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军师才能前十的人物都有谁?

十大军师排名第10:田丰田丰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曾经权袁绍迎立天子;2.出谋略,扫平公孙瓒;3.劝阻袁绍不要攻击曹操;4.曹操讨伐刘备时,建议袁绍趁机袭击许昌;5.算准袁绍派人来狱中将自己刺死。田丰是袁绍手下最强的一位谋士,可惜大部分战略都不被袁绍采纳,还因为刚直犯上,最后被袁绍杀害。十大军师排名第9:庞统庞统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凤雏”与卧龙齐名;2.建议刘备攻取益州;3.曾建议刘备在鸿门宴上杀刘璋;4.曾为刘备定下上中下三条计策;5.史书中说他“算无遗策”;6.曾在酒桌上激怒刘备而后巧言化解,具有高超语言技巧;7.在耒阳县有处理各种民事诉讼的能力;8.急功冒进,被流失射死,是其一短。

十大军师排名第8:程昱程昱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早年抗击黄巾军保全了自己的家乡;2.劝曹操杀刘备,以绝后患;3.吕布偷袭山东兖州时,保全了鄄城、东阿三县,负责曹操连个根据地都没有了;4.算准了孙权会联合刘备;5.功成名就后成功退休。十大军师排名第7:法正法正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提前投入到刘备麾下,做内应,让刘备取西川;2.算准刘璋抵抗不住刘备;3.劝荐刘备不计前嫌重用许靖;4.及时建议刘备攻取汉中;5.定军山,出奇计,斩夏侯渊;6.被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人多次赞誉;7.诸葛亮在刘备兵败夷陵后,感叹法正,说“若法孝直在,定能劝阻主公不致如此”。

十大军师排名第6:鲁肃鲁肃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及时逃离袁术这个烂摊子,举家投奔孙策;2.高瞻远瞩,早年就展望到江东可以立国;3.“榻上对”堪比“隆中对”,敲定江东的立国之本;4.刘表死后,极力建议孙权取荆州;5.先斩后奏,带回诸葛亮,最后促成了孙刘联合;6.力挺孙权抗曹,极力帮助周瑜出谋划策;7.孙权在门前站立等候鲁肃,足见其地位;8.演义黑他太狠了,他是江东最杰出的战略家。

十大军师排名第5:郭嘉郭嘉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耀眼的“十胜十败”论;2.坚决提议曹操先灭吕布;3.算准孙策会死于小人之手;4.料到刘表不敢轻举妄动,然后让曹操扔下辎重,轻兵奔袭蹋顿;5.尘嚣尘上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6.曹操哭郭嘉。十大军师排名第4:荀彧荀彧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看准袁绍乃无能之辈,投靠曹操;2.算准了董卓的结局;3.曹操讨伐吕布时,曾建议先收粮食后打仗;4.世纪大战略: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5.为曹操提出“四胜”理论;6.建议曹操先评定大北方;7.刘表死后,劝曹操克取荆州,不战而屈人之兵;8.官渡之战时,明确分析出了袁绍麾下文臣武将的不足;9.后期建议曹操安抚马超韩遂;10.被曹操夸赞为“孤之子房”。

十大军师排名第3:贾诩贾诩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被叛兵俘获后,以诈术躲避杀身之祸;2.劝李傕杀入长安挟持天子;3.李傕封赏,不受,避免了后续的引火上身;4.看出刘表乃无能之辈;5.“贾文和料敌先知”,是上等谋略战术;6.劝张绣再次归顺曹操;7.为曹操出谋划策,大败袁绍;8.劝阻曹操不要急躁进攻江东;9.展望到了三国鼎立的局势;10.离间马超、韩遂;11.明哲保身,最后升官至三公,封侯,寿终正寝。

十大军师排名第2:司马懿司马懿的能力只说几个:1.劝阻曹操不要迁都;2.克日擒孟达;3.耗死诸葛亮;4.诈病;5.高平陵之变;6.打下基业,司马炎称帝。十大军师排名第1:诸葛亮诸葛亮的能力只说三句:1.隆中对,定三分天下;2.帮助草根刘备干到了皇帝;3.千古智圣。最后说明一点:有很多人没给排进去,周瑜、陆逊,算统帅,陈宫、徐庶,能力一般;张昭有投降论,许攸有傲娇狂,其他一些高级谋士,如荀攸、刘晔、沮授等,太多了不好排,二十以内肯定有他们!。

有人说诸葛亮是杰出的战略家,但作为军师不算完美,你认为呢?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问题。问题中第一个观点是诸葛亮是杰出的战略家。对于这个观点,想必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三国爱好者都是认同的。古往今来,无论是谁评价诸葛亮,都绕不开的一句话“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说道诸葛亮到底是不是杰出的战略家,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三国时西晋的史学家陈寿。陈寿(233年-297年),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薄、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等职。

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史待御史等职。太康原年(280年),三国归晋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史学巨著《三国志》。陈寿作为一个文史家,参与、见证了三国的兴衰。陈寿《隆中对》中写道:“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好一首《隆中对》对天下局势分析的入木三分。好一首《隆中对》把一个东逃西躲、寄人篱下、一穷二白的“刘皇叔”扶上帝位。由此来看,诸葛亮就是被称为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战略家,也不为过。问题中的第二观点诸葛亮作为军师是否完美?这个观点,几千年来一直是人们对诸葛亮生平功过争论的焦点。我个人认为诸葛亮作为军师,其军事才能并非完美。

《三国演义》在民间影响非常大,但并非正史。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政治家,治理蜀国非常有办法。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怎样?中国现代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主席是这样评价诸葛亮的。毛主席熟读三国演义及三国正史,对诸葛亮的屯田兵器、改革民族和戎等历史功绩是肯定的,但对其军事产能却基本持否定态度,诸葛亮犯有三大失误。

一、诸葛亮的隆中战略让许多人称赞,但是主席却写下这样的评语:成也隆中,败也隆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隆中对》提出“待天下有变,荆州、益州两路出击,”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是两地相隔千里,分兵失去优势,调度没有实效性,看起来完美,却不会有结果。

后来的三分兵力说的是关羽的独立北伐,刘备的东正孙吴,诸葛亮的北伐中原。二、错用将帅刘备进取西川时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却让关羽留守荆州,这是最大的失误。关羽的骄傲,导致诸葛亮连吴抗曹战略方针不能执行,最后丢了荆州,关羽也被东吴杀害。三、主帅不能临阵调度资冶通签有这样一段记载:“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为先锋,而以谡督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

谡违亮节度,举措烦忧,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主席在此处点评:街亭之战时,诸葛亮因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为责于人。诸葛亮这三大错误,让蜀汉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机会。因此,不少人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持怀疑态度。你怎么看待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欢迎三国迷下方留言、评论!。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军师  唐山  一地  拥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