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枪管会炸膛?

为什么枪管会炸膛

枪管是枪械上用来发射子弹的狭长圆柱形空心管,是枪械主要组成部件之一。通常由耐热、不易变形的高强度金属打造而成,它与后方的机匣相连。枪管的性质往往决定了枪械的精度,是影响射击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枪管从前之后,通常由枪口、枪膛和膛室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般枪械射击时,流程大概是这样:子弹首先被枪机从弹匣内推到膛室内,当射手扣动扳机,枪机中的撞针被释放并撞击弹体后方的底火,从而引燃弹壳内的推进药产生高压高温气体。

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弹头与弹壳分离(弹壳被卡在膛室内)并向前顺着枪膛从枪口射出。弹头被射出后,留在枪膛内的弹壳随即被枪机拉出,以便为下一发子弹上膛空出位置。通常枪管越长(只要管内还有足够火药在燃烧),弹头在枪膛内受膨胀气体加速的时间就越长,出膛时的枪口初速就越高,有效射程、动能和击中目标时的破坏力就越大。

同时因为更长的枪管中推进药有更多时间来充分燃烧,枪口音爆和喷焰也更小,射手感到的后座力也要相对低些。如果击发时,子弹无法顺利滑出枪管,发射药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得不到有效释放,膛压累积过高,超过了枪管材料的承受极限,就会造成枪管以及机匣部件爆裂,这就是所谓的“炸膛”。炸膛不仅会严重损毁枪械,还会对操作者和周边人员产生致命的危险。

枪支炸膛有多可怕?

枪支炸膛有多可怕

看是什么原因炸膛了得,美国人不是喜欢瞎JB玩枪么,有些还特别喜欢加装药啊~ 强调极限初速啊之类的,每年炸膛的事儿多了去了,但炸膛原因是五花八门的。对人的伤害度也不一样,而且别简单的想到炸膛就一定炸的是膛,他只是枪械因为枪弹击发时候,因为火药燃气导致枪械破损的一系列后果的统称。比方常见的炸膛是下边这样,这算是AR常见的炸膛之一,可以看到枪管爆裂的地方往往在导气孔后方。

而导气孔又是连续射击时最热区域,往往会因为过热导致那边枪管的一定程度变形,导致子弹通过的时候受阻,然后后方枪管忽然收到巨大压力,撑不住了就炸了。这种炸管大致上是爆开的时候燃气漏出,可能一定程度上炸伤或者灼伤握着护木的手。当然这是枪管的爆裂,咱们还能看到是枪机和机匣炸裂,比如这样的这种很多时候是用了大装药的弹,导致导气管里气体太高压,冲入机框室的时候枪械承受不了。

或者是干脆闭锁受不住膛压而爆裂。也有可能是.300BLK这种7.62的弹塞在了5.56的弹匣里(.300BLK的弹体和5.56一样,弹匣也通用,还真会搞错)这种炸膛可大可小,你要左手正好扶着弹匣井使用Magwell的据枪姿势...那么很有可能左手血肉模糊,而且诸如机匣复位钮,弹匣卡榫之类的还会瞎JB飞,炸到眼睛上就不好玩了。

上边这个可能是用了多次复装的弹药或者劣质弹药,可以看到弹壳底部破裂,这一般会导致燃气直接从抛壳口糊出来,这种情况其实也挺多的,但一般没啥事儿。最多燃气糊脸还有左轮,其实左轮这玩意很多人说安全啊可靠啥的...而狗子我最讨厌的就是左轮。像上边这样,直接炸了大概率是弹轮没对准枪管,而且这左轮也没不到位保险。

另外左轮如果遇到迟发弹的话也很闹心,不像自动手枪如果打不响,直接拉套筒退掉,左轮迟发弹是还留膛的...但总的来说,现代枪械对于炸膛都多少有点保护措施(比如枪机保险卡榫,炸膛的时候不至于让枪机和击针往后飞出,直接穿射手眼),炸膛了很多时候也只是手受点轻伤。但对于一些大装药的武器,比如.500 SW左轮炸起来就不那么好玩了...。

枪械炸膛会对枪手造成生命危险吗?

枪械炸膛会对枪手造成生命危险吗

有,但几乎是罕见的。因为炸膛大多都是子弹卡在枪膛内出不去,导致火药燃气推不动。那么推不动总得有个释放吧,所以要不火药燃气往后冲开枪机,导致机匣室炸开,比如这样。要不就是枪机还算牢固,结果枪管开花枪管开花一般对射手不会有太大伤害,但机匣爆炸的话就看运气了。正常来说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炸的比较厉害,向下面这样。

战列舰主炮如果炸膛,会把自己击沉吗?

战列舰没有那么脆弱,一个炸膛还不至于将整个战列舰摧毁,战列舰炮塔设计都是考虑过这些因素的。下图是美国BB-61“衣阿华”号战列舰炮塔炸膛事故,1989年4月19日参加“舰队 3-89”联合军事演习时B炮塔炸膛,事故导致47名水兵死亡。但由于炮塔内各炮都是独立的隔舱,所以该炮塔另外2门炮没有受到大的损毁。

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战列舰的主炮炸膛是因为发射药爆炸。下图为一组“衣阿华”战列舰MK-7炮塔装弹的照片,那3个白色的圆柱状绢丝包就是发射药,每次发射填装6个。而MK8超重穿甲弹本身虽然达到1225公斤,但实际装药只有18.55公斤,也就说整个炮弹基本就是个实心“疙瘩”,靠巨大的动能造成破坏。所以实际火炮炸膛是因为发射药爆炸而非炮弹本身。

回到炸膛的话题上,虽然从上面看炸膛的威力确实不小,但难以从内部撼动整个战列舰。下图还是“衣阿华”战列舰的MK-7主炮,可以看到有一个巨大的圆柱状物体,这是火炮的炮闩。炮闩的作用是闭锁炮膛,仿制发射气体的泄露,但炮闩本身就是一整块巨大的合金钢制成,足够抵御爆炸发射药爆炸带来的超高压力,保证火炮不会被彻底的从炮尾处瓦解。

上面那个“衣阿华”炸膛的动图可以看到火炮是向外炸飞。所以即便火炮出现炸膛事故也不会过度的殃及战列舰内部,甚至周边的火炮都不会有很大影响。另外,战列舰炮塔中不会将弹药放置在火炮操作间里面,这种设计一方面出于空间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安全。下图为日本“大和”级战列舰94式460毫米炮塔内部结构,黄色的为炮弹,40号上部弹丸装载室和15号火炮操作间至少间隔两层甲板的距离。

炮弹装载时由扬弹机将炮弹单枚以此送入火炮操作间。这种布局除了节省上部空间外更重要的就是保证火炮炸膛或者遭到对方炮弹打击时不会造成弹药的殉爆。出于这种设计结构,火炮炸膛能直接引爆弹药库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及微,在这种事故中只要战列舰弹药库不被点燃就是安全的。还有“黎塞留”级战列舰装备的M1935式火炮四联装炮塔结构,弹药库和火炮操作室也是间隔一定高度的,通过扬弹机将炮弹和药包送入火炮操作室。

这也是战列舰炮火炮发射流程的动态图,可以看到炮弹和药包都是远离火炮操作室的。而且注意,炮弹升上去的时候中间是有隔火门的。历史上的战列舰火炮炸膛事故不止上面“衣阿华”那一次。下图为美国BB-27“密歇根”号战列舰炸膛事故,时间是1916年9月25日,可以看到1根305毫米火炮炮管被直接炸飞,爆炸的发射药重要140千克。

炮塔外观本身结构还算完好,但是该门炮彻底被瓦解,战列舰本身也是完好。还有法国“黎塞留”号战列舰2号四联装炮塔炸膛事故,时间为1940年9月, 可以看到一根炮管已经消失了,爆炸时发射药288千克。不过该炮塔左边2门炮依旧是可以正常使用的,这种四联装炮塔2门炮中间有隔火门,所以左边2组和右边2组火炮间隔距离很大。

手指头如果塞进枪管里,开枪会炸膛吗?

不知道你说的是何种枪,枪管可以粗到手指头插进去,估计你问得还是食指插进去吧?一般这种粗细程度,枪的威力肯定不小,以前有人问,假如用手指头堵住枪口会不会炸膛,那回答肯定是不会的,因为这就和把枪口顶在脑门儿上区别不大,子弹还是可以穿手指头而过的,毕竟是血肉之躯。图为电影《摩登保镖》如果是把整个手指头戳进去,子弹势必会把手指头打烂,而炸膛未必会发生,这个是存在概率的,如果你把手指头插进去,感觉很紧,严丝合缝的话,那么你的手指头会被炸成一摊烂肉,但不一定会炸膛,膛压达不到,这个几率是很低的,有人做过实验,用的是凝胶,做成手的形状把枪口堵死,第一次枪什么事都没有,第二次把胶加固了一下,枪口爆开了一个口,但是手直接没了。

子弹发射时威力巨大,为何没有炸伤弹壳?

发射子弹,是用底火引燃发射药,发射药瞬间爆炸,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体积急剧膨胀,将子弹头推出子弹壳,进而推出枪口。子弹壳近于一个圆筒,有底没盖,是开口的,子弹头插在口部。发射药爆炸时产生的燃气膨胀时,对子弹壳和子弹头产生压力和压强,对子弹头压力大于子弹头与弹壳的摩擦力,就会将子弹头从弹壳中推出,然后燃气对弹壳的压强就会减小。

汽油桶发射炸弹会不会炸膛,它是如何喷出去的?

炸膛是枪、炮等身管火器在实弹射击过程中,由于闭锁异常而引发的严重事故。产生枪、炮闭锁异常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枪机或炮闩结合不严、位置偏离,身管变形或内有杂物等几个方面。问题所说的汽油桶炸弹,既非炸弹,亦非炮弹,而是以汽油桶来充当身管,用汽油桶发射的炸药包。这是一种就地取材、土法上马的简易武器,只有身管,没有闩体,更没有现代枪炮的闭锁装置,因而不会发生炸膛事故。

1947年6月,正在执行鲁西南战役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发明了一种名为“飞雷”的神秘武器。利用国民党军队丢弃在阵地上的大量汽油桶,以此为发射器材,将汽油桶呈15°~60°倾角斜卧于土坑内,桶口指向敌军阵地。先将发射药装入桶底,后将隔离板铺盖于其上,再将捆扎好的圆饼状炸药包放置于隔离板上,点燃发射药后,只听一声闷响,重达十余公斤的炸药包从汽油桶内腾空而起,其抛射距离通常可达150~200米。

由于“飞雷”这种土造装备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破坏力大的特点,刚一投入使用,便迅速得到推广,有效弥补了解放军一线攻坚火力弱的不足。在1948年11月淮海战役之碾庄战斗中,华野4纵通过实施近迫作业,将数百门汽油桶“飞雷”炮隐蔽配置于敌军阵地前沿。炮火准备发起后,仅用70分钟便摧毁了黄伯韬兵团小牙庄至尤家湖一线防御阵地。

战后,一些黄伯韬兵团的被俘士兵回忆道:“状如磨盘的炸药包从天而降,落地后的爆炸声震耳欲聋,阵地被震得像筛糠一样连续颤抖。”“弟兄们站都站不稳,更别提端枪瞄准了!前排掩体里面有好几个弟兄都被震趴下了,扶起来一看,除了七窍流血以外,浑身上下找不到一处伤口,他们都是被震死的!”什么炮能有这么大的威力?为了一探究竟,心有余悸的被俘国军士兵来到解放军阵地,只见成百上千的汽油桶斜戳在土里,桶身被火药熏得黝黑,有的还散发着热气和硝烟。

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把弟兄们炸得人仰马翻的根本不是什么新式火炮,而是这些能发射炸药包的汽油桶!如果硬要说它们是炮的话,就叫它们“没良心炮”好了,因为这些炮全部是由国军士兵自己丢弃的废物改造而成的。“没良心炮”的威名由此传开。尽管“没良心炮”威力巨大,却并不会发生炸膛事故。首先,炸膛毕竟属于小概率事件。

一般情况下,枪、炮在实弹射击过程中发生炸膛的概率仅为几十万分之一。汽油桶炸弹从土法上马装备部队,到抗美援朝后期退出现役,其战场使用时间充其量不过六七年之久,随着迫击炮的装备普及,这种土造装备自然会被历史所淘汰。在这短暂的实战服役期内,汽油桶炸弹发生炸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次,汽油桶炸弹不具备闭锁条件。

武器闭锁是发生炸膛的前提条件,而汽油桶炸弹的构造极其简陋,既没有炮闩,也没有膛线。尽管采取了有助于实现闭锁击发的改进措施,比如安装隔离板使药室空间相对密封,制作与汽油桶口径相吻合的炸药包,但这些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满足闭锁条件,发射时仍然会有大量气体从桶口逸出,从而大大降低了炸膛的可能性。第三,汽油桶炸弹的发射药热值偏低。

发射药燃烧而后形成的药室气体,是导致炸膛的动力源。现代枪炮通常以硝化棉等无烟火药作为其发射药,燃烧后可产生300~1000mPa的高温高压气体。而汽油桶炸弹的发射药均产自于解放区军民自制的黑火药,其燃烧后的热值极其有限,除了可以形成一定数量的纵向推力之外,并不会产生足以冲破桶壁的横向压力值。虽然汽油桶炸弹一般不会炸膛,却存在着后坐“掉底儿”的巨大隐患。

汽油桶在将重达十余公斤炸药包推射出去的同时,必须承受由此产生的强大后坐力,其力度之大,解放区民众所能造出的任何炮架都难以将其化解。为此,在发射前,必须将汽油桶斜卧到土里,把后坐力传导于大地,从而确保发射时的自身安全。由此可见,在以往某些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将汽油桶放置于炮架上点火发射的做法,实属导演想当然的败笔之作。

为什么说冷炮发射容易炸膛?坦克炮就不怕冷炮发射炸膛吗?

炸膛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枪炮事故,火炮炸膛除了会对炮本身造成损坏之外,也会严重威胁到炮手的生命安全。炸膛原因有很多种,当火炮炮管的质量较差,内径做工不规则,有弧度,或者保养不好,或者接近到寿命,或者炮弹发射药异常,都容易产生炸膛事故。炮弹的储藏时间接近理论寿命,或者储藏方法低于标准储藏要求。弹头生锈,炮膛内有异物,在弹头正常运动时突然卡住,都容易引发炸膛 。

炸膛最常见的原因是发射药威力的不规则变化,温度和火炮温度不匹配,导致炮管结构强度不足,无法承受发射药高压燃气,导致炮管破裂。为了加农炮和榴弹炮在冷炮发射时炸膛或发生危险事故,第一次冷跑发射要用拉火绳发射,以防止炸膛和炮翻。这时候发射药的温度不恒定,炮膛温度较低,容易影响精度。火炮驻退机和复进机都没有被良好的润滑,火炮底板和驻锄与土地结合也不严密。

导致火炮的技术状态和稳定性都比较低,很容易发生炸膛或掀翻炮位等事故,如果首发射击时炮手站在火炮旁边使用击发机,在发生炸膛或掀翻事故时容易伤及炮手。坦克炮的炮弹都是随车贮藏,温度一致,另外坦克炮的炮管大多数是高膛压炮管,加工精度也高,所以坦克炮基本不怕冷炮发射。不过也有例外的,各国军队坦克炮发生炸膛事故的现象也有很多。

例如这个:打眼一看,还以为直升机坠毁了。然而,这不是直升机的旋翼,这其实是一辆坦克的炮管。日前,土耳其军队的一辆M-60T主战坦克在射击时发生了炸膛事故,于是坦克的炮管就成了这个样子,这造型,帅不帅气?这是前几年乌克兰炮兵在进行实弹射击表演时的殉爆。  今年5月初,美国交付给印度两门M777式155毫米榴弹炮,让印军试用。

结果被印度自己玩炸膛了一门,500万美元就这么没了。    2014年7月27日,哈萨克斯坦沃塔尔军事基地,在为即将举行的俄罗斯国际军事大赛而进行的常规迫击炮训练过程中,安哥拉军方代表队操作的120MM迫击炮炮位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1人重伤,9人轻伤。    某国轮式突击炮炮的炸膛事故。    韩国K1主战坦克的炸膛事故。

为什么枪支会发生炸膛的情况?用手指堵住枪口会不会发生炸膛?

枪械炸膛的原因大致几个一个是弹头无法从枪管射出,而膨胀的火药燃气无处释放这种情况比方说是枪管里边有脏东西堵死,这样弹头出不去。如果枪机闭锁牢固就会炸管子,反之就是炸枪机。同样的,如果枪支年份太长,尤其是闭锁机构老化,也会炸。还有步枪子弹配错手枪子弹的速燃火药,这样会导致瞬间膛压过高而炸膛。还得看你手上的枪够不够硬,市面上有些子弹是增压的(表现为 P)。

如果二战时期的坦克炮管被石块和土块堵住,发射弹药时会炸膛吗?

只有当过炮兵的军人,才更能体会到做炮兵的辛苦,他们辛苦的不是打炮时的装填操作,而是闲时常年累月的清理炮管工作,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操作,只是为了让大炮保持最好的性能,让其处于随时都能开炮的状态,我们看看下面的几张照片来感受一番炮兵平时的日常。由于炮管里有膛线,为了保证打出去的炮弹能更远更准,通常炮兵们得定期清理擦拭炮管,特别是当发射完炮弹之后,清理火药残余就成了炮兵们的必干后续保养工作,可见炮管的清洁对于大炮的性能有着多么高的重要性。

我国历来注重战场炮火火力,因此更加在意炮管的保养工作,先不说我国的炮火是不是全世界最猛的,但起码也是炮弹打的最准的国家。反观我们隔壁三哥,进口美国的M-777榴弹炮,由于不注意保养引发炸膛事故,想想都觉得印度真是一个“神坑”国家,难怪卖武器给印度的国家都喜欢开天价,原来都怕他们的武器被印度砸招牌。火炮已经发展到现在尚且如此,何况是二战时期的炮管,由于炮管卡壳的原因,炸膛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炮管炸膛威力的图片,相信一定会震撼到您。


文章TAG:鹦鹉为什么会炸笼  为什么会炸堂  鹦鹉  为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