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他就与师傅和另一个师兄上了路。空手时他们走大路,而赶尸的时候走的是人烟少更耗费时间的山路,一个来回少则半月,多则一月。赶尸人收徒弟有3个条件,赶尸也有“三赶,三不赶”的要求这时,师傅边走边告诉她,赶尸人收徒弟有3条件,赶尸也有“三赶,三不赶”的要求。首先,不是人人都可以做赶尸人,师傅收徒弟的条件很苛刻,一旦入行,就要赌咒发誓,不能对外讲破行业内幕。

赶尸匠收徒弟,第一要年满16岁以上,30岁以下男性,个高力气大且胆大,样子要丑。因为在传统思想中,都认为男性身上的阳气比较重,相反鬼魂阴气重。传闻年轻男子在运送尸体中,不容易被附身。其实,赶尸都是人力抬或者背,都是力气活,还要整天跟尸体相处在一起,所以必须要力气大,胆子大。那为什么样子越丑,越好呢?古代人都相信面露凶相之人,都尸体还有鬼魂都有一定的威慑力,让它们不敢在阳间作威作福。

当时师傅见到刘大爷那黑不溜秋的脸,才觉得收他为徒。至于什么是“三赶,三不赶”?三赶:被砍头的(须将其身首缝合在一起)、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理由是他们都死得不服气,思念家乡亲人,可用法术将其不散的冤魂召来,以符咒镇于尸体之内。三不赶:久病而亡的、投河吊颈自杀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不能赶。病死的魂魄已被阎王勾去,投河吊颈者的魂魄已被替代,雷打而亡者属罪孽深重之人。

其实,了解到最后,你就会知道,这些尸体是不好做防腐了,才不赶!这三赶、三不赶的行规,其实都跟后面的运送尸体有很大关系,也是行业内幕的核心点。赶尸过程原理复杂,神秘面纱不断被揭开除了以上的条件外,刘大爷说,按照师傅说的,徒弟还必须学会36种功:第一是“站立功”,也就是要让死尸能站立起来;第二是“行走功”,让尸体行走自如;第三是“转弯功”,让尸体能转弯。

还有“下坡功”、“过桥功”、“哑狗功”、“还魂功”等,但这都是为了把赶尸这一行说得玄乎而已,并没有这么大的能耐。还说采用了“奇门遁甲”法术,念动咒语能让尸体自己起来一跳一跳地行走,其实都是哄人的。真实的赶尸只有两种,一种是“抬尸”:比如那个摔死在雷山的采药人,因为路途不算很远,价格也给得高,他们就用抬尸的方法。

就是用韧性好的竹子穿过死者大袖寿衣的夹窝,将尸体的双臂绑在竹子上,大袖使得竹子可以被遮住。尸体头上戴上一个高筒毯帽,额头上贴几张画着符的黄纸吊在脸上。这也是我们在看电影中,为什么僵尸都是一排排,双手直直的,下方都有一条竹子,就像扯线木偶那样。其次,为了让尸体能够一个月内不腐烂,而且增加收入,一次抬2-3个尸体,赶尸匠都会把人的内脏全部清除,再进行脱水,再利用湘西的一种草药来给尸体做防腐熏蒸,一方面可以保证尸体不腐朽,另一方面起到软化关节的作用,就能够在赶尸的过程中更加省心省力些。

这样子,尸体的重量就轻了一半以上,除了能多抬几个,还不易发臭腐烂。这不能不说,古代人的智慧,真是高超!就这样处理后,两人就可以抬一到三个尸体,抬尸人的穿着与尸体一样,额头上也贴着几张符。行走时竹子上下晃动,带动尸体也上下晃动。在没有灯火的夜晚,远看就像尸体在跳着走。如果是2个以上的尸体,赶尸就需要4个人的参与,4个人互相配合,他们分别是点灯人,引尸人,扶尸人和赶尸人。

点灯人一般来说需要在道路的最前端拿着灯指引方向,手里还会时不时摇几下摄魂铃,赶尸一般都是在深夜进行,白天休息,所以说它的存在保证了路上不会有怪兽,同时也不会有石块或者是难走的道路。引尸人身穿青布道袍,拴一根黑色长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子,腰里揣着一包符。走一段就扔几张,说是买路钱的黄纸,也摇几下摄魂铃。

这样做,一是为死者引路,也是为了让其他人避开,有狗的拴住。传说人和狗碰见了赶尸的人会倒大霉,因此远远听到摄魂铃响,人们躲都躲不赢,也赶紧把狗拴住。(这也是为了掩人耳目)他会走在尸体的最前端,挑着竹竿和赶尸人一起控制速度,控制方向,扶尸人则需要行走在队伍旁边,保证尸体的完整性没有被遗落在旁边。出发前师傅要用朱砂点死人的脑门心、背膛心、心窝子、左右手板和脚掌心这七处,每处还要压一道符,然后用五色布条绑紧。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徒弟  将魂  DNF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