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名:楚国。 在历史上,一般能产生皇帝的政治集团有三:一是关中地区;二是河北地区;三是淮泗地区或者说是以长江划界南北分治的南方集团。 因此,楚国地大物博,再加上楚人勇烈,楚国如果再能努力一下,也是有可能依托长江、淮河与秦国南北分治的,但楚国败就败在了“整合国家资源”这一块,这涉及到了楚国的政治制度。

(鼎盛时期楚国版图) 楚国在楚庄王时期崛起,在楚宣王时期达到了巅峰。但也是因为“分封制度”的国策,导致了楚国内部诸侯林立,贵族上千家,“私门”富于“公室”,楚国当然越来越衰弱。而秦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中央集权”,所以也就是秦国之所以打败楚国的原因。 而秦国在这一块却做到了极限,在秦始皇时代,为了坚持中央集权和郡县制,他的假父“嫪毐”被车裂,秦始皇收回了“太原郡”的“毐国”;劳苦功高的仲父也被迫自杀,秦始皇也因此收回了吕不韦的“洛阳封国”,可见秦国坚持郡县制的决心。

战国前期、商鞅变法前的秦国是战国七雄里最弱的国家吗?

两千七百年前,西北边陲小国的秦国饱受六国摧残,已在灭火边缘。秦献公身死战场,那时年纪轻轻仲公子渠梁为难时刻继位。他深藏屈辱,在六国夹攻下苟延残喘。发誓,变法崛起。秦孝公渠梁广招天下贤能之士,天不亡秦。曾在魏国不得志商鞅辗转来到秦国。并凭借一身才学,和对天下局势清醒认识。而得到秦孝公重用(千里马需遇伯乐)。

马后炮而论,战国初期魏国应该先整合三晋还是先灭秦国呢?

战国初期的“三晋”,接收了前晋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人才上的丰厚遗产,虽然一分为三,但仍然十分强大。“三晋”中的魏国,在魏文侯执政之时吸引了大量人才前来投奔,发展极为迅速,国力当然就更胜一筹。魏文侯时期,向西进攻到郑国旧地(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向东翻越太行山,占领了中山(今河北正定东北);往南入侵郑国,抢占了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城西南)。

魏文侯在世时,魏国文化繁荣、人才兴盛,罕有诸侯国能与之匹敌。但在战国初,魏人的主要用兵方向还是秦国:公元前412年,魏文侯派太子击围攻繁庞(今陕西韩城市东南);公元前409年,魏国伐秦,在临晋(今陕西大荔)筑城;公元前408年,魏国再次伐秦至郑(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在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筑城;公元前401年,秦伐魏,至阳狐(今山西垣曲东南);公元前393年,秦国再度入侵,却在注(今河南汝州市西)被魏军击败。

后世一统天下的秦国,虽多次与魏国交战,却胜少负多,整体处在下风。在与秦长期对抗的同时,魏文侯却竭力维护着三晋内部的团结。在分晋之后,韩、赵两国一度产生矛盾,即将兵戎相见。为此,韩国先来魏国借兵:“希望借魏国之兵讨伐赵国。”魏文侯听了后,却断然拒绝了:“我与赵国国君是兄弟,不敢从命。”之后,赵国也派人来借兵,魏文侯还是那句话:“我与韩国国君是兄弟,不敢从命。

”两国使者气冲冲地走后,魏文侯才专门派人替韩、赵二国讲和。此后,韩、赵二国感受到魏国的强大,主动前来魏国朝觐。由此可见,在战国初期,魏国国策就是向西攻秦,与韩、赵二国维持友好往来。然而,魏国与秦对抗政策并未能动摇秦国根本。在屡次被三晋击败之后,秦孝公知耻而后勇,重用商鞅变法图强,让秦国迅速发展壮大。秦孝公执政数十年后,秦国异常强大,反倒是全面压过了三晋——这其中也包括魏国。

以此而言,如果战国初魏国先整合三晋,再集合三晋之力来与秦国对抗,历史会不会发展出不同的结果?首先,自崤之战后,秦、晋二国就彻底反目成仇了。虽然三家分晋,但韩、赵、魏三国对秦国的敌视仍然是根深蒂固。就魏国而言,魏氏家族兴盛之际,就与秦国产生了种种过节。魏氏之祖魏犨,是跟随晋文公流亡海外的功臣。但因城濮之战前违命杀害了曹国大夫僖负羁,魏犨并未能得到重用。

直到晋悼公回国后,为培植亲信,才先后提拔了三位魏氏族人为卿,分别是魏相、魏颉、魏绛。这三人中,有两人与对抗秦国密切相关。魏颉是魏颗之子,而魏颗又是长期驻守河西的将领。公元前595年,趁着晋军主力攻打赤狄潞氏国,秦桓公趁机率军入侵晋国。不想,魏颗在辅氏(今陕西大荔东)大败秦军,还俘获了秦将杜回。因为父亲这一战功,魏颉被晋悼公提拔为新军佐。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战国七雄  新手  秦国  齐国  战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