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黄蓉做菜时需要用到桃花岛武功,比如做“二十四桥明月夜”时,削豆腐时需要用到“兰花拂穴手”。这味蒸豆腐也有个唐诗的名目,叫作“二十四桥明月夜”,要不是黄蓉有家传“兰花拂穴手”的功夫,十指灵巧轻柔,运劲若有若无,那嫩豆腐触手即烂,如何能将之削成二十四个小圆球?……(新修版《射雕英雄传》)此外,《神雕侠侣》中还有一条旁证,那就是黄药师的弟子程英厨艺也非常不错。

菜肴也只平常的青菜豆腐、鸡蛋小鱼,但烹饪得鲜美可口。杨过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饭,连声赞美。……(新修版《神雕侠侣》)当初杨过受伤,在程英那里养伤,对程英的厨艺赞不绝口,而程英是黄药师的关门弟子,跟着黄药师学了好些年武功。黄药师这人还是比较讲究的,对生活的质量要求很高,一般的饭菜他估计是不吃的,那么他就有可能会教程英做菜,毕竟这些事情都是程英负责,让黄药师亲自动手可不太现实。

二、黄药师做菜的功夫不及黄蓉。黄蓉有那么高超的厨艺,除了名师的教导外,她本身的天赋也是不可忽略的,她聪明绝顶,完美的继承了父母的良好基因,因此学什么都快。黄药师虽然学究天人,但也有不如黄蓉的地方,比水下功夫,黄药师便不及黄蓉。 黄蓉生长海岛,自幼便熟习水性。黄药师文事武学,无不精深,水中功夫却远远不及女儿。

…(新修版《射雕英雄传》)黄药师性格,并不像一个会经常亲自下厨的人,所以他的厨艺应该不及黄蓉,但他学究天人,肯定非常懂做菜。从黄蓉做的那些菜的菜名来看,那些菜可能是黄药师曾经和夫人冯氏,也就是黄蓉的母亲一起做的,他们夫妻闲来没事聊聊诗词歌赋,游山玩水,一起动手研究一些美食,以黄药师和其夫人的学问,要研究一些美食还是没问题的。

两人一起研究,然后一起动手,最后一起取一个风雅的名字,简直是神仙眷侣般的生活,非常符合黄药师的性格和气质。黄蓉便是继承了母亲在做菜方面的天赋,动手能力极强,而且她还会武功,所以一学即会。黄夫人冯氏去世后,黄药师心中思念爱妻,于是便将曾经他们做的一些菜教给了黄蓉,让黄蓉做出来给他品尝,以此来寄托感情。三、结语综合上述,黄蓉从小生活在桃花岛,岛上除了父亲黄药师外,其他人都不具备教他做菜的条件。

黄药师学究天人,会做菜、懂做菜一点也不奇怪,所以黄蓉做菜的功夫肯定是黄药师教的。黄蓉做的那些菜的菜名很明显是桃花岛风格,很有可能是曾经黄药师和夫人冯氏一起研究出来的,所以取了一些非常“雅”的名字。而且黄蓉做菜的手法也需要用到桃花岛武功。此外,黄药师晚年收的弟子程英厨艺也非常不错,这些便足以证明,黄蓉做菜的功夫肯定便是黄药师教的。

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和金庸“射雕三部曲”相比,哪个更好?

梁羽生的小说《云海玉弓缘》和金庸的小说“射雕三部曲”相比,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更好。一、小说《云海玉弓缘》与金庸“射雕三部曲”相比,显得虎头蛇尾,后力不足。梁羽生是一个武侠小说高产作家,他的35部武侠小说里,我认为最好的就是《云海玉弓缘》。但《云海玉弓缘》这部小说,开头明写江南,暗写金世遗,情节十分吸引人。

金世遗的出场,给人以风雨大至之感,勾起了读者极大的期待心理。但随着情节的铺开,越写反而越平淡,金世遗这个小说主人公越写越不足为奇。到了后来,作者到底是想突出金世遗还是想突出孟神通、李胜男,都不得而知了。小说明显前工后拙,虎头蛇尾。金世遗人物形象根本达不到读者的期望值,甚至很是令人失望。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开局平平。

但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纷至沓来,枝繁叶茂,却不妨碍主干巍峨。三部曲中每一部,都如同炉火上浇油,火越烧越旺,主要人物越来越丰满,形象越来越鲜明。郭靖、杨过、张无忌,成了人们心目中无法忘怀的武侠小说经典人物。二、小说《云海玉弓缘》与金庸“射雕三部曲”相比,显得故事不完整,人物形象单薄。梁羽生小说,主角是传代的,要么是家族式传代,要么是门派传代。

作者好像要把小说主人公的事迹留到下一部或者下几部里再继续写。所以,小说主人公的故事往往给人没有写完的感觉。《云海玉弓缘》与梁羽生其它小说一样,男主人公金世遗的故事只写成了半拉子。最后不了了之。这也是金世遗人物形象单薄的一大原因。《云海玉弓缘》因为小说上承《冰川天女传》,下接《冰河洗剑录》,所以《云海玉弓缘》里女主角既有冰川天女的影子,谷之华与厉胜男,到底作者心目中的女主角是谁,很是模糊。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射雕  英雄传  读后感  456  连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