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掉深”到底是怎么回事?

潜艇“掉深”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掉深对于潜艇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这是一种海水跃层,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这个情况下,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被称为" 海中断崖"。当然,因为人类不能生活在这么深的海里,所以对人类影响几乎是0。但是,对于潜艇来说,一旦遭遇海中断崖,就会突然导致浮力巨变,导致潜艇迅速向下急速坠落,非常危险。

而潜艇一般来说下潜深度不能超过300米,一旦不能迅速控制下坠,可能导致艇毁人亡。我军的372号潜艇,就曾经遇到这种情况。看看赵满星的回忆: 我是372潜艇的一名老兵,在艇上主要负责操舵。在这次任务中,我们艇从遇险到脱险,总共用了14分钟,但决定生死的,是从破损进水到掉深停止这关键的3分钟。 险情发生时,我正在操舵战位准备交接班,突然,我看到深度计指针猛的跳动,很快深度就增加了20多米。

指挥员当即下达加速和排水口令,机电长胡强一把抓起话筒向五舱下令:“转主电机航行!”30秒不到,就完成了平时需要1分多钟才能完成的加速操纵。值班舰务兵飞速打开排水阀门,快速启动水泵,即刻完成排水操纵。  所有的操作都精准无误,但潜艇深度不仅没有挽回,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往下掉。突然,显示推进动力状态的车钟“铛”的一声,指针回到停车位置,潜艇失去动力了!紧接着广播传来急促的报告声:“五舱破损进水!”五舱是主机舱,号称潜艇的“心脏”,在这么要命的时刻“心脏”骤停,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整个头皮都发麻。

  危难见本色,危难更见担当。当主机舱管路爆裂的一刹那,海水像子弹一样呼啸着喷射而出,舱内瞬间水雾弥漫,看不见、听不清、站不稳,正在工作的电器设备,随时都有可能因溅上水而短路起火,引发更大灾害。关键时刻,电工区队长陈祖军一边关停设备,一边扯着嗓子向指挥舱报告:“我听不清你的命令,我们正在封舱堵漏!”  “封舱堵漏”,陈祖军的这句话何其坚决!作为一名潜艇老兵,他不会不清楚,潜艇各个舱室相对独立,紧急封舱后,舱门是不能打开的;在五舱涌进大量海水的情况下,封舱就意味着绝了退路,就意味着独自承担危险,一旦堵漏失败,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但同时他更清楚,封闭了进水的五舱,灾害就不会蔓延到其他舱室,整条艇的安全就有了保证!  电工班长毛雪刚,当时正在休更,听到管路爆裂进水的声音后,迅速冲了上去,就像平时盲操训练一样,立即封舱、断电、关阀。

他在水雾弥漫的舱室内,从前跑到后,从上跑到下,全靠双手摸索,硬是把大大小小的40多个阀门一一关闭。轮机兵朱召伟,发现高压海水喷射而出,立即毫不犹豫地扑上去关闭阀门,高压海水把他一次次打回来,他又一次次扑上去,凭着顽强的斗志,拼尽全身的力气成功堵漏。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我一米一米地报着深度,每一秒都是那么漫长,每一米都是那么煎熬……深度计指针的转速慢了下来,渐渐停住了。

转眼间,深度计指针开始快速回升,潜艇从深海向海面急速冲去,舱室内摆放的物品都甩了下来,人站都站不稳,但大家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最大努力保持艇的姿态和平衡。  由于惯性作用,潜艇上浮的速度越来越快,数千吨重的庞然大物“轰”地一下冲出海面,艇艏腾空而起,又重重地砸了下来,艇内剧烈震荡,左右摇摆达20多度,过了好久才稳定下来。

潜艇可以潜多深,基于什么原理?

潜艇究竟可以潜多深呢?许多人以为潜艇是潜得越深越好,其实不然,因为潜艇潜得越深,就越容易接近海底,受到的压力更大,也更容易碰壁。潜深能力好的潜艇需要使用价格高昂的耐压壳体,其研发成本将会大大增加。而且事实上,潜艇并没有必要潜太深,它们不是科研用的深潜器,它们只要确保自己能够处于隐蔽状态就可以了。潜得太深不利于及时上浮,发射武器装备时也会受到影响。

资料图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潜艇潜深记录,仍然由原来的俄制M级潜艇所保持,该级潜艇只造了一艘,其水下潜航排水量约为8000吨,艇体由钛合金材料制造,能够耐受深海高压。这艘潜艇曾经创造了1200米的潜深记录,到目前为止这一纪录仍然没有被刷新过。以前的俄制潜艇的确都拥有不俗的潜深能力,这一特点明显优于美制潜艇。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航海王  词条  套装  开启  属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