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伦之后的每一次寨主更迭,都与林冲有关。林冲在梁山座次的变化,同样是有寓意的。除了这个寓意外,朱元璋也是没有给老四以“王伦”的资格,朱标一死,便立即宣布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林冲的“林”字则是大明王朝的标签,此人上山,就意味着大明王朝靖难之役这场大火并即将爆发。是以,王伦便不能留林冲在山上了。林冲最后的座次是第六名,这把交椅可以与“王定六”对看,也是一重深刻的隐喻。

这个隐喻与本回答没有多大关系,略去不讲。说到这里,我再来理一理这个回答的线索:杜迁、王伦、宋万,这样的梁山隐藏着北宋的历史。朱贵则是隐伏的大明王朝的秘史,是不同时空的另一条故事线索。而《水浒传》的故事,最重要的是隐写明朝历史,暗藏靖难之役前后的秘而不宣的真故事。书中不仅暗示了靖难之役爆发的原因,还隐写了这场大火并的结局,更是伏藏了建文帝的去向。

而这些高度隐秘的故事,都隐藏在了北宋皇位传承的文本之中。也就是先有“杜迁”,才有隐喻大明秘史的“孙立”。朱贵是明朝的隐喻符码,自然就得以杜迁为梁山首任老大了。施耐庵是明朝人,是靖难之役的亲历者,至少活到了朱棣迁都之后,绝对不可能是死于洪武三年(1370年)的施彦端。因而,他不能明写这段历史。尽管施耐庵如此高妙的隐喻,却还是被当时的当局看破,《水浒传》也因此而遭腰斩,只剩下七十回残书。

也是因为《水浒传》被过早的腰斩,别有用心者站在忠君的立场,以续书掩盖了最后的真相,导致这部伟大的史诗级巨著被不断误读、曲解。几乎所有的读者都是以续书来攻击原著,从而,根本就没有注意施耐庵在书中所隐藏,同时又故意“逗漏”的深意。归结一点,朱贵当时没有座次,第四把交椅又被林冲占据。因而,他就只是个疑似首任寨主,杜迁才是梁山真正的首任老大。

柴进的面子有多大?为什么他叔叔房子被占都搞不定?

柴进的面子有多大为什么他叔叔房子被占都搞不定

柴进叔叔家的房子(实际上是花园)被占,完全是柴家无礼,柴进纵使有天大的面子,都无法搞定。但是,施耐庵却以这样一个故事,隐含了北宋的开国秘史,也隐藏了这个王朝的先天性不足,是诠释《水浒传》主题“替天行道”的一个重要故事。那么,柴进的故事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誓书鉄券”是怎么回事《水浒传》中说,林冲发配沧州,别了鲁智深,与董超薛霸进了一家酒店。

在酒店中听说这家庄院的主人叫小旋风柴进,他家祖上是后周柴世宗。因为陈桥让位,宋太祖便赐予他家誓书铁券。有这样一面免罪免死“金牌”,柴进的面子可就大了,胆子也肥得吓人。柴大官人盘踞在沧州道,专门接待资助流配来的犯人。暗地里还是梁山背后的金主,不断把犯了弥天大罪之人送上梁山。柴进这样干,简直就是谋反。但是,他却又不敢谋反,遇到难事,就想着搬出誓书鉄券,装一装皇室后裔的逼格。

然而,《水浒传》中却从来就没出示过誓书鉄券,即便是柴进的叔叔被逼死,自己下了大狱,誓书鉄券也没见踪影。难道,誓书鉄券原本子虚乌有,是柴进家虚张声势?其实,赵匡胤从来就没给柴世宗的后人颁发过什么誓书鉄券。但是,得国之后,宋太祖却在深宫禁围内立过一块誓碑。据陆游的《避暑漫抄》说,这块誓碑共有三条内容,其中规定,柴家除了犯谋逆罪便不能处死,即便是犯了谋逆罪也不得在菜市口行刑。

《避暑漫抄》被一些学者质疑,是不是陆游所做。作者有疑问,但却没有否定这部书所记载的事情。王阳明在《宋论》中也证实了宋太祖确实立过这块誓碑,每有新皇帝登基,就必须带着一个不识字的内监,拜谒这块誓碑。可见,宋太祖对柴家后人还是很关照的。梁山故事时期,宋徽宗在重和元年(1118年)下诏:周柴氏后已封崇义公,复立恭帝后以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世世为国三恪。

林冲见柴进的故事大约就发生在宣和元年(1119年),因而,施耐庵写柴家有誓书鉄券,大概是依据了这两条历史资料。赵宋官家对柴家的优待,这是柴进面子大得很的缘故。但是,柴进为何要暗地里谋逆呢?柴进本应叫“郭进”容与堂本《水浒传》引首中,扼要的讲述了北宋的开国历史。这一小段文字,内容极其丰富,以赵匡胤结束五代纷乱,迎来天下太平为全书立意,维持“天下太平”就是替天行道。

 3/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丹书  铁卷  嫡子  皇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