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赵国可以在战略调整中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该怎么调整呢?一个是学上党太守冯亭,把问题扩大化。冯亭能把秦韩上党问题扩大化,扩大成秦赵韩三家的问题,那赵国也可以。在长平之战前,公孙衍在前318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楚魏韩赵燕五国伐秦;孟尝君在前296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齐韩魏三国伐秦。所以,赵国可以借上党之机,再次组织一个几国伐秦的合纵战争。

而且,赵国不缺盟友。第一个盟友自然是韩国,因为上党郡本就是韩国的,替韩国打仗,韩国应该会同意。韩赵魏三家本就有同盟基础,所以魏国也可以争取。还有楚国和齐国,只要赵国能给出好处,这两家也不会完全不管。另一个是放弃犹豫、坚决作战,就是要定了上党。赵国长平之败,并非完全因为军事不行,很大原因是庙堂犹豫。赵国庙堂一直把上党问题当成钱的问题,所以犹豫着打还是不打、犹豫着打大还是打小。

当秦国已经调集关中精锐,增兵到了几十万,赵国就真得没有犹豫的必要了。所以,只能拼死去打。长平决战是赵国主动发起的,因为是赵括组织赵军全线出击,所以才中了秦军的埋伏。而赵国为什么要主动出击呢?纸上谈兵的赵括谈不死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主要是赵国扛不住战争消耗了,赶紧计划着打一仗了事。决战打完,打赢了,赵国全定上党;打输了,赵国退出上党。

所以,赵国主动决战并不是因为它坚定要打,而是开始要退出不玩了,所以孤注一掷了一把。如果赵国能举国动员,就是跟秦国干到底,它应该做的是征兵征粮征物资,跟秦国死耗。甚至,这时候怎么也得求援韩国、魏国以及楚国和齐国了。燕国别指望,它是秦国的狗腿子,不偷袭赵国就不错了。长平之战,赵国的问题不是打了败仗,而是败得太惨,四十多万青壮劳力全部报废。

所以,败不是问题,惨败才是问题。如果要规避这种惨败,赵国还可以单方面退出。一个是彻底求和,给你上党,我就是不玩了;另一个是单方面撤军,你秦国爱咋咋地,我赵国就是走了,退守上党盆地之外的太行屏障。这么做,赵国不会败得这么惨。秦国呢?秦国当然想暴揍一顿赵国,但是秦国更想要的是上党郡,上党郡才是主要矛盾。暴揍赵国是占据上党以后要考虑的事情,所以也没必要这么心急。

而且,秦军为了打长平之战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之所以活埋赵军那么多人,是因为自己也死伤惨重,甚至都没有粮食养活这四十几万投降的赵军。所以,赵国只要退出上党、跟秦国说不玩了,秦昭襄王也不会去死干到底,非要拿下邯郸、灭了赵国。因为七大战国已经存续了好多年,玩一场灭国战争,秦国庙堂没做好这个准备,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胃口,也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想象力。

所以,长平之战在打完之后,前线将军白起就是要灭了赵国,而秦国庙堂呢?却非要停战。直接原因是范雎嫉贤妒能,但根本原因是秦国庙堂没有灭国的想法。不用再打仗、不用再花钱,秦国欺负了韩国还欺负了赵国,自己还拿下了上党郡,真是要实惠有实惠、要面子有面子。所以,秦国不会非要干死赵国四十万大军才停战,全定上党郡肯定会停战。

但是,犹豫的赵国朝堂,却一直犹豫着,犹豫着要不要接收上党、犹豫着要不要跟秦国干仗、犹豫着跟秦国干多大规模的仗。最后,孤注一掷、主动出击,不是改变犹豫而是在退出之前犹豫着最后一搏。结果,也就只能悲剧了。所以,长平之战打败,要负责的得是赵国庙堂,不是什么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惨败,要负责的更得是赵国庙堂,也就是赵孝成王和平原君这伙人,而不应该是赵括和前线赵军。

什么原因让赵国在战国七雄中成为最能跟秦国硬刚的国家?

其实最能刚的国家,应该是楚国。楚国都被打得迁都了,但秦灭楚还是费了将近三年的牛劲。公元前225年,少壮将军李信,率20万大军灭楚,结果被楚军吊打。公元前224年,只能老将出马,王翦率60万大军灭楚,折腾了两年才把楚国灭了。就出兵规模来说,灭楚60万大军,应该是始皇帝统一战争中拿出来的最大筹码。楚国为什么最能刚?楚国是头温柔的大象,虽然不怎么咬人,但要吃掉它,就需要敌人一副好肚肠。

楚国的面积太大,西起巴山、东至大海、北望黄河、南到岭南,全盛时期有150万平方公里。就是不打仗,直接扫荡着去插旗,也得需要几十万军队。而之所以不咬人,主要是后期不咬人了,前期可没少咬人。黄河边上的小诸侯国,基本上都是楚国给要死的。而后期之所以不咬人了,主要是因为变法太迟缓,或者说就没有变法。所以,内部诸侯割据,导致整个国家难以形成凝聚力,自然也就压榨不出战斗力。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扫荡  一键  七雄  云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