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其一,在别的问题中,豹眼谈到过自己的观点,对于这个《华阳国志》不很确信。奇怪的是,马遵怎么就这么确定姜维等人会反叛呢?如果姜维等人确无异心,等到后面双方一对质不就明白了吗?除非姜维等全部被杀,死无对证,可这万一的几率太低,风险太高了,马遵真的会去拼这万一的机会吗?考虑到诸葛亮一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皆降的情形,或许诸葛亮早已以“反间计”离间了马遵和姜维等人。

姜维临终一计害三贤,是怎么回事?

姜维临终一计害三贤,是怎么回事

邓艾在奇袭成都后,后主刘婵投降了。但后主降了不算,姜维大军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还在剑阁与钟会相持,后主令姜维降。姜维设计不降邓艾,却降钟会。姜维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要离间邓艾和钟会,从中取事。而邓艾和钟会都被妒忌蒙住了双眼。两个人兵分两路收川,又都是当世名将,却酿成二士争功的局面。收川的过程中就已经摩擦不断了,现在一下子蜀国投降了,两个人还不更加争个不可开交?邓艾觉得自己偷渡阴平,奇袭得手,蜀国是他拿下的。

钟会觉得自己拿下汉中,并在剑阁牵制了姜维的全部兵力,才使邓艾顺利进入成都。二士争功还是小事,更要命的是在巨大利益面前皆有反意。蜀国“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余物在库,不及具数。”面对刘禅移交给他的这个富庶之国,更兼成都是不战而降,邓艾能不打自己的小算盘吗?可以说此时的邓艾已经接掌了蜀国的权力。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隆中对就这样说过,邓艾当然很清楚了。洛阳小儿,谣说邓艾欲反,不用说肯定是姜维和钟会造的谣,司马昭当然疑忌了,加封钟会来牵制邓艾。被主子猜疑,加上钟会的妒忌,邓艾成为阶下囚是很自然的事。除掉邓艾之后,蜀国变成钟会所有,谁都挡不住争霸天下的诱惑。姜维就是明白邓艾和钟会这种心情,才会使出诈降的计策,先除邓艾,再图钟会。

钟会对姜维很信任,“不受维印,仍令照旧领兵。”不过要怂恿钟会反,先要让钟会手下诸将同意。可惜他们不愿意反,道理很简单,蜀国刚刚平定,人心思归,都想回家和妻儿团聚,谁还有心思再打仗,更不要说造反。结果诸将先反了钟会,姜维又心脏病发作,双双被杀。最终姜维一计害三贤,包括自己在内三人谁都没好下场。姜维想的是独赢,结果是两败俱伤,最后的受益者只有司马昭一人。

三国姜维是如何被诸葛亮智取拿下的?

三国姜维是如何被诸葛亮智取拿下的

恩威并施,在逼得姜维走投无路之际,再以救世主的面貌出现,使得姜维感恩戴德,连老母亲的话都不听了。据《三国志》所说,当时诸葛亮正值第一次北伐,兵出祁山,而姜维和梁绪、梁虔、尹赏等正和天水太守马遵一起在各地巡查。马遵听到诸葛亮北伐的消息后,以为姜维等人也怀有异心,于是抛下了姜维四人,连夜和郭淮一起跑到了上邽。

姜维四人追之不及,又不被各地收容,无奈之下只能和梁绪、梁虔、尹赏等人也跟着姜维投降了诸葛亮,为蜀汉效力了。奇怪的是,马遵怎么就这么确定姜维等人会反叛呢?如果姜维等人确无异心,等到后面双方一对质不就明白了吗?除非姜维等全部被杀,死无对证,可这万一的几率太低,风险太高了,马遵真的会去拼这万一的机会吗?考虑到诸葛亮一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皆降的情形,或许诸葛亮早已以“反间计”离间了马遵和姜维等人。

而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诸葛亮早就知道了姜维的能力和名气,姜维投降后不久就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不但说李邵、马良等人皆不如姜维,还把精锐的五千虎贲军让姜维带领。李邵是谁咱先不说,马良可是诸葛亮以亲弟弟看待的,而且还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之誉,连这等人物都比不上姜维,可见诸葛亮对姜维的器重。那诸葛亮从何得知姜维的能力的呢?或许是在汉中举行北伐之前就已经打听过关中的人才了,而姜维就是诸葛亮想要收入囊中的凉州上士。

所以在诸葛亮出发之前,就到处散布关中有人接应或者谋反的谣言,加上大军压境,很容易就收服了三郡。而马遵和郭淮之所以敢连夜弃城逃走,就是因为他们受到了这些“消息”,在情势不明的情况下,只好退保后方,把前线让给诸葛亮了。毕竟马遵可能是怕死,但郭淮乃是曹魏猛将,又是朝廷的雍州刺史,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跟着马遵跑了。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165  姜维三醒  择偶  标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