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里盛紘才一个五品官,怎么支撑起盛府那么大的开销的

即使盛纮位居一品首辅大臣的位置,仅靠俸禄想要养活一家老小几十口人,那都是不可能的。更何况盛纮一步一步从泉州走到京城,期间打点费用更不会少。那盛府的开销,主要是从哪里来的呢?盛老太爷留下的田产铺面,是盛家开销来源之一盛老太公虽然是一介商贾,但眼光超前,早早就在京城置下了房产,等到家里唯一读书的盛老二太爷(盛纮父亲)中了探花,更是迎娶了勇毅侯的嫡女。

仅从这点看,盛老太爷继承的家产,并不会少。盛老太爷虽然宠妾灭妻,但不至于败家,并且年仅三十就归西了。剩下的家产,全都被唯一的男丁盛纮继承了。林噙霜进门后,盛纮担心林噙霜和墨兰长枫走自己和亲娘的老路,将自己名下的田产和铺面也送了一些给林噙霜。所以,盛家盛纮虽然贵为清流府第,却并不清贫。盛纮走仕途的打点费用,主要靠盛家大房的盛维在小说中,盛大老太太病危盛纮不能回宥阳探望,小说中是这样描述的:看着站在跟前的幼子幼女,盛纮忽感到一阵内疚,想起自己和盛维几十年兄弟情义,人家每年往自己这儿一车车的拉银子送年货,如今人家要死妈了,自己却只派了最小的儿女去,未免.........这段描写,把盛纮数十年来打点上下的银子交代了。

想想一车车的往盛纮府里拉银子送年货,数量必定下是惊人的,以最后银子送得让盛纮觉得不回去瞧瞧病中的大老太太都不好意思了。古代重农不重商,盛维虽然商人,但却深知自古商离不开官。在宥阳,他将嫡长女淑兰嫁给了当地最有名的才子孙秀才。可惜孙秀才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否则,孙秀才考中举人进士,于盛维一家的好处自然显而易见。

盛维巴结盛纮,一车车的送银子,也是为了儿子长梧。而长梧也在盛纮和长柏的帮助下,在京中有了差职。盛维的银子, 不仅让盛纮的官职节节高升,他自己的生意也是如鱼得水,可谓是相得益彰。盛老太太和王若弗田产铺面的收益,也会补贴一些明兰出嫁时,祖母给的嫁妆里,有一处是九十多亩的庄园。当时弹幕里有人说,这是妥妥的地主呀。

祖母出嫁时的陪嫁堪称是十里红妆,大娘子的陪嫁虽不及老太太,但以老太师的身份,即便是不受宠的女儿,嫁妆也不会太马虎。当然,盛老太太和王氏的嫁妆,并不会贴补到家用中去,却是留给自己和子女花的。但有这个基础,其它吃喝拉撒能花到盛府多少钱呢?剧中老太太手中有了闲钱就会去置田产铺子,这些可都是妥妥的资产呀,一次投资,终身都有收益。

但凡大户人家,公中的田产铺子都不会少,而随着官阶的提升,在一些管辖的项目中明里暗里参一些股,也有不小的收益。盛纮官居五品,加上他左右逢源的性格,在官场如鱼得水,而堂兄盛维的支持,而给了他更大的底气。长柏中两榜进士而齐衡未中时,齐国公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一次就中的毕竟在少数。如果一连几年没考中,没点家底的,恐怕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在古代考中文武状元能当几品官?中了状元能算走向人生巅峰了吗?

考中状元,只能说明你考上了朝廷的编制,一般来说,并没有规定,状元一出道就能够成为几品官。在不同时代,状元的含金量,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乡试第一名被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被称为会元,殿试第一名则被称为状元。其实会试过关,就已经是铁板钉钉上的进士了,因为殿试一般不会除名,只是给你赐个进士出身,证明你小子成了天子门生。

但是正常情况下,会试过关者被称为贡士。殿试过关的,当然就是进士了。考上了进士,一般来说,朝廷就会直接给你安排工作了。包分配是没话说的。而进士里的前三名:状元、榜眼和探花,更是会受到朝廷的重用。那么历朝历代,是如何重用状元的呢?一、唐朝状元,是可以托关系获取的。唐朝的时候,科举考试才刚刚兴起没多久,所以压根就不怎么完善。

大部分官职,依旧是靠走关系获取,这是古代很难避免的一个问题。而且唐朝每次科举,平均只在全国录取二三十名进士,甚至有一个都不录取的情况。如此稀少的数据,使得考进士做官几乎成了一条行不通的路。于是乎,不少文人开始走其他路线,比如说找关系。李白不就是找关系成了翰林学士嘛!他没有资格参加科考,所以就找到了玉真公主,在她的推荐下,李白成功入选唐玄宗的翰林学士。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几品  官居  先祖  努尔哈赤  赚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