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稚斜气得干瞪眼,只能靠酒精麻醉自己。期间,降将赵信曾经建议伊稚斜:你没在汉地生活过,坐井观天盲目自大可以理解,如今咱最好跟大汉请求恢复和亲,要不然刘彻这家伙说不准啥时候就来看望你了!伊稚斜一哆嗦,好主意,和亲不丢人。哈哈,脑子简直被驴踢了,还想着美事呢,还想“从实力的地位”跟汉武帝讨价还价呢。汉武帝回复很简单,就俩字——称臣!想和亲不是事,前提条件你得先管我叫爹!伊稚斜气炸了,你忘了俺是大漠之王了……俺至少还是漠北之王嘛!方寸大乱的他,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危险的动作——扣押汉使任敞。

汉武帝做事绝不拖泥带水,他下令,全国动员准备扫荡漠北。假如汉武帝的计划得以实施,估计伊稚斜就是匈奴帝国的终结者了。很遗憾的是,一代战神霍去病突然暴病身亡,卫青又年老体衰常年抱病,汉武帝失去了可靠的统帅,只好按下汉匈战争的暂停键。就这样,伊稚斜成功甩掉“亡国之君”的帽子,浑浑噩噩地窝在帐篷里度过了最后几年时光。

公元前114年,伊稚斜死了,他的儿子乌维单于即位。伊稚斜身后的匈奴帝国,很快陷入内部分裂,到汉宣帝时期,五单于相互杀伐,差点“自宫”全民族。直到呼韩邪单于抱住汉宣帝、汉元帝大腿,才让匈奴人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故事讲完了,伊稚斜单于真的就那么无能吗?他该对匈奴的没落承担多大责任呢?其实匈奴的没落不能全怪伊稚斜单于,他只是很不幸生在了匈奴没落的通道中。

匈奴原本就是个“跛脚帝国”,草原经济本就不具备称霸天下能力,可尝到霸权甜头的几代单于,误以为马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在穷兵黩武的路上越走越远。伊稚斜单于只是秉承了祖上错误的路线,加速了死亡进度而已。与匈奴的强大历经几代人一样,西汉帝国的崛起也历经了高祖、吕后、文帝和景帝四朝,这是一个包括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等多方位的协调发展,哪里是某些“没文化”的狂徒所能比拟的?喊口号是弥补不了民族文化基因的差距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只要走好自己的路,任凭外界风吹雨打,我们必然走向胜利,伊稚斜已经照亮了“老败”的路,匈奴的历史应该让某些狂妄之国警醒!。

古代皇帝动不动就杀个人,这是否后人编造神话?

古代皇帝动不动就杀个人,这是否后人编造神话

虽在古代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皇权都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作为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直都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言语之间定夺他人的生死。但你知道吗?皇帝动不动就能杀个人这种事,还真的并不常见。而且有时候,那些暴虐的君主看似随意杀人,其实也是出于对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考虑。从秦始皇时开始,古代国家开始逐渐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而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央集权被不断保留和变化,发展成为君主专制。但君主专制,并不意味着皇帝一家独断,到了宋朝更是形成了由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要说历史上有没有那种动不动就杀人的皇帝,的确是有。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就曾大肆诛杀臣子。为了巩固手中的皇权,无论你是忠良还是异端,亦或者你已经解甲归田或是退休赋闲,只要对我的统治地位有威胁有忧患,就必然逃不过死亡。

但即使这样,皇帝也不是说杀人就直接把人杀了,还是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比如可以和当今死刑复核做参照的死刑审慎原则。对一些罪犯需要被执行死刑的案件,要经过大理寺和皇帝分别审核才能做决定。而且在死刑执行时也是有讲究的。要符合天时,一般国泰民安,政权稳定的皇帝,绝不会做那种随意杀人败坏国运的荒唐事。就算皇帝要杀一个人,也需要经过当时的法律程序才行。

那么到了明代之后,有了厂卫制度,廷杖之刑,的确是让皇帝杀人变得更加容易。明清两代更是封建专制皇权集中的巅峰时期,但是否能随意杀人,依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能力,和治国方略以及对权力的心态。在拥有权力的条件下,学会掌握权力,不去滥用权力,是评价一个皇帝好坏的标准之一。在人治大于法治的古代社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个人意志影响他人生命的事件发生。

在动漫《一人之下》中,老天师为何一定要杀死龚庆?

 4/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雷霆之怒  小号  毒死  天灾  瘟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