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的战功是二战所有将领中的第一吗?

谢谢邀请。首先要说,朱可夫毫无疑问是二战中的名将,而且是名将中最优秀的那几个之一。不过其实将领排名这种事情是非常主观的,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评判标准不同以至于好恶不同,对某个将领的评价就会大不一样。有时这种评价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掌握的资料增加而变化。就算具体到问题里说的以战功为标准来评判,也仍然是个难题。

首先的问题就是:战功的大小怎么评判?毕竟战争不像游戏,每一关都可能有功绩点。那么,常见的评判标准无非就是打胜仗的数量和消灭敌人的数量,或者打的关键战役的数量和分量。我们先盘点一下朱可夫的主要作战经历。众所周知,朱可夫的成名战是诺门坎战役,此后指挥了叶利尼亚反击、列宁格勒保卫战的前期、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之后,朱可夫更多时间是在最高统帅部协助斯大林,或者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协调各个方面军的作战。

瓦图京大将牺牲后,他接替瓦图京担任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参加科尔孙-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此后朱可夫又回到统帅部代表、协调各方面军的角色,直到攻入德国本土之前,他才重回一线,指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参加了维斯瓦-奥得河战役和柏林战役。从参与战役数量上来看,朱可夫中间有1年多的时间不在一线指挥岗位,与从头打到尾的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莫德尔等人自然不能相比。

而在歼敌数量上,苏军各位指挥官其实都不能和德国人相比,毕竟战争初期德军的战果太辉煌,刷数据刷得不要太high。所以拼数量,朱可夫肯定不能算战功第一。那么看战争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呢?这个可能会比刷数据更有说服力一点。一般来说,竞争战功第一的几个名将不外乎朱可夫、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曼斯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莫德尔、斯普鲁恩斯、尼米兹、蒙哥马利这么几个人。

这些人里面,蒙哥马利其实是最没有分量的,毕竟参与的关键战役太少,值得一提的大概就只有诺曼底登陆了。市场花园?那是污点。古德里安虽然名气大,但其实从1943年以后就基本靠边站了,也可以不予考虑。剩下的几个人里面,隆美尔虽然名气很大,也被吹捧的很高,但他的亮点只有北非。而北非本来就不是关键战场,分量不足。

莫德尔虽然后期防守战是绝对主力,但基本都是苦战,也很难排上去。曼斯坦因呢?名气超大、吹捧(和自我吹捧)得超高,但他的亮点其实一个是制定了法国战役的主要方案,第二个是克里米亚战役,再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的哈尔科夫反击战。这三大亮点中,克里米亚战役其实也只是个侧翼方向而已,分量并不重。法国战役的方案里,曼斯坦因主要起的是参谋的作用。

哈尔科夫反击才是他的最大亮点。苏军将领中,科涅夫在战争前期打得其实并不好看,还一度差点上军事法庭。罗科索夫斯基倒是表现一直还可以,但前期的职务太低,参与战役的层级相对也较低。美军呢?尼米兹是太平洋舰队司令,具体指挥用不着他。斯普鲁恩斯才是关键的一线指挥官,更重要的是,斯普鲁恩斯参与的战役分量十足,从中途岛到马里亚纳再到冲绳,无一不是关键战役。

回到朱可夫。虽然他参与的战役数量不能和其他很多人相比,但确实也是分量十足。莫斯科会战挽救了苏联、列宁格勒战役挽救了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打出了苏德战场的战略转折点。即使是他只作为协调身份出现的库尔斯克战役,其实也发挥了不少重要作用。所以,从参加战役的重要性来看,我个人认为,朱可夫和斯普鲁恩斯可以算是并列战功第一,只不过一个在陆地、一个在海上。

如何成为一代名将?二战名将都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今天说说名将是怎么练出来的。古往今来,热爱军事且善于打仗的军人很多。而名将却很少,名将究竟如何造就,基本需要经过以下考验。第一个考验是,你能否适应军事生活?军迷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兵,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军营生活不是所有人都能习惯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基本有这些特点,1军营很复杂,各种性格的人都有,实在的,聪明的,刚毅的,油嘴滑舌的,文雅的,粗野的,胆大的,胆小的。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二战  战神  名将  前线  走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