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印象主要是从《三国演义》来的。在书中为了突出蜀汉将领的能力,增加戏剧性,给蜀汉将领加了很多的单挑戏,给我们造成了这种印象。在历史中,关羽给大家印象太深刻了。他斩颜良的壮举太令人惊艳了。《三国演义》又加了过五关斩六将,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黄忠阵斩夏侯渊。更加强了这个效果。而曹魏,东吴历史上也有很多冲锋陷阵的猛将,张辽乐进丁奉太史慈甘宁都有类似的战果,只是小说不描写罢了。

蜀汉明明打不过曹魏,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坚持北伐?

论实力,蜀汉的确打不过曹魏,甚至可以说蜀汉北伐是“以卵击石”,然而诸葛亮却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北伐,原因绝对不会是“无自知之明”,也不会如一些腹黑之人所说的诸葛亮通过北伐夺权。其实诸葛亮北伐也有难言之隐,那就是弱小的蜀国如果不北伐,就会快速灭亡,蜀汉北伐可以说是以攻为守,也是蜀汉能够延续下去的正确国策。

蜀汉国力远弱于魏国在三国时期,衡量一个国家国力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地盘,更重要的是人口和经济。三国时期,单看地盘,三国差距好像不是很大,蜀国也仅仅是小一点而已,但是如果论人口和经济,蜀国就是最弱小的国家,而蜀国和吴国加一起也远低于魏国。三国实力三国时期,我国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人口分布主要还是在北方,南方人口稀少,而西南地区更是开发程度很低,所以全国人口、耕地的60%甚至70%以上都集中在魏国,东吴所占据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还相对集中一点,其广大的南方地区还是蛮夷之地,几乎没有多少人口,自然也不会有耕地和赋税。

三国时期人口密度蜀汉只有益州地区,其中汉中地区经过汉中之战,人口都被曹操迁出,益州人口耕地都集中在成都平原,而广大的南方地区都是少数民族,没有实现有效通知,所以蜀汉国力最差,好在蜀汉地区有蜀锦,可以提供一部分经济支撑。在蜀汉灭亡之时,蜀汉军队只有10万,人口只有94万,而魏国人口数百万,军队也有50多万,远大于蜀国。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北伐?北伐是诸葛亮制定的重要国策,在三国时期,北方魏国经历战乱,正处于休养生息阶段,如果不主动进攻魏国,就会让魏国安然恢复,两国势力就会持续拉大,更会加速蜀国灭亡,这是诸葛亮北伐的重要原因。其次,三国鼎立中,魏国一家独强,蜀汉和东吴加起来还不如曹魏,所以蜀汉和东吴结盟,共同对抗曹魏,由于地形缘故,东吴难于防守,而蜀汉地理险要,所以魏国一直进攻东吴,如果蜀汉坐视东吴被灭,那么自己也会灭亡,所以从战略合作来说,诸葛亮也需要北伐。

诸葛亮北伐再次,蜀汉立国需要政治口号,那就要“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如果不北伐,那就是偏安,就无法打出兴汉的政治口号,那么就会引起内部的不稳定,从而造成蜀汉集团的离心离德,这也就是诸葛亮北伐前《出师表》所说的内忧外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诸葛亮北伐的效果客观来说,诸葛亮北伐并未想到击溃魏国,只不过想要蚕食魏国,从北伐来看,也有小胜,尤其是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东汉灭亡时间较短,诸葛亮打出政治口号,引起三郡反叛魏国,诸葛亮北伐失败后,将三郡百姓迁移回蜀汉;在其它北伐作战中,诸葛亮更是屡次收割魏国渭水一带粮食,算是得到蚕食魏国的目的。

三国疆域此外,为了应付诸葛亮北伐,魏国不得不调遣军队,调遣军队就需要消耗国力,难以有效休养生息,客观来说,三国时期,诸葛亮时代的北伐配合东吴作战,还是给曹魏产生了不小的压力。所以说,诸葛亮北伐战略是正确的,这也延长了蜀汉的国祚,诸葛亮死后,蜀汉由于国内经济凋敝,暂停北伐,使得魏国有充足的时间休养生息,从而为日后三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期,为什么最后统一三国的是魏国而不是蜀国?

三国时期兼并了蜀国的确是魏国,但是最终统一了吴国的却是司马炎建立的晋国。因此本题似乎应该是在提问:为什么是在魏国的基础上,建立的晋国最终统一了天下吧?在三国时代里,位于北方的魏、晋政权因为拥有物质与人口上的优势,所以才能够先是以魏吞蜀,后来以晋吞吴。蜀国被魏国吞并的结局,其实一点儿也不令人感到奇怪,这是因为①、蜀汉国土狭小,整个国家只以益州为中心,而南中虽名义上属于蜀国,但实际上等同于半独立。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会输  蜀国  蜀汉  司马懿  魏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