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常说的这个中原究竟是什么地方呢?中原有多种含义,大体如下:一:广义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原,可谓是中国历史文化之根。北宋《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开封一带中原风光河南自古有中原之称,这个称呼沿用至今,现在河南省许多高校、企业、街道等经常以中原命名,比如中原工学院、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逐鹿中原,得中原得天下,为什么

逐鹿中原,得中原得天下,为什么

因为郑州地处中国的中部,连接着东西南北,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这句话意思的最初表述,是在战国末期,秦制定统一六国战略时,战略家向秦王献策:“韩国、魏国地处中国的中心,大王您如果想要称霸天下,必须先占据这个中心地带。”(原文:“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之枢,以威楚赵。

”)这是对“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最早说明。从战国时期以至秦汉,经魏晋唐宋,直到近代的中原大战、北伐战争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逐鹿中原”演绎了历史兵家定鼎中国的英雄神话。得中原者得天下 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就要认识到战争和统治最关键的力量之所在,这个力量就是人的集中,古代冷兵器时代人数就是战斗力,谁能够迅速聚集大量的作战人员谁就是王。

中原的地理地貌,是广阔的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人口密集的平原,那时东北还是原始森林人口稀少。在古代的通讯和国家管理水平下,人口密集的平原最容易集中,而江南虽然富足,但是水网密集,山川丘陵,人很难大量集中,反而成为战乱的避难所,而为战争而集中人口进行作战,自愿的事情除了战国时期为了不当奴隶外,基本都是带有强迫性质,江南的地理情况通讯不利又太有利躲藏,是很难集中战争资源的。

而中国的东北人口稀缺,草原、西部的荒漠、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等就更不用说了,即使是现代在平原上征兵也是很重要的,中国的河南、山东等地均为我国最重要的兵源地,而其他山区省份就比较少,这些都有历史的因素。  所以历史上的征服者一旦占有了中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中原征集大量的人口进行战争,当年李自成的重要谋士李岩建议安抚河南结果被杀,已经成为李自成失败的历史原因之一,而李世民、曹操等占有了中原,就占有了天下,因此得中原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这些战争资源,有了它才能够得天下,这是中国版图区域内最好的战争资源。

所以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在古代,曾以“中原”一词来代中国,也用“中国”一词来指中原。《史记》中以中原为中国的用法就很多,比如:“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天官书》),“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秦本记》)等。(不过这里“中国”仅指中原一的部分,比我们所称的中原要小)。中原,可谓是中国历史文化之根。

中原”这个名称是指的一个大概的地理区域,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分界线,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位于黄河流域,指黄河上、中、下游,这在史书和辞书中是比较一致的,而其中更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包括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宁夏以及内蒙、甘肃的部分地域在内,其中又以豫晋陕为重。直到现代仍广泛使用的“中原”指黄河流域,4000年前,黄河流域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传说中孔子出生时黄河水是清澈的。

西周时,黄土高原拥有森林4.8亿亩,森林覆盖率为53%,黄河中游地区是很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区。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这片广阔富饶的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华夏文明的中心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中心在中原地带。女娲造人;伏羲教民结网,进行渔猎和畜牧并创造八卦;有巢氏发明巢居,教民构木为巢,四季遮风避雨,居住树上,以避野兽侵袭;燧人氏发明火,他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与动物完全脱离开来;神农氏发明种养殖业,告别采集、渔猎方式而定居生活。

远古时代,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祖先的氏族和部落,它们彼此间不断撞击、融合、同化、发展着。黄帝族发迹于此,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并和炎帝族融合,并把早期各氏族统一、融合为炎黄族,开创了中华文明,中国人也因此把炎帝和黄帝作为自己的祖先。中原地区是东西南北经济交通的枢纽,又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以社会综合发展程度而论,春秋以降,秦汉以前,中国政治大舞台是中原一带。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逐鹿中原  中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