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实现了这个目标,不管当时,是后世,都会称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的。有谁会去骂诸葛亮是逆臣奸贼哪?由此看来,我认为诸葛亮可能这么想过。诸葛亮死于第五次北伐期间,我们先看看史书中对当时情形的记录:诸葛亮派使者去魏军大营。诸葛亮的才能虽然和管仲、萧何差不多,诸葛亮并没有一个向王子城父或者韩信这样的人才做帮手。

诸葛亮想过谋反吗?

诸葛亮想过谋反吗

想过,肯定想过。理由就是,尽管诸葛亮很聪明,几乎达到神一样的聪明,但他毕竟是人不是神。不过,我认为诸葛亮想过自立的事,但不能说他想谋反。也正因为诸葛亮神一样的存在,只是想而绝不会去做。匡扶汉室,统一天下,不仅仅是刘备一向的夙愿,也是诸葛亮出山的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的是汉室社稷,不仅是为了刘备,更不会为了刘禅。

如果自立能够实现匡扶汉室,平定天下的目的,诸葛亮宁可背负骂名也会自立的。如果诸葛亮实现了这个目标,不管当时,还是后世,都会称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的。大家可以意淫一下,诸葛亮废掉了刘禅,自己做了蜀汉的皇帝。苦心经营益州,国富民强,静待天下之变。一旦时机出现,灭掉魏吴,一统天下。由此开创八百年繁荣稳定的太平盛世,人人安居乐业,那多好啊。

还有谁会去骂诸葛亮是逆臣奸贼哪?由此看来,我认为诸葛亮可能会这么想过。但诸葛亮更会想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臣妾实在做不到啊。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已经无力回天,他还去做这种傻事干嘛呢?荆州已失,就只剩下孤零零区区一个西蜀,偏安一隅,自保尚且困难,更不要说有别的企图啦。在刘备集团的鼎盛时期,能够实现三分天下,已经就是奇迹啦。

静待天下有变,很可能就是刘备、诸葛亮忽悠兄弟们罢啦,恐怕他们自己也未必确信能做到。刘备白帝城托孤,我并不认为刘备多么虚伪,反倒是认为,刘备“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后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蜀汉是够呛啦,实在不行的话,丞相自己干干试试,看看有没有一线希望。诸葛亮一听,愁得是哇哇大哭:陛下,这个活实在是没法干啊。

鞠躬尽瘁,弄到哪算哪吧。再看另一个桥段。孙策在临死前,把孙权托付给张昭,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弟弟孙权比我强啊,你要尽力辅佐他,一定要保住江东这个基业。实在不行你就取代他,尽上最大的努力,实在保不住江东啦,您才可以慢慢地回到江北去,也就没有后悔的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蜀汉没有啦,还有你刘禅吗?江东没有啦,还有你孙氏家族吗?无论孙权继位时的江东,还是刘禅继位时的蜀汉,的确形势都很严峻。

能不能保住,的确很难说。最好的结局是保住,这也是孙策、刘备把位置首先留给孙权、刘禅的原因。退一步说,能够保住地盘,不管是谁的天下,给自己的子孙有一个交代也是可以接受的。全力避免最坏的情况出现,那就是国破家亡。与国破家亡相比,只要能保住这块地盘,对孙策、刘备来说,张昭、诸葛亮上位是可以接受的,比让给曹操要好。

从蜀汉最后的结局来看,尽管刘禅的作为很不爷们,但也不失是一种聪明的选择。毕竟百姓没有遭受战争的灾难,自己也多活了几年。自己屈辱的活着,也就保住了刘氏一脉。如果有抵触怨言的话,可能就被灭族啦。由此看来,刘备托孤之言,不仅仅是给诸葛亮一个压力,更多是一个现实的考虑。何况,诸葛亮真的要自立的话,会因为你刘备临死一句话而良心发现,改变主意吗?几十年老江湖的刘备不会那么天真的。

现实的考虑就是,如果不能一统天下的话,诸葛亮是不会自立的;如果能够一统天下的话,诸葛亮不自立,其部属也不干,“黄袍加身”的故事恐怕就提前开演啦。刘备托孤之言,一方面是心里话,另方面也是给刘禅压力。贪玩不要紧,但不要太过,更不要干预丞相做正事,否则废了你。总之,政治家绝不会一根筋的。说谋反不太合适,但考虑过自立后,是否有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机会,倒是有可能的。

诸葛亮犯过几个错?

诸葛亮犯过几个错

还以为能看到几个有建设性的意见,结果看看这道题下面的回答,说的都是什么玩意?!有把演义正史混乱一起胡说的!有说诸葛亮杀掉魏延的!还有把五胡乱华也怪到诸葛亮头上的。。。真是服了,诸葛亮犯最大的错误就是生在三国时期。如果生活在现在诸葛亮应该和这些喷子对喷,舌战群喷才对。三国志中,陈寿作为晋国史书作者评价诸葛亮道: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诸葛亮  高能  面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