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美军向巴基斯坦等别国部队求助,集结了一队以装甲运兵车为主的多国队伍,在夜幕掩护、绝对的火力优势和小鸟直升机的空中支援下,才把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美军救回来。这次事件美军损失了19名精锐特种部队人员,包括飞行员、三角洲、海豹突击队等多名队员,还有1名飞行员被生擒,可以说是极大的失败。而对索马里武装来说,则是“围点打援”、城市巷战的胜利。

自那以后美军宣布退出索马里再不踏进那里一步。那这种“围点打援”的战术如何破解呢?其一,如前文说到,围攻方或阻击方任何一方的失利都能瓦解。所以只要被围方保持自身优势兵力,并依靠防御工事消耗围攻方兵力,因为围点打援方战线长,消耗大,拼不起消耗。或者增援部队快速机动出奇制胜,打开阻击缺口,就能赢得战术胜利。

但由于战术本身就是建立在巨大的力量悬殊之上的,实际上逆转的机会少之又少。其二,不增援让他们打,这种战术就成型不了。不过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对于士气是极大的打击,极有可能以后相同情况,守军直接投降叛变了。而且让敌军逐个击破升级装备,最后仍然会轮到自己。所以这种事除了抗战时的国军,一般有点智商的将领,还是会选择尽力增援。

大家觉得三国中谁才是真正的军师?为什么?

大家觉得三国中谁才是真正的军师为什么

三国中谋士众多,著名的有卧龙,凤雏,冢虎,许庶,郭嘉,周瑜等,可真正治国安邦的磐磐大才,非诸葛亮莫属。他不仅为刘备建立蜀国立下了汗马的功劳,而且为维护蜀国的统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才能如日月之辉,明镜可鉴。他与主公刘备,刘禅肝胆相照,与同僚同心同德,六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的一生都献给了蜀国的治国安邦大业。

《孙子兵法》中“形”与“势”的含义是什么?

首先先讲一讲“形”。形主要论述攻守时的形势,提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即首先要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求敌人的可乘之隙,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敌人,从而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接下来说说“势”。势主要是论述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将帅的指挥才能:“奇”与“正”相结合,使战术生生不息、变化无穷,还要善于选择人才,从而形成有利态势并善加利用,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五百校刀手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关羽的五百校刀手,是三国演义中最神秘的一支特种部队。他们来自哪里?战绩如何?归宿何方?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生平和命运。在历史上的三国时代,有很多特种兵部队,比如曹纯的虎豹骑、高顺的陷阵营、李傕的飞熊军、麴义的先登营等等,这些各方势力麾下的王牌战队,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耀眼闪亮,均因各自的辉煌战绩,而被记载于史册。

以高顺的陷阵营为例,它只是一支编制七百人的野战部队,却曾击败夏侯惇的大军,也曾击溃刘备盘踞在小沛城的主力部队,以至于将刘备的妻妾都给俘获了。在三国演义中,却出现了另一支比较神秘的特种部队,即关羽的五百校刀手,他们如神龙见首般地惊鸿一瞥,随即就消逝在演义的鸿篇巨帙中,既让人印象深刻,又似乎来去无踪。这支部队第一次亮相,是在华容道。

曹操赤壁惨败,仓皇逃命,被赵云、张飞连杀两阵后,奔逃至华容道口,曹营诸将已经人困马乏。曹操为挽回颜面,第三次笑骂周瑜、诸葛亮为无谋之辈,话音刚落,“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但见关羽提青龙刀、跨赤兔马,上首周仓,下首关平,严阵以待。曹兵看到这种阵仗,个个亡魂丧胆。这支部队第二次亮相,是在战长沙。

刘备夺取荆南四郡,赵云取桂阳用了三千兵马,张飞取武陵也用了三千兵马。在诸葛亮面前,关羽盛气凌人地说道,“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校刀手”,即可拿下黄忠、斩了韩玄,将长沙郡双手奉上。长沙城外,关羽一刀斩了杨龄之后,“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摆开,横刀立马”;黄忠率五百名骑兵飞奔出城,跳过吊桥,与关羽上演强强对话。

这五百校刀手,到底从何处而来?又归宿于何处?让我们一切从桃园结义说起吧。张飞,乃涿郡之世家,卖酒屠猪,广有庄田,因此家资颇丰。张飞仗义疏财,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甚至豢养死士,既可保家护院,又能在天下大乱之际待机而动。适逢张角乱党侵犯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募义兵,引出了刘备;当听闻刘备乃汉室宗亲,张飞主动提议要与刘备同举大事,并说“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队列  时要  军训  兵法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