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水浒》,最出风头的人物,就是武松。个人认为《水浒传》中的武松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武松从小父母双亡,小时候的武松是他的哥哥武植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武松对自己的大哥就象父亲一样。喝完后给了店家二两银子,店小二感恩不尽说客官可在此休息一夜明天上路过岗安全,可武松思兄心切拿起哨棍直奔景阳冈武家村而去,可是到景阳冈后风一吹酒劲发作头脑发昏,无奈只能倒下睡一觉,可是刚睡着一阵巨风吹来,武松睁眼一看只见一只巨形大虫猛向他捕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顺手提起哨棍一跃而起,顺手给老虎一棍打去,可是这只老虎根本不怕而且哨棍已断成三节,这是虎威大发连出三招向武松捕来,这时武松酒已后醒,武松何许人也,一身的好武艺终于派上用处,武松躲过大虫三招顺势跨上虎背,按住虎头一顿回勾拳,老虎七窍流血,老虎一命呜呼!这时附近猎户粉粉赶到,目触这一幕全都惊的目登口歹!从此武松打虎威名天下!作者根据此情节写出名著《水浒传》。

如何评价武松?

如何评价武松

一部《水浒》,最出风头的人物,就是武松。他在《水浒传》中所占篇幅巨大——在评书中还有所谓的“武十回”,把武松渲染、包装成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武松就是因为“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危害乡民的猛虎而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的。至于他后来为哥哥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在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在孟州杀了张都监一家十五口等等,算不算英雄行为,那可就各人有不同的看法了。

《水浒传》中写武松出场,是在柴进的庄上。那时候,他已经是个二十多岁的彪形大汉了。书中没有介绍他的青少年时代,只说他以前在老家清河县酒后打人,自以为把人家打死了,这才逃到柴进庄上躲避的。武松的一生,从认识张青这里开始转折。这以前的武松,是非善恶非常清楚;这以后的武松,不但是非善恶不分,而且“善”的一面逐渐消亡,“恶”的一面逐渐增长。

可能和他的人生遭遇有关。以前的武松,虽然是个粗鲁的浑人,但是人性不恶;自从在十字坡认了张青做哥哥以后,不知道张青是怎么“开导”他的,善恶的界线模糊了;血溅鸳鸯楼以后,他的人性,就逐渐向“恶”的一面偏移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开始走下坡路”了。从醉打蒋门神——黑吃黑到血溅鸳鸯楼——滥杀无辜,武松“善杀人者即英雄”的思想已经占了上风,救人苦难的“侠意识”完全消失,只剩下以我为中心的“霸意识”了。

武松的性格在《水浒传》中是最突出的一个。武松属于性格粗鲁的那一类人。纵观《水浒传》,性格粗鲁的人很多,最典型的如李逵、鲁智深,但是武松的性格和李逵、鲁智深并不雷同。李逵突出的是蛮横,鲁智深突出的是率性,武松则是刚直。他粗中有细,在正常的场合,能控制自己,不任性胡来;而最最突出的是:他身上有一股“刚强之气”,为别的好汉们所缺少。

在柴进庄上,他以一无业游民身份,因为不满柴进的冷遇而敢于当面斥责,这是刚强;景阳岗上,十八碗“透瓶香”下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还是刚强;到了阳谷县,面对潘金莲的撩拨,武松瞪着眼睛说:“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的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义正词严,掷地有声,决不拖泥带水,还是刚强;得知哥哥被害,他没有恃强杀了嫂嫂报仇,而是搜集证据,到县衙要求官办,贪官受贿不准,武松也只是说:“既然相公不准所告,且却又理会。

”绝不苦求哀告,还是刚强;斗杀西门庆之后,对街坊说:“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而不怨。”提着人头到官府自首,还是刚强;刺配孟州,明知不行贿就要挨打,却大声吆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到了厅上,要打一百杀威棒,他不告病,还要人家打得重些,不要打“人情棒”,也是刚强;身陷都监府,被栽赃陷害,知道不招认就有性命之忧,只得屈打成招,却“已有越狱之心”,想的是:“能够挣得性命出去时,却又理会。

”能屈能伸,一意报仇,也是刚强;鸳鸯楼大开杀戒,连杀张都监家大小一十五口,完了蘸血在墙上大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何等刚强!林冲在被押解路上对差人唯唯诺诺,而在押解途中自行逃脱不用人救援的,只有武松一人。武松被评为《水浒》第一英雄,受到许多人喜欢,和他的刚强性格,是分不开的。——当然,武松并不是天生的“完人”,在他的身上,也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缺点。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武松  qq  水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