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之后,只有左右卫门府继续使用这套官职,并一直沿袭到之后的检非违使厅。当时源义经没有经过源赖朝同意,擅自接受任官推举,出任检非违使,引起御家人和源赖朝的不满,认为源义经想要搞独立。不过,今天要聊的是学者元木泰雄提出另外一个说法,也就是源义经出任检非违使其实是源赖朝默许的。

先前看的书里提到,源义经和源赖朝反目并非是在平家灭亡以后,而是宇治川合战后的事情。当时源义经没有经过源赖朝同意,擅自接受任官推举,出任检非违使,引起御家人和源赖朝的不满,认为源义经想要搞独立。不过,今天要聊的是学者元木泰雄提出另外一个说法,也就是源义经出任检非违使其实是源赖朝默许的。

各国军衔都是“校官”,为何偏偏日本称为“佐”?

各国军衔都是“校官”,为何偏偏日本称为“佐”

“佐”这个官位一开始原本是天皇亲军五卫府的四等官制里面的第二等,相当于次官的地位。 五卫府负责天皇近身防卫,皇城卫戍警备巡逻等,后来在弘仁年间改制变成六卫府。 所谓的四等官制乃是沿袭唐代的律令官制,即一个部门的官僚结构体系由上至下为长官,通判,判官,主典。日本引入这套制度之后,称为长官,次官,判官,主典。

在五卫府内部,四等官分别为督(从四位),佐(从五位),尉(大尉=从六位,少尉=正七位),志(大志=正八位,少志=从八位)。 改制之后,只有左右卫门府继续使用这套官职,并一直沿袭到之后的检非违使厅。而其他四卫府则把四等官名改为大将,中将/少将,将监和将曹。 检非违使厅一开始只是左右卫门府内的一个机构而已,后来负责京城治安民政,在平安时代一度权力极大,这个部门除了把长官名称从督改为别当之外,其余佐尉志的名称还是一直沿用下来。

目前通关便利措施属有限度,不希望出现因免费而激发检测需求的情况,否则可能违背防疫政策的目的。卫生局回应表示,疫情充满不确定,限制措施要迅速,放宽措施必须经过充分评估和有周详预案才能实施。政府会持续和珠海、香港沟通,因应疫情变化调整通关安排,如有进一步消息将统一公佈。


文章TAG:检非  违使  攻略  最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