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期大意失荆州,但是他对巴蜀政权早期的发展壮大功不可没。张飞:当阳断曹军;江洲收严颜;平定巴西入西川;大破张郃安巴郡。张飞的作用同样很大,最主要是前期和后期入西川。当时诸葛亮、赵云、张飞分兵三路,张飞平定了巴西和巴郡。赵云:两扶幼主;扫荡西川;汉水大胜。赵云早起在刘备比较狼狈的时期就跟随刘备,立下战功,后期入西川也是独领一路大军,汉水大战大破曹军更是经典之作。

黄忠:入西川,定军山斩夏侯渊。黄忠跟随刘备也是后期在西川建功。马超:辅刘七载,辅定西川。马超跟随刘备时36岁,对于一个大将来说可以说是最好的年华,可惜英年早逝,仅仅辅佐刘备七年。主要功绩是合围成都,迫降刘璋。刘备集团:总结一下,刘备集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起家时期、荆州时期、益州时期。我们可以看到,上述五位大将,在这某个时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可带兵作战,有的可镇守一方。

比如关羽镇守荆州、张飞入川夺巴郡、赵云汉水之战大败曹军、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就马超稍微差一些,也有合围成都之功。魏延:那么魏延的功绩呢?镇守汉中,屡次北伐。可以说完全不比黄忠、马超差,只是缺少代表作。论实力,尤其是刘备集团后期缺乏武将,魏延的贾价值更是得到了凸显。所以魏延完全有实力入选五虎将。可以替代谁?关于魏延该不该被洗白,如何洗白,在此就不详述了,既然提问已经做了这样的假设,那我们就按照正史中的魏延做推论。

关于魏延的问题,小编做过其他回答,有兴趣的可以翻看一下。现在我们就来研究研究魏延能顶替谁。关羽、张飞可能性:0这个我想不用多解释,刘备的武将,如果评五虎,肯定有他俩,如果评三杰,也一定有他俩,要是评二圣,那绝对也就是他俩。没办法,关系硬、能力强、军功多,所以此二人根本不用考虑,无法替代。赵云可能性:1其实一分我都不想给,个人认为无论人品、军功、地位,魏延都没法与赵云相比。

这一分是因为目前有人认为赵云被神化了,并没有那么厉害,这个更不多做解释,二救少主是真,领兵入西川是真,汉水之战退曹军也是真,我并未试图改变一些人的观点,因此给一分以作安慰吧,满分100。赵云也无法替代。黄忠可能性:30只能说,黄忠败在年老。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的功绩,可以说是刘备在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魏延是后期镇守汉中,但是像这种决定性战役,并没有。

所以如果说存在30%的可能性取代黄忠,那也是因为年龄的原因,战功的数量肯定要对于黄忠,如果单从战功质量论,还是无法取代的。马超可能性:50马超,败在命短。前面说过,马超36岁追随刘备,正是大好年华,可惜仅仅辅佐七年就病逝了。细细算来,马超其实在刘备集团并未起到决定性作用,至少和前四位没法相比,也不一定高过魏延。

合围成都,马超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归顺之后,也再未有大功。但是早期的马超,确实叱咤风云,很多对马超的神话也是源于他早期与曹操对抗。比如割须弃袍,比如大败夏侯渊等等。所以魏延如果跻身五虎将,最有可能取代的就是马超。后续:结论虽然已经给出,但是还是要多啰嗦几句。五虎将无论在当时亦或是历史上都受到了认可。

那么魏延为何就不能与其相提并论呢?要知道刘备当时也很器重魏延,镇守汉中十年就是例子。原因并不是什么脑后有反骨,这都是杜撰。魏延的失败是性格原因,《三国志》记载其“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性格孤傲,自视甚高。他的失败是因为目中无人,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于是当他和杨仪发生矛盾,各自上书时,朝中各方都倾向于杨仪,在诸葛亮病危,安排撤军后,魏延又不听号令,因此被斩杀。

要是诸葛亮关羽赵云刘封魏延关平进川,能拿下益州吗?

刘备之所以能轻松拿下益州,主要是因为刘璋引狼入室。只要刘璋找刘备帮忙打张鲁,派这些人去益州肯定也能拿下来。不过肯定要比刘备亲自入川要吃力。刘备要的不是用武力得到益州。而是用他的仁德,去拉拢人心,再慢慢反客为主,以最小的代价拿到益州。这方面蜀汉阵营里除了刘备,没人能做到。刘备入蜀后,跟刘璋称兄道弟的,关系搞的好的很。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魏延  精英  角度看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