用地图上。到19世纪后期,为了给火炮绘制射击地图,人们采用了非常精细的大地测绘制作地图,如果该项工作做不到位,火炮便无法准确的开火,连今天的火炮都是如此。

上图.18世纪的世界地图,很不标准,但已经似模似样只不过,在没有卫星测绘之前,人们无法得到标准的地形模样,只能尽可能的去贴近和扩充人工测绘数据。古代的测量方法主要是尺度测量、绳测,或者综合面积相加估测,方法比较粗糙简单。近代则产生了相当多的测量仪器,比如经纬仪、测斜仪、平板仪等,如詹天佑在修建铁路时,就多次使用了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解决勘测问题。

工程测量三大帅,水准、经纬、全站仪嘛,换了电子的与过去也没啥本质差别。这些测绘方法和仪器有些直到今天还在被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然也不例外。上图.二战时的经纬仪人工测绘耗时耗力巨大,地图绘制区域越小,测绘精度越高。反之地图绘制区域越大,则测绘精度越差。因此,人们可以绘制出一些小范围内的精细地图,但随着地图的图样范围渐渐扩展到全球,比例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上图.19世纪的世界地图,比18世纪的已经强很多了,无限接近现代人类太渺小,无法站在俯瞰世界的视角去观察地形地貌,依靠数据统合进行的绘制难免会出问题。不过,战场地图与我们今天任意缩放的卫星全图不一样,战场需要的地图数据是可以拼接的,人们只需要详细的地图数据就行了。而当时绘制如省、市这样面积的地图已经没有问题了。

上图.1815年的欧洲地图,相当棒飞艇、飞机出现后,航空测绘的时代到来,这种技术对大范围地图的帮助非常大,远远高于靠人工测距进行的地图测绘。我国航测最早出现在1931年,由国民党军航测队负责,对全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军事地图的绘制。当时参与战争的日本、美国,也曾经对我国进行了频繁的航空测绘,得到了相当多的地形情报。

上图.德国人二战航空拍摄的英国约翰布朗造船厂地图,用于轰炸机对比实际上今天的大部分地图数据也都是航空测绘的,比如20世纪90年代,我国各省绘制的1:10000、1:5000等地图都是航空测绘的,市区1:1000多由航空测绘加平板仪、经纬仪、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共同完成。就连1:500的都可以用无人机省事儿了,直接倾斜影像3D建图,方便到惨无人道。

(现代的新型航测比过去的航测厉害太多,总之咱还是不要离题太远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因为飞机的快速发展,航空测绘开始成为最重要的大比例尺绘图方式,人们用航空摄影的方式拍摄地形,再结合人工测量和计算完成地图绘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种航空摄影仍然是最重要的侦查和测绘技术。上图.日本人绘制的满洲秘密军事地图,极度详细一直到二战打完,由于导弹技术的大发展,弹道导弹的弹着、巡航导弹的地图导航等问题又催生了地图测绘的再次发展,人们这才开始将卫星、激光、计算机、遥感技术运用到测绘中。


文章TAG:欧洲地图如何画  世界地图变迁史  欧洲  地图  如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