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法把千年来的“关公文化”归为某一时、某一个因素的结果。就像甘宁的富池庙,也不能武断的就全归为地理优势。这就是文章所说的,必然性有众多偶然性组成,但把众多偶然连起来看又似乎成了一种必然。关公成了中华民族的圣神美德化身,如果以10分来看,那历史上的关羽就只有6、7分这样子。但是,这7分,足够了。关公的形象是由忠、义、智、勇、仁、信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汇聚成的,而历史上的关羽虽不似“关公”那样饱满神奇,却也撑得起这些美德的基础。

丹凤眼、卧蚕眉、身高九尺、面若重枣是民间美化,但美髯公、爱读左传、刮骨疗毒也是真实历史。桃园结义是民间美化,但恩若兄弟、不离不弃也是真实历史。青龙刀、赤兔马、温酒斩华雄、五关斩六将是民间美化,但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万人敌也是真实历史。千里单骑护二嫂是民间美化,但挂印封金、轻财重义也是真实历史。威武雄壮而儒雅孤傲,轻敖官僚而善待白身,忠义无双而威震华夏,既是万人敌又是美髯公,这些都是真实历史。

关公的神格形象盖世无双,也要关羽的人格形象绝伦逸群能撑得起来。真实历史人物,他就不会没有缺点。比如傲视同僚、刚而自矜、兵败丢城身死,关羽的缺点,史书在讲、史官在讲、小说同样在讲。最讨人民群众喜欢的永远不是十全十美、圆满无缺,而是有缺憾的,正如同最为人民挂念的古人都是“不得好死”的。再者说,蜀汉群雄为人所喜爱,也有他们都是“失败者”的原因,无论三英赵马,还是卧龙凤雏,甚至姜维魏延,因为蜀汉短暂又壮烈的过程、意识形态赋予的正义,都自带一种浪漫的悲剧美。

失败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缺点才让人物鲜活。真实人物、虚构人物都是如此,对比于《三国演义》里大仁似伪的刘备、智多近妖的诸葛、完美无缺的赵子龙,关羽的缺点、败绩,一点没有回避,却使关羽的形象饱满、传神,最为动人。关羽的光芒和缺点,又恰恰好的融合烘托出一个字“刚”。关公信仰说白了就是对这种至刚形象的赞美、崇敬,乃至畏惧。

如何评价关羽死了刘备称帝?

如何评价关羽死了刘备称帝

关羽的死与刘备的称帝,有一定的关系。首先关羽相对于刘备团队的其他主要人员而言,关羽并不仅是忠于刘备,而是更忠于汉朝皇帝。关羽在随曹操围猎、见曹操无礼于汉帝、当初就意欲纵马杀曹、被刘备所阻。及关羽被曹操所围、提出“降汉不降曹”、是因为关羽始终认为自已本是汉臣、不算失节,刘备欲称帝对关羽有一定忌惮。再有关羽镇守荆州,存在挺进中原的可能、统一天下的可能,刘备在内心里当然更愿意做全天下的皇帝,而不是偏安一隅。

武圣的候选人有三个,康熙皇帝为何选中关羽?

关羽为什么会成为圣人呢

不是康熙选中了关羽,也不是因为岳飞“抗金(清朝是后金)”而被移除了武圣名位,而是在明朝时期“关羽=武圣”的理念,已经被官宣了。现在有一则谣言,说是岳飞出现后,姜子牙就被卸下了武圣的光环。到了清朝,因为清朝祖上是后金,而当年岳飞精忠报国抗击的就是金国,所以岳飞被移除武圣庙,“关羽”被封为武圣,直至今天。

实际上,关羽早在明朝就已经板上钉钉的被封为“武圣”了。《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洪武20年:礼部奏请如前代故事立武学,用武举,仍祀太公,建昭烈武成王庙。上曰:“太公,周之臣,封诸侯,若以王祀之,则与周天子并矣,加之非号,必不享也。至于建武学,用武举,是析文、武为二途,自轻天下无全才矣。朱元璋对于“武圣”的观点如下:1、礼部请求重修武圣庙,仍以姜子牙为武圣,建昭烈武成王庙。

朱元璋驳回了这个请求,认为姜子牙是一个臣子,如果封为“武成王”,则与周天子同爵位,于礼制不合;2、文武不应该分家,倘若设武举,那么天下就没有文武全才的人了;虽然洪武年间没有“武圣”,但是朱元璋对关羽是非常欣赏的,曾为关羽立庙:是月,建汉寿亭侯关羽庙于鸡鸣山之阳,庙旧在玄津桥西,至是改作焉,与历代帝王及功臣城隍诸庙并列,通称十庙云。

在此之前,关羽被宋朝多次加封,已经是忠惠公、崇宁真君、昭烈武安王了,但是关羽在民间的名望仅是“一般”,在朱元璋为关羽“立庙”之后,关羽的名望就变了,成为国家级祭祀的庙宇,在百姓心中一下就被神话了。史料记载,关羽庙宇出现后,各地纷纷建立关羽庙,“今天下神祠香火之盛莫过于关壮缪”,香火鼎盛,往来人士络绎不绝。

万历年间,明神宗对关羽非常敬佩,两次加封关羽:明神宗于万历十年(1582年),加封关羽为“协天大帝”;明神宗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第二次加封“关圣帝君”中,岳飞反成为关羽的手下“监坛元帅”,没有得到加封。可以说在这个时候,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对关羽的祭祀达到了顶峰。

最终在天启四年,经过太常寺上奏,礼部的覆题,皇帝下旨,从官方祭祀,确定了关羽称帝的封号。自此关羽武圣的地位算是正式确立了,在明末清初,官方将关帝庙改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遥相呼应,一文一武,保佑中华江山。当然,清朝入关后,同样十分喜欢关羽,8个皇帝一共有过13次加封,岳飞的地位较关羽而言,就更低了。

关羽由侯到帝的历史,历代皇帝都是怎样给关羽加封的?

如何评价关羽死了刘备称帝

首先感谢你的邀请! 了解关羽是怎么被历朝历代加封,要了解关羽的生平。关羽,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就是今山西运城)。早年间跟着刘备颠沛流离,和刘备、张飞情同手足。建安5年,曹操攻打刘备,刘备打败而逃,于是发生了演义之中的降曹约三事,斩颜良、诛文丑,后被曹操向汉献帝请功,封汉寿亭侯。

后面后关羽挂印封金,向曹操请辞,去寻刘备,忠义无双。 后跟着刘备投靠刘表,在赤壁之战后镇守荆州,又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后世各朝皇帝因其忠义又多有加封,完成了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

北宋徽宗年间:徽宗皇帝曾封关羽“忠惠公,崇宁真君,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后面南宋、元朝也各有加封;明神宗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镇远天尊关圣帝君”;清朝顺治皇帝加封“忠义神武关圣帝君”;后面还有清朝各个皇帝又有加封,所以说关羽称呼很多,现代人很多都是佩服关羽的忠义,而且道教还将关羽奉为“关圣帝君”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

关羽是我们十分尊重的大英雄!过五关斩六将这些故事,文化意义是什么?

关羽一生的几个闪光点之一的过五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完美的展现了关羽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忠义双全的完美形象。关羽的形象的文化意义是;首先他符合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底缊。儒家思想主张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关羽的不仕二主,降汉不降曹。任曹操用尽手段仍无法挽留关羽,在得到刘备消息后,还是挂印封金不辞而别。

关羽忠于桃园三结义的义字,在千里走单骑中更有完美体现,在曹操营中关羽对皇嫂倍加恭敬而秋亳无犯,也令曹操十分敬佩。后来在华容道又冒杀头之过,放过曹操一命,也体现一个义字。其二,关羽的故事是宣扬一种精神。关羽是忠、义、仁、勇为一身的人物形象,千百年人们对关羽的追崇,本质上是崇拜关羽的道德高尚的人格,执着如一的追随理念,奋不顾身的勇猛精,义薄云天的美德。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济南  皇帝  过关  关羽  视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