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爵位虽然也有相应的封户,但实际上只是个虚名,并没有领地和人口属于自己。因此,宋代的爵位除了作为虚名的荣誉头衔外,实际的好处只有一点经济利益,食实封的封户,每户每月给钱二十五文,食实封的封户一般情况下也就能达到一千户,折合每月25贯每年300贯钱。这笔钱树木也不算小,但对于能享受的官员来说在俸禄收入中也是比例很小的。

能享受最高一千户食实封的官员,一般只能是宰相级别,宰相级别级别官员朝廷一年发放的合法收入也有近万贯,爵位收入微不足道。可以看出,在宋朝,爵位只是个崇高的荣誉称号而已,实际没多大意义。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把人物的爵位看的很重要,就很不切合宋代背景。我们以司马光在修撰《资治通鉴》过程中的头衔为例,来看看司马光各个时候爵位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

司马光的头衔中开始有爵位,在编撰《资治通鉴》9-71卷时,起点是侯爵,爵位是河内郡开国候食邑一千三百户。此时司马光的爵位没有食实封的部分,一点实际好处都没有,只是个空头衔。一个侯爵,其实没有任何实际好处,在有的时代是难以想象的。编撰《资治通鉴》72-78卷时,司马光的爵位变为河内郡开国候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二百户,有实际好处的只有食实封的部分。

每户每月二十文钱,司马光食实封二百户,每月可以从爵位获得五贯钱,一年六十贯钱。编撰《资治通鉴》79-118卷时,司马光的爵位升为河内郡开国候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每年从爵位获得的钱增加到120贯。编撰《资治通鉴》159-265卷时,司马侯爵升为公爵,爵位是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两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

每年从爵位中可以获得270贯钱。编撰《资治通鉴》266-294卷时,司马光爵位升为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两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每年从爵位中可以获得300贯钱。对于非宗室来说,爵位系统升到司马光此时的地步已经是最高等级,没有机会再升了。司马光此时也成为宰相级别官员,达到文官的顶点。司马光的合法俸禄收入,各类总计折合近万贯,300贯的爵位收入不值一提,经济上意义有限,更多只是个官职系统中的头衔。

除了秦朝,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军功爵位制?效果如何?

汉承秦制所以说,以军功进行爵位分封最贴近秦朝的非汉朝莫属。《史记》是汉武帝时期由司马迁编纂,列传里面清楚记录每个将领斩杀了多少,缴获了多少,攻占了几个城池。以此类推,排名分前后,在功劳簿记录。比如曹参以军功排第一,虽然被刘邦的“功人功狗论”往下压了一级(刘邦力挺萧何为开国第一功臣,曹参第二),但是萧何封地八千多户,曹参封地超过了一万,妥妥滴“万户侯”。

再比如,还有一个著名的隐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为什么易老?因为生不逢时。李广为什么难封?就是因为军功不够。论资历,无出其右。论功劳,呵呵……李广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出名,奈何汉文帝主张“以和为贵”没有给李广立军功的机会。汉景帝时期平七国之乱,李广本来以军功封个关内侯稳稳的,但是私下接受梁王的将军印有罪,功过相抵。

秦始皇的军队有二十级爵位那么每一级爵位都有什么待遇呢?

谈秦说汉(378)商鞅变法之后,将春秋时期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改为二十级爵位,规定所有人不论出身,只要在战场上达到斩首数量,就可以按军功换取爵位,称之为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爵位除了有大量的封赏外,还可以用来替自己或家人赎罪。《汉书·百官公卿表》:“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皆秦制,以赏功劳。彻侯金印紫绶,避武帝讳,曰通侯,或曰列侯,改所食国令长名相,又有家丞、门大夫,庶子。”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的晋级标准秦法规定五人为一伍、设一个屯长。如果在战时有一个人逃跑,则同伍的其他四个人都要处罚,如果此伍能得到一个敌人的首级,则可免除责罚。二十屯为一个作战的单位,设置一个将领。屯长、百将要是在作战中得不到敌人的首级要杀头的。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侯爵  功臣  排名  第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