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事小事,都推给太后。让她累死累活。她累得不想干了,就会逐步把权力交给你。比如汉桓帝和梁太后就是如此。梁太后摄政时期,杨州、徐州均有大寇侵扰州郡,西羌、鲜卑及日南蛮夷也时常攻打汉朝边郡,梁太后被政务压的喘不过气,后来病的不行了,便还政于汉桓帝。第三种情况:你和太后是亲母子。但母子关系不正常。如北魏孝明帝元诩和胡太后。

如李显、李旦和武则天。如耶律倍、耶律德光和述律平。这种特殊情况,不太好办。因为她连你这个亲生儿子都能干掉,说明她的脑回路已经不正常了。权力欲望让她丧失了人性。对付这样的太后,如果是没啥本事的。如胡太(没啥本事,就是心理不正常)。只要你能在她眼皮子底下,活到成年,掌握宿卫之权,保证自己睡觉的时候不会稀里糊涂的被人勒死,吃饭的时候不会稀里糊涂的被人毒死。

剩下的事情,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拉一波打一波,搞清楚自己的朋友和敌人都有谁,建立起党羽,局面自解。如果是武则天、述律平,只能认命了。你斗不过她的。她瞧你不顺眼,你不管是否选择苟活,主动权都不在你手。有可能你越是谦卑恭顺,她觉得你是装的,提前把你宰了。你试图政变,可她多聪明?早就防着你来这一手呢。你造反,她马上把你咔嚓。

总言之。遇上这样的母亲,没办法。“你命由她不由你”。这种情况下,你也只能是日日念经,夜夜颂佛,祈祷各路神明保佑,多活一天算一天。熬死了她,你就是唐中宗,唐睿宗。熬不死他,你就是述律平,耶律德光。第四种情况:你和太后不是亲母子。且母子关系也不正常。典型的例子,光绪和慈禧。这种情况,看似也无解,其实有解。

因为你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你们之间有隔阂很正常。她防着你,不是心理变态,而是人之常情。你作为她名义上的儿子,需要做的是做他的狗腿。搞好与她的关系。等她死了,权力自然回到你手上。切记,没有绝对胜算,万不可选择政变。因为权力不是超能力,不是你拥有了,就可以如臂指使,操纵所有人。如果大臣们都不配合你,都不认你,你夺回了权力又怎么样?大臣们只会认为你无缘无故与太后争斗,人人心寒,人心都不附你。

就像戊戌变法,光绪觉得自己是对的。可大臣都不支持他。杀光绪的言论就出自刚毅等大臣之口。所以,非必要,不要与太后集团决裂。你不掌权,只是储君而已。朝廷完不完,跟你没关系。古往今来,亲爹亲妈把朝廷(公司)玩废的例子多了去了。有几个“太子爷”是能挽狂澜于既倒的?这难道是因为他们没本事?非也。很多事情是要看时势的。

古代皇帝赐别人官位,他怎么知道那个官位有没有人,如果有人就直接取代吗?

那是电影电视剧的说法,皇帝赐别人官位都是需要提前跟吏部交待的。京城几个重要官职是不是空缺皇上还是清楚的,但是下边各州各县的小官小吏皇上无论如何也是记不清的,这就需要交待吏部来安排了。吏部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事组织部。同样,皇帝赏赐个人的赏金会交由户部处理。皇帝口头说出去后,很快就会由太监拟成笔录经皇帝过目后和那个人一起去户部领导。

说到和珅,懂的人知道和珅是清朝的一品大员,但你知道和珅见到阿贵他是如何行事的吗?

最近几年受到各地影视剧的影响,有纪晓岚斗和珅,又有那个谁谁谁来跟和珅一较高下、因为和珅是乾隆的宠臣,基本上这些人斗和珅,虽然有和珅贪赃枉法的证据,和珅依然可以潇洒自若。其实影视剧中多个角色跟和珅基本上没什么交集,大多是杜撰而来。好像我们认知里面和珅作为乾隆第一宠臣应该不会把任何官员放在眼里了,你能想象和珅还特别害怕一个官员,那个人就是阿桂。

在我们的印象中和珅是位高权重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员,甚至一些阿哥贝勒什么的都要讨好和珅。而和珅所谓的位高权重主要是乾隆赏赐而来,虽然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族语言也是有才之人,和珅主要还是拍乾隆马屁才身居高位。乾隆喜爱舞文弄墨和珅就称乾隆是古往今来第一文采皇帝,乾隆喜爱珍宝,和珅也是能弄到天下奇珍给乾隆把玩,乾隆喜欢美人,和珅自然给乾隆处理的妥妥的,所以和珅主要是拍马屁才让乾隆重用。

阿桂跟和珅相比就不同了,阿桂算是一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文武全才琴棋书画诗词赋信手拈来,刀枪棍棒戟斧钺样样精通。和珅后来一路所得到的官位基本上都是阿桂升官之后剩下的官位,领班军机大臣,军机首辅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各部尚书等。要不是阿桂比和珅大了37岁,不好和晚辈计较,若生在同时,和珅连出头的机会都没有。

后来有一次两人去领兵作战,让俩人去无非是乾隆想让和珅有点威信而已,和珅为主将,结果和珅乱打一通,接连吃了几次败仗,最后和珅把责任推给手下将士不听命令。而换阿桂之后,军队一路势如劈竹捷报连连,至此乾隆就再也没让和珅领过军队。阿桂虽出身正蓝旗,但是因莫大军功在乾隆二十八年就被抬入正白旗,这一点并非正红旗的和珅可比。

看三国,经常看到各割据诸侯给部下上表封官,当时曹操把持朝廷,对这些诸侯上表从来不回复,那上表有什么用?

因为东汉时期有一个特殊的“察举”制度,郡守以上的官员都有“举荐”“征辟”属官的特权,俗称“郡举孝廉,州举茂才”,曹操在担任“行奋武将军,领东郡太守”的时候,就有资格表奏部下的曹仁,荀彧等人担任校尉,祭酒,议郎,县令等职务,到他担任车骑将军,司隶校尉,兖州牧,假节,录尚书事的时候,他就有资格表奏部下担任将军,太守等级别的职务了,还可以表奏封予爵位,所以,像刘备,孙权这样的诸侯给部下封官,只需要在他们的职权范围内向朝廷上表即可,只要表章到达朝廷即可视为得到朝廷认可,比如,孙权早期仅仅是一个杂号的讨虏将军,乌程候,所以他能够表奏任命的官职极为有限,周瑜是东吴的头号大将,就相当于东吴的大将军,但是由于孙权自己的官爵只有这么高,按照东汉政府的惯例,他最高只能任命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刘备的官爵高于孙权,是左将军,宜城亭候,又自领了荆州牧,所以,他能够表奏的官爵就高于孙权,赤壁之战后他能够表奏任命张飞为征虏将军,诸葛亮庞统为军师中郎将,而他的任命也能被这些人所认可接受。后来孙权向曹丕称臣的时候,曹丕想要授予孙权吴王的爵位,刘晔阻止说:孙权不过就是残汉的骠骑将将军,南昌候,官微则势轻,如今授予王爵,则去陛下仅一阶耳。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新装  皇帝  实录  官职  教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