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刘亚楼还是评了上将。其实大将里,只有粟裕是特别突出的。其他大将,如果评上将,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行,像肖克在红军时期当军团长,曾跟贺龙一个级别,按资历可以到元帅里的,都只评了上将。而在1965年,刘亚楼被查出得了癌症。在这一年去世,时年才五十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跟另一位大将陈庚一样。如果活得长一点,肯定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亚楼临终前,从来不探病人的林彪破例来到刘亚楼的病房,坐在床边,深深叹息。去世后,刘亚楼的葬礼是按国葬的标准来进行的,地点在中山公园中山堂,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举办葬礼的地方;他去世后,有十万人前往吊唁,这是很少见的。第三,所有的在京领导人,除毛主席之外全部出席并签到。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贺龙等都有出席。

这个签到薄也创了一个记录,是领导人签名最全的一个签到薄,林彪本人则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罗瑞卿致悼词,灵车则由刘少奇护送。这应该是所有上将中,葬礼规格最高的一位了。那他的葬礼规格为什么这么高呢?这可能是中央对他的一种特别补偿吧,国防大学副教授卢勇说:他是元帅的战功、大将的职务、上将的军衔。还有的评了大将,却高风亮节,主要要求按上将标准执行的。

比如许光达大将。许光达是湖南长沙县人,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被选派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是第五期学员。毕业后进入国民党张发奎的部队,南昌起义时,从所部前往南昌参加起义,当时他是一名排长。抵达时,南昌起义已经结束了。许光达直到宁都才追上起义军。后来,部队在三河坝分兵,许光达跟大部南下,朱德则率部阻击。许光达在战斗中负伤,留在一个农户家里养伤,就此跟部队失去联系,直到1929才找到组织。

此后,他被派往洪湖苏区,担任红6军的参谋长,成为贺龙的部下。接下来,我们要介绍许光达比较幸运的地方。首先,他在后面的战斗中又负伤了,这对他来说,或许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当时的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搞了四次 “肃反”,杀害了大批军事将领,这里面有很多著名的将领,比如湘鄂西苏区创建人之一的红3军9师师长段德昌、红3军政委万涛、红3军参谋长兼红7师师长孙德清等人。

许光达因为负伤,去苏联治病,可以说躲过了这一轮“肃反”。在苏联除了治病,许光达还学习了汽车、坦克、火炮的知识。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从苏联学习回来的将军后来都受到了重用,比如刘亚楼搞空军,肖劲光搞海军。许光达则被任命为装甲兵司令员。当时,周恩来还想让他去搞外交公司,许光达还是留在了军队里。

从苏联回来后,许光达到了延安,参与了抗战跟解放战争。在战争中,他也是数次大难不死。有一回,他在一堵墙前的豁口观察敌军阵地,观察完后,他离开豁口不到数分钟,另一个警卫员站到豁口处,也想张望一下,结果敌方机关枪扫射,一个冷弹将警卫员打倒。前线是很危险的地方,刘志丹就是在阵地前打探敌情而牺牲的。又有一次,许光达躺马出去,突然敌军飞机袭击,一阵扫射,坐骑被扫中,倒地后将许光达压在身上,过了一会,敌机折返回来又是一阵扫射,坐骑再中数弹死亡。

而许光达安然无恙。中共早期著名的军事将领黄公略就是被敌军扫射而牺牲的。还有一次,许光达在指挥所打电话,突然敌人的飞机过来,扔下一个炸弹,正好落在屋顶上。许光达连忙撤出,可等了半天,炸弹没有炸,上楼一看,是个哑弹。左权就是头被炮弹的弹片击中而牺牲的。可以说,许光达是数次死里逃生。最后,再介绍一下许光达评军衔的事情。

当时,定了许光达是大将,因为许光达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人物。但许光达觉得自己评得高了。据说,他跟老上司贺龙元帅有一个对话。许光达问:“如果柳直荀、周逸群还在,他们授什么军衔?”贺龙答:“他们两人很可能像总理、邓小平一样,搞行政或者党务工作了。”柳直荀是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周逸群是湘鄂西苏区的创始人,他们要在,如果评,也至少是大将。

许光达又问:“贺锦斋、段德昌要是不死呢?”贺锦斋是红四军军长,在战斗中牺牲。段德昌是红九师的师长,是红二方面军军事能力非常突出的人才。贺龙答:“那会是大将。”许光达说:“我跟他们比,德、才、资都不如他们,所以我不能评大将,我请求改授上将。”许光达甚至推荐了王震来顶替自己的大将位子。这个请求被毛主席否决了。

 4/9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元帅  炮流  陈毅  评为  军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