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效忠刘备,没有实现天下一统,是他格局不够吗?

本人三国志读的不多,但三国演义据说七分实,三分虚,能给人以认识。实事求是的看诸葛亮,他那被后人赞扬的未出茅庐便定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也无非是欺软怕硬怂了本家哥儿们才做稳了江山。我认为刘备诸葛亮不能统一天下的关键是地理因素,常言道蜀中无大将,廖化打先锋,四川和云贵一带的人身材矮小,在冷兵器耍大刀时代十名八位也不是北方人一人的对手,因而无法消灭魏军。

假如一个团的兵力和装备穿越,由诸葛亮统领,能否统一天下?

别说带装备,就算只给一个团的现代人,诸葛亮都有很大几率统一天下。首先要说一下,题主问题里一个团的兵力和装备这个话太笼统。这个团是步兵团、装甲团这种战斗团,还是运输团、通讯团等后勤团这个区别可大了。装备具体有多少弹药量、油料也没有说。不过想来题主不至于这么无聊送一个通信团加电台过去,姑且算战斗团吧。一般一个团应该有2000人左右。

即使是轻步兵团,也应该有突击步枪、狙击步枪、轻重机枪、高射机枪、榴弹发射器、迫击炮、无坐力炮、火箭炮等武器。现代步枪的有效射程一般在400米左右,狙击步枪和轻机枪有效射程约800米,重机枪、高射机枪和榴弹发射器可以达到1000米甚至2000米以上,迫击炮和无坐力炮可以达到几公里,火箭炮则是10公里以上。

显然即使是突击步枪也远远超过了三国时期的任何一种远程武器。完全可以集中精确射手在两军对垒时先射杀敌方主将,造成敌军混乱取胜。即使吃了几次亏以后敌方有准备,主将躲起来不露面,也照样可以射杀对方的其他军官、旗手等重要人物,让敌军陷入混乱。显然野战蜀军是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照这种用法,即使穿越时只带过去几十万发子弹,都可以用很久了。

足够诸葛亮统一天下之用了。而且一个团的士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几千具备基础现代知识的现代人。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知识让蜀军战斗力翻倍。比如说他们可以让完善的马镫提早出现,提高蜀军骑兵的战斗力。他们还可以制造黑火药,至少让蜀军装备上滑膛炮。在三国时期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战,滑膛炮都是大杀器了。他们甚至还可以搞蒸汽机,尝试让第一次工业革命提早开始。

魏国已经拥有7分天下,境内百姓臣服。诸葛亮为何还看不开大势?

有句话说得好“骏马面前无沟壑, 怂人面前全是坎”,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我们普通人看到的都是困难,而英雄豪杰们看到的却是机遇。公元220年曹操去世,第二年曹丕接受禅让,改元称帝。曹丕称帝后北方局势基本稳定,曹魏剑指东吴和蜀汉。这在普通人眼里,一看基本大局已定,肯定放弃抵抗,立马投降曹魏了。但是以刘备和诸葛亮为首的蜀汉,却看到了希望和转机。

他们原本就担心师出无名,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嘛,为此还特意上书解释一下为何自封汉中王。你曹丕把献帝杀了(我们得把事情说严重点),这下子还省了我们很多事,你们曹氏坏了规矩,篡夺我们刘氏的江山,破坏了正统。我们刘皇叔身为汉室后裔,如今皇室有难,匡扶汉室这个大旗定当由我蜀汉肩负起来,这不皇叔他决定第二年也称帝,我还能混个丞相做一做。

这都还得感谢你曹丕呢,你不称帝,我们还不好意这么干呢。刘皇叔称帝3年后,也驾鹤西游了,我诸葛孔明还年轻,看了看目前三国局势还算稳定,我要是使使劲,没准就成功了,到时候也算的报答先帝三顾茅庐之恩不说,还能做个“千古一相”。可没成想阿斗这小子实在带不动了。皇叔走后连一个大将都没给我留,唉!算了再怎么说我也是坚持下来了,做人一世,奉行正统,大恩已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信后人会记得我的,就这么地吧,实在是杀不动了!。

诸葛亮的军事才华到底如何?如果诸葛亮多活10年,统一中原的概率有多大?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北伐尚未成功,便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没能克复中原,成为千古遗憾。假如再让诸葛亮多活10年,那么结果会怎样呢?第五次北伐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於渭南。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天下  三顾茅庐  皆知  诸葛  规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