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先民,认识世界的重要对象是日月星辰。这既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观象授时”所需要。居于地球北半球的中国先民,很自然地望向了天空的北方。于是,首先注意到了“北极”,即北部中央天域的“北斗”。然后,又认识了日月升落的东西方的“龙”“虎”。(北斗)在公元前四千纪的时候,“龙”“虎”二星官,恰好处于“二分”,即“秋分”“春分” 点上。

这“二点”,是春耕秋收的时令,远比后来的“二至”即夏至、东至更为重要。这是“青龙”“白虎”比“朱雀”“玄武”更早被认知的重要原因。“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二十八宿系统,是中国上古天文观测的重大成果,标志着“二分二至”时空统一体系的准确建立。但此时,这一成果也走下天空,与地上和人间的许多区域、地理、人文、生产、政治,甚至谶纬结合在了一起。

(汉画黄龙)其中,关于“龙”的各种说法,不仅日益增多,而且与王权结合在了一起——帝王成了真龙天子,从黄帝开始就能够驭龙升天;祝融、夏后启、蓐收、句芒皆“乘雨龙”;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等。这也恰好证明,龙本生活于天上。这些,从先秦古籍开始,即不绝于书。汉代,则到达顶峰。有人说,龙的形象定型于宋代,这大约不对。

汉之前,已将龙分为四种——有鳞称蛟龙;有翼称应龙;有角称虬龙;无角称螭龙。汉代王符《潜夫论》说,龙“头似蛇、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其背有八十一鳞、口旁有胡须、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自此,龙的基本特征——巨口、有角、鳞身、四足、有爪,就形成了。

后世虽有变化,但均未脱出以上诸特色。(汉画应龙)尽管帝王们死劲想垄断“龙”,但实际上“龙”已经深入民众人心,因为“星宿”和气象不可能被王侯将相垄断。后来,“龙”的图腾意义逐渐淡化了,但文化和信念却长久流传了下来。汉代,即已有“四灵”之说,“龙”居其中。“龙”,在文化传承中,不只归于帝王所有了,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信仰符号。

侠客行中,在龙、木二岛主上侠客岛之前,石壁上的武功秘籍是谁刻上去的?

欢迎阅读《梦露居士续金庸地78期:侠客岛武功之谜》,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戏说不是瞎说,改编不是胡编。《侠客行》中侠客岛,侠客岛内《侠客行》。金庸小说《侠客行》中有一个神秘的所在——侠客岛,是地处南海的一个岛屿。侠客岛上有一个石洞,洞中刻着李白的一首诗——《侠客行》。这首《侠客行》记载了一套极为神奇的武功,最终被不识字的石破天勘破。

那么侠客岛上的武功秘籍究竟是谁刻的呢?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侠客行》这部小说到底是处于哪个时代?一、故事年代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书中第十九章中说:三人来到武当山上,妙谛大师说道:“我是少林寺妙谛,要见愚茶。”不等通报,直闯进内。想少林寺妙谛大师是何等名声,武当弟子谁也不敢拦阻。也就是说,此时武当派已经存在了,而武当派是元末明初的大武术家张三丰所创。

因此《侠客行》的故事发生在明朝。二、刻字之人留下武功秘籍的人肯定在明朝或明朝之前,但是究竟是什么朝代呢?我们要注意到,侠客岛是一个海岛,而海风由于含有盐分,是有腐蚀性的。可想而知,侠客岛洞中石壁上的武功秘籍,不可能保存太长时间,很容易会被腐蚀风化。事实上石破天领悟武功秘籍时,石壁已经被海风腐蚀得酥了,所以石破天与龙、木二岛主的掌风一激,便片片剥落,不复存在了。

所以,秘籍刻在石壁上的时间不会太长,不可能是宋代高手所刻。那么秘籍的作者便指向了唯一一人——元末明初的一代高手张无忌。三、无忌留经张无忌在冰火岛出生、长大,他有很深的海岛情节。后来张无忌被朱元璋算计,携赵敏归隐,他俩出海找了一个海岛住了下来,就是后来的侠客岛。张无忌身负武当派绝学、九阳神功以及明教高深武学,在岛上他将诸多武学融会贯通,创出一部惊世骇俗的武功,即是《太玄经》。

比如石破天凌空渡海的轻功,就是源自武当派梯云纵。张无忌有心将这部武功流传下去,欲将《太玄经》刻在洞中的石壁上。他又担心像朱元璋这般心术不正的狡黠之人人学会之后危害天下苍生,于是故意用《侠客行》的文字误导后人,只有不通文墨的淳朴之人才能学会真正的《太玄经》。四、龙木岛主龙、木二岛主的来历也是非同凡响,他俩都是神雕大侠杨过的后人,是远房亲戚。

杨过的后代繁衍生息,其中一支以小龙女的龙为姓,传承古墓秘密;另一支是杨逍后人,朱元璋登基后大肆搜捕明教教徒,杨逍后人为避祸,改姓“木”,这是杨过祖父曾用过的姓。明朝建立后,朝廷一直打击江湖人士,因此武学衰亡,很多武功都失传了。龙、木二人结交后,发誓要找到当年一代传奇张无忌所传武学。他们费尽心机,终于找到了张无忌曾经居住过的岛屿,看到了岛屿洞中的《侠客行》。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攻沙  图解  漫画  火龙  宝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