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虽然非常喜爱阿珂,但这种喜爱,完全是基于韦小宝对阿珂美色的垂涎,俗话说就是“见色起意”,这种完全来源于外表的感情,往往是肤浅并且不长久的。虽然韦小宝的大多数老婆都是他“见色起意”从而迎娶的,跟他都缺乏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但唯独有一个女子,是一直以来都跟他患难与共、出生入死,并且与他在祸福同享的经历中培养了非常真挚感情的人。

她就是韦小宝真正最爱的老婆:双儿。双儿武功高强、体贴温柔,又一心一意为韦小宝着想,数次挽救他于危难之中,始终不离不弃,韦小宝自己也知道,纵然世间千花万柳,唯有双儿才是对自己最好的那个人。在原文中金庸曾借助一句话暗示了真相,当韦小宝久别重逢见到双儿时,他“一颗心欢喜得犹似要炸开来一般,刹时之间,连阿珂也忘在脑后了。

金庸老先生用《鹿鼎记》作为封笔之作的寓意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从金庸先生对武侠小说的历史性贡献着手,梳理一下他的创作脉络。1.人设之变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第一部作品,虽然有金庸天赋才情在,但仍然带有浓厚的前金庸时期旧武侠的烙印。射雕是对前金庸时期“旧武侠”小说的一次巨大变革,主角郭靖的人设就是其中之一。“旧武侠”男主多半是武功高强、英俊潇洒、天资聪颖、名门之后的翩翩公子形象,而金庸将其设计为笨拙木讷、相貌平平的傻小子郭靖,祖上是大名鼎鼎的梁山好汉郭盛!我的天,有几个人能记得这哥们在梁山坐第几把交椅。

正是打破了之前标配的套路,开启了成长流路线,金庸先生一书封神,成为武侠界的宗师。按照现在网络小说的提法,金先生这叫废柴流开山宗主。到了天龙八部成书之时,金庸拔剑四顾,天下英雄已无敌手,无敌是多么寂寞。他老人家区别现在网络作家的巨大区别就在于巨大的创造力和不甘重复的野心,天下既然已经欲求一败而不能,只有左右互博,自己打自己了。

所以天龙是对金庸后时代以自己为代表“新武侠”小说的一次巨大变革,乔峰的人设就是其中之一,那就是个反郭靖式的人物。郭靖的特点是天资平平,际遇不凡;乔峰则是天神下凡,造化弄人。两个人的共同点都是至侠至圣,品行完美。所以乔峰当然是完美的,金先生写得就是完美的人,完美品行,在残酷的命运捉弄下不断失去,失去身份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爱人失去奋斗价值失去生命,有情皆孽、众生皆苦。

2.武功之变内功是被金庸玩出花的金手指,从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到侠客行的石破天再到天龙八部的段誉和虚竹,金庸创作中期非常善于创造这样一种内功高强,但初入江湖的反差萌小白男主。但是金庸到了后期,也勇于对自己这种成熟的故事模式进行自我革命,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就被金庸塑造成了一个毫无内力的主角。3.价值观之变从前期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到天龙八部里的契丹人萧峰,金庸的民族观在创作过程中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从神雕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到笑傲江湖的退隐山林,金庸的价值观也从入世到出世发生了极大转变。4.集大成的鹿鼎记鹿鼎记是自我革命的集大成者,几乎对金庸之前所有作品的套路都进行了变革。主人公韦小宝是个混混,爱情上毫不忠贞娶了七个,几乎不会武功,全书最英明神武的角色是清朝皇帝康熙……里面高手功夫都不行,碧血剑里面微风八面的归辛树一家被龙套侍卫砍死了,这都只算这些变革里微不足道的一个。

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去世,享年94岁,你最喜欢他的哪部作品?

笑傲江湖。那年,在县城工作的大爷带回家四册中的一本,正在暑假里百无聊赖的我,被其新颖的写作模式,大气磅礴的构架,多彩多姿的语言,纵横捭阖的故事,一下击中,爱不释手,昼食无味,夜不能寐,以饕餮之势读完。经反复央求,大爷陆续把另外三册带回了家。那个暑假,成了我的魔咒,是我一生最难忘的记忆,从此,我不可救药地走进了金庸的江湖,不由自主地爱上了文学。

陈小春版的《鹿鼎记》与张卫健版的《小宝与康熙》,你更喜欢哪一版本?

《小宝与康熙》和《鹿鼎记》都是根据金庸原著小说《鹿鼎记》改编的,围绕韦小宝与康熙的故事展开,两部电视剧各有特色,但是我个人认为陈小春版的《鹿鼎记》更好看,接下来我来说说我的想法。陈小春版的《鹿鼎记》拍于1996年,对于那个时代的经济来说,《鹿鼎记》的制作算得上是大制作,虽没有真正制作出金庸先生笔下的关于韦小宝的传奇,但是在看的过程中还是能感受到小宝的性格。

由于经费问题对原著进行删改,这一点没法改变,但金庸先生的文笔让广大读者着实佩服。陈小春是一个特别有爆发力的好演员,他的表演深入人心,韦小宝以自己是“天下一大小滑头”而自豪,而陈小春更是抓住这一点将其升华。乃至到今日回想到《鹿鼎记》这部影片,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陈小春。再来说所张卫健版的《小宝与康熙》,这部剧是华视在2000年拍的,对比金庸先生的原著小说(《小宝与康熙》原名也是《鹿鼎记》),但由于对原著的删改太多,最主要韦小宝的老婆还数量不对,最后只好改名为《小宝与康熙》。

而且大面积的模仿周星驰版的《鹿鼎记》,不论是情节还是演员方面都让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虽然说张卫健是一个很有潜质的好演员,他的表演不论是搞笑还是煽情都有自己的一套,很深入人心,但因这部剧本身删改太多,对于金庸原著的熟悉,未免对这个版本有些不满。一个原著党更是无法接受对于原著的删改过多,论感情可能就更偏爱于陈小春版的《鹿鼎记》了吧。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鹿鼎记  马浚伟  梦回  气愤  回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