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规定成为了明朝后世皇帝遵循的一项制度。历代皇帝的服饰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明朝也不例外。

明朝皇帝在典礼上戴的皇冠,前后所缀珍珠是各12串吗?为什么

明朝皇帝在典礼上戴的皇冠,前后所缀珍珠是各12串吗为什么

皇帝是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他们自诩为“上天之子”,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达天听,下关民命。因此,管理好皇帝的衣食住行、伺候好皇帝的起居动静就成了历代王朝的头等大事。历代皇帝的服饰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明朝也不例外。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即位登基,建立了大明王朝。在举行祭祀活动的时候,皇帝的冕服制度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大学士陶安向皇帝提议制作五种冠冕,朱元璋认为五种冠冕太繁琐,只同意在祭祀天地、宗庙、正旦朝会的时候穿戴衮冕;祭祀社稷、接见外国贡使及举行受降典礼的时候,则服用通天冠和绛纱袍;平时只穿戴常服处理朝政。这个规定成为了明朝后世皇帝遵循的一项制度。皇帝的衮冕,衮,是指袍服;冕,则是帽子。冕的形状是前圆后方,外黑内红,方圆代表天圆地方,黑红代表阴阳太极。

冕的前后各有十二旒,也就是十二条珠串。每条珠串用青红白黑黄五色彩玉十二颗串成,串玉珠的丝线也用五彩丝编成,每隔一寸结成一个结头,用以固定玉珠。所以,每条旒长一尺二寸,皇帝戴上冠冕以后,十二旒就可以遮盖在皇帝的面前,使臣子不容易看清皇帝的真面目,以保持皇权的严肃性和神秘性。与冠冕上的十二旒对应,皇帝的衮服上也绣有十二种图案,分别是: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水藻、火、粉米、黼、紱,称之为“衣裳十二章”,表示皇帝受命于天,富有世间万物之意。

皇帝衮冕上的旒和章之所以用十二个,是因为十二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历法里面有十二生肖地支,甚至西方天文里也讲究十二个星座,说明十二这个数字与天有极大的关联。皇帝自称真命天子,强调受命于天,皇权天授,自然会对十二这个数字情有独钟,以此来向芸芸众生显示自己统治的合法和神圣。。


文章TAG:加错  穿越  珍珠  明朝  时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