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三国志诸葛亮是在和司马懿渭滨对峙期间,病逝军中的。如果诸葛亮续寿十年,那么诸葛亮和司马懿会在渭滨继续对峙。但是由于协同北伐的孙权已经败退,一时半会不敢再进攻魏国,魏国东线压力逐渐减少。

没了东吴方面的压力,魏国势必大举增兵西线。当时魏国西线已经聚集了接近二十万大军与诸葛亮的八万北伐军对峙,如果魏国再次增兵,将对北伐军形成碾压性的兵力优势。当然以司马懿的尿性,即使多给他十万大军,他依然不会主动挑战汉军。自从卤城之战被诸葛亮打怕了,司马懿就是顶着“畏蜀如虎”的称号也再也不敢主动进攻诸葛亮了。

他对付诸葛亮只有一个手段,拖。以魏国强大的国力为后盾,拖垮弱小的蜀汉。当然魏国增兵未必就是交给司马懿统一调度,可能派遣另一个亲信统率魏军去抄诸葛亮后路,比如曹爽。谨慎的诸葛亮并不会知道司马懿不敢出击,又不知道曹爽的军事能力很差,害怕腹背受敌之下,依旧会选择主动撤退。那么诸葛亮能否全身而退,保留北伐的火种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历史上诸葛亮病逝军中,汉军撤退。司马懿乘机追击汉军,姜维让杨仪把旗帜反向追兵方向,又击打战鼓,假装要主动反攻司马懿。司马懿害怕中计,居然选择后撤,蜀汉军队得以全身而退。死诸葛尚且能够吓走活仲达,何况活着的诸葛亮呢?当然,新派遣的将领不知深浅,可不吃司马懿这一套,极有可能不顾司马懿劝阻追击诸葛亮。诸葛亮要是死了,追击蜀汉军队或许能成功,不然姜维不至于虚张声势吓退司马懿了。

但是诸葛亮活着的情况下,追击汉军等于送死。历史上,王双追诸葛亮,中埋伏,身死。张郃追诸葛亮,中埋伏,身死。历史上敢主动追击诸葛亮的都挂了,诸葛亮可是埋伏的好手。所以即使真有人去追,在诸葛亮活着的前提下,只不过是第二个王双或者张郃。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

於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汉晋春秋。幻想线第六次北伐因为诸葛亮尚在,蜀汉不会出现权力斗争,魏延不会被杀。姜维因为吓退司马懿,诸葛亮也会乘机提携。其实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已经打怕了魏军。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差点打垮了魏军。

所以设想中的最后一次北伐,依旧能够长驱直入到渭滨地区。主将如果还是司马懿,势必和第五次北伐一样,固守。如果不是司马懿,那肯定是渭滨决战。而历史已经证明,没有谁能够在正面战场击败诸葛亮,诸葛亮又有姜维魏延辅佐,姜维魏延历史上都是打出过以少胜多的大捷的(姜维的洮西大捷和魏延的阳溪大捷),很大几率能够再现卤城之战。

即使是司马懿也没关系,渭滨是魏国的渭滨,渭水是魏国的渭水。诸葛亮在魏国家门口屯田,不只是此消彼长下,两国经济实力的变化,更是严重动摇了魏国军心,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本来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凭借木牛流马,这次准备更充分的诸葛亮还就耐在渭滨不走了。拖着拖着,要么魏国经济濒临奔溃,要么魏军主动出击被诸葛亮打奔溃,而渭水,距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庞统感觉比诸葛亮差很多,甚至感觉还不如陈宫,这是为什么?

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海内常难合,天心岂可知?——(宋)陆游前言俗话说:“将帅无能,三军受累!”庞统一生最大的悲剧就是跟了刘备。庞统没有才华吗?不是的,他与诸葛亮齐名,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既然这样,庞统的存在感为何又不强呢?我觉得就算他没有死在落凤坡,后人也没多少人会对他感兴趣的。一)智商高,颜值低,不受外貌协会欢迎。

女人常对男人说:“你的外在,使我不想了解你的内在!”这句话也挺伤人心的,不过这是外貌协会的经典信条。就算你能写一篇恢宏大作去批判它的不是,可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丝毫没有变化。古今中外,这种现象概莫能外。庞统不幸就是这么一个高智商,颜值低的人。所以当他信心满满地去找孙权,以为会受到东吴重用。孙权:虽然我也不帅,但我是颜值控!孙权一见庞统就不喜欢,三言两句,就决定终身不用庞统。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天下  三顾茅庐  皆知  诸葛  规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