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董卓的智谋其实并不弱,身旁又有李儒这个诡计多端的谋士。李儒曾劝说董卓干脆就把貂蝉送给吕布算了,这样还能收买人心,但是董卓大怒。他的愤怒是因为他只把吕布当成了一条狗,主人是可以赏赐狗的,但是狗不能图谋主人的东西。吕布呢?自然是不会能够容忍董卓始终这样对他的。董卓的权力欲望越膨胀,对待吕布就会越无情。

为什么说将董卓视为祸乱国家的奸贼,是个脸谱化的简单认知?

董卓配不上“奸贼”这个词。因为他不“奸”,董卓是汉末最大的“贼”。王莽、曹操等人的政治对手称他们为奸贼,因为他们有政治抱负,有政治才华。为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总会干些对百姓有益的事情。反观董卓,除了杀戮就是敛财,其行为令人发指。一、对百姓残暴,“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

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二、对政治对手残忍,有一次,他宴请群臣,席间居然当着众大臣的面,将数百名反叛者割舌、挖眼、斩断手脚。血腥的场面,一度让赴宴的大臣吓得筷子都掉在地上,而董卓依然神态自若地喝酒吃肉。三、为满足私欲疯狂敛财,废除法定货币五铢钱,自己印发小钱,致使国家通货膨胀,民不聊生。

迁都长安将富豪财富洗劫一空。焚烧洛阳,繁华昌盛200余年的洛阳城一片焦土,满目疮痍。四、到达长安后,董卓并未收敛,反而从民间挑选了800多名美女,将她们安置在他靡费巨资修建的“万岁坞”里。把从洛阳等地搜刮来的财宝及粮食运入其中,包括两三万斤黄金,八九万斤白银,无数的珍奇异宝,可食用三十年的粮食等。后董卓死后,百姓们听闻董卓的死讯后,额手相庆。

去散户化有什么准确定义吗。真去散户化了,股市会有什么变化?

嗯,个人认为去散户化并无具体特定定义,或许只是某种趋势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而已。在我看来,对于投资来说只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只是专业的散户相对较少而已,而发生去散户化趋势的或许可能只有在牛市行情中,代表专业机构的基金产品业绩特别优秀,而散户在牛市操作中却不如基金挣钱,于是将资金转向购买能挣钱的基金为自己理财挣钱,从而出现散户越来越多选择好机构,而好机构也会凭借其专业及规模,在实际操作使用市场工具过程中也更具主动性,针对性,实现强者恒强,增强获利把握性的优势。

但散户并不意味着不专业,散户只要具备投资的相关知识和素养,注重个股基本面研究研判,有良好的投资原则纪律,同样具有船小好掉头,获利水平不亚于许多机构投资者的优势。因此,随着互联网及一些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应用,以及互联网理财投资交流平台的应用推广和普及,将来具备专业素养的散户或将也会越来越多,散户或许非但不会减少,也可能会越来越多,乃至A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吧。

三国的起点到底是什么时候,黄巾军,董卓进京,还是董卓之死呢?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三国真正的起点应该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半年后曹丕逼汉献帝禅让,曹魏正式取代汉朝,随后曹丕封权为吴王。这也标志着三国时期正式开始。在此之后汉中王刘备为了继承汉统,在成都自称汉朝皇帝,史称蜀汉。刘备、曹丕死后,孙权才自称皇帝。有人肯定要问了,曹操关羽都死了,后面那还叫什么三国?但是历史就是这样,正式的三国时期就应该是从曹魏建立政权开始算。

之前无论曹操的战绩有多么的辉煌,涌现出的英雄豪杰有多么的众多,那也只能算作东汉末期,不能称之为三国。但是在民间,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许多人都认为三国的开始应该是董卓进京,天下大乱。其实这也不是三国的开始,毕竟这个时候刘备和孙权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呢。此时的大汉天下,已经被各大豪族,各州刺史所分别管理统治,俨然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

如果从这时候算起,别说三国,30国都有可能。如果从三股势力开始顶鼎足而立算起,三国的标志也应该是刘备占据益州,而不是所谓的赤壁之战。诚然,曹操在赤壁战败后返回北方,孙权占据江东,刘备割据荆州(部分)。但是此时还有西北的马,超汉中的张鲁,益州的刘璋,交趾的士燮,辽东的公孙等许多豪强割据一方。在赤壁之战两年之后,曹操击败马超,刘备占据益州,孙权搞定士燮……这个时候才真正的天下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董卓  化红有  角度看  变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