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魏安釐王及信陵君已经去世,楚国领导这次合纵运动。楚考烈王为纵约长,实际负责人是战国四公子中的春申君。春申君尽管久负盛名,但威望远不及信陵君,这也决定了合纵运动缺乏真正的领袖人物。六国联军先下手为强,进攻秦国,夺取寿陵。然而联军的攻势并未维持很久,当他们杀抵函谷关时,秦军出关迎战,六国军队不能协同作战,甚至毫无还击,便草草退师了。

这次合纵运动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战国时代东方诸侯曾经四次攻至函谷关,但是函谷关一次也没有失守。除了易守难攻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东方诸侯各自盘计自己的利益。比如孟尝君伐秦,攻下函谷关的机会是很大的,但是最后也是盘计自己的利益,齐国越数国攻秦,就算秦国割地求和,这些土地也不可为齐国所占领,那么齐国那么拼命攻函谷关干嘛呢?。

战国时期攻打秦国为什么只从函谷关和丹阳地区攻打?

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 从成拒秦帝,策决问苏君。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宋之问《过函谷关》巍巍的函谷关,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特别是战国时期,六国多次合纵攻秦,都是兵临函谷关,无功而返。当然,秦兵东出,大体也是东出函谷关,争夺中原。这使得战国时期,在函谷关,多次喋血,函谷关雄关。名震天下。当然,除了函谷关之外,通过楚国的丹阳(今天河南淅川),在今天的汉中地区,还有一座名气比函谷关小一点的雄关。叫做武关。它曾经是秦楚之间的分界线,楚国也曾多次于此扣关攻秦。

“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清人顾栋高诗后来。刘邦西进关中,也是由武关西进。所以,它也是一条进攻秦国的捷径。由于战国时期,东方六国进攻秦国,大体都是从函谷关和武关进攻,因而,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就是战国时期攻打秦国只是从函谷关和丹阳地区攻打。其实,这是错误的。进攻秦国的通道,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先来看看。

武关故城一、从甘肃庆阳攻打秦国。由东部打进关中,一路要经过雄关大河的阻碍,但是由甘肃打进关中,却没有多少阻碍。历史上,占领关中地区的主要力量,多次是来自甘肃的。比如秦人自己就是通过甘肃天水进入关中的。更早的周国人也是通过甘肃进入关中的。那么,战国时期,有没有哪个国家通过甘肃攻打秦国(关中)的呢?还真有了。

那就是义渠。通过地图就可以看到。义渠的地盘就在今天的甘肃。在战国时期,义渠可以说是秦国的世仇。双方之间争战不休。虽然很多时候都是义渠在吃亏。不过,义渠也有雄起的时候。公元前430年,义渠攻打秦国。直到渭南(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十三年,义渠来伐,至渭南。——《史记.秦本纪第五》之后,义渠还多次跟秦国进行拉锯。

直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杀死义渠王。秦昭襄王派兵灭了义渠。但是,秦在西北的威胁并没有减弱,因为秦国还面对另一个强大的对手——匈奴。这是后话,不提。二、从四川盆地攻打秦国。在我们印象中,除了三星堆之外,对四川最早的印象就是秦灭巴蜀了。其实,在秦灭巴蜀之前,秦国也多次和蜀国进行征战。争夺的地区,就是南郑(今天汉中南郑)。

双方在南郑进行多次的争夺战。公元前475年,秦国夺取南郑。秦躁公二年,南郑反叛,依附蜀国。秦惠公年间,秦国夺回南郑。秦孝公年间,南郑被蜀国攻取。后来,秦惠文王取巴蜀,南郑才彻底并入秦国。躁公二年,南郑反。惠公十三年,伐蜀,取南郑。 ——《史记.秦本纪第五》所以,从四床盆地通过汉中攻打关中,也是不错的选择。

后来,刘邦被封为汉王,也正是通过汉中,占领关中的。三。魏文侯时期吴起攻秦。战国前期,魏国盛极一时。联合三晋,东压齐国。南镇楚国。西侵秦国。特别是在吴起的帮助下,侵吞秦国的河西地区。在阴晋地区,以区区五万兵力大破秦国五十万大军。要不是秦国拼死反抗和吴起因为猜忌出逃至楚国。很可能,秦国就被灭了。这个时候,吴起也没有通过函谷关。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函谷关  孟尝君  魏国  打下  攻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