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套行政管理班子,替他有效的运转着明教事务,统领着天下万千教众。有人可能会说,有这个班子在,那为何阳顶天一死,明教便四分五裂了?但这实际上是由于阳顶天事出突然的“失踪”引起的,他的遗书和遗命并没有得到及时的传达和公开。不然的话,金毛狮王谢逊接任教主,教中就不会出现争夺教主之位而闹得四分五裂。而且明教虽然分裂,但无论是左右使法王还是散人,他们依旧是心记明教未来的,即使是破教而出自立门户的白眉鹰王,听闻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也是极力护教。

后来张无忌也是以阳顶天所搭建的旧班子,依靠阳顶天所设立的这套行政体系,让明教得以继续正常的运转,完成了明教的复兴。实际上,明教跟丐帮相类似,教主和帮主就是主心骨,凝聚教众和帮众,促使教会帮会运作的轴心。没有教主和帮主,自然就难有凝聚,逐步分裂了。光明左右使在这套行政体系当中的地位名符其实在阳顶天的这套行政管理体系中,地位仅次于教主,身为光明左右使的杨逍和范遥,无疑是很闪亮的。

要知道阳顶天离世的时候,杨逍也只有二十五岁左右,范遥小他一两岁,他俩当上左右使的时候,二十岁都可能不到。而四大护教法王中,青翼蝠王韦一笑和紫衫龙王黛绮丝虽然比他们小(黛绮丝是属于后来新加的,原先只有三法王),但白眉鹰王殷天正和金毛狮王谢逊的年龄都要比他们大,五散人的年龄就更在他们之上了。杨逍和范遥两个年纪轻轻的人能力压他人,成为光明左右使,最根本还是他们的武功,后来的韦一笑在真正的见识了杨逍和范遥的武功之后,就曾在心里说过“阳教主将逍遥二仙排在四大法王之上,确实是有他的道理”这样的心里话。

在羽菱君看来,他们两人很可能是阳顶天的入室弟子,他们的名字“逍遥”也可能是阳顶天所取。“逍遥二仙”都是属于年少成名的。杨逍就更不用说了,昆仑派掌门白鹿子和峨嵋派的孤鸿子(灭绝师太的师兄),都是败在魔教少年之称的他手下。年纪轻轻,便有此辉煌战绩,武功天赋自然非同一般。这也是阳顶天会在私下传给他,只有教主才能修炼的“乾坤大挪移”的原因。

但这一来也让杨逍认为阳顶天日后是想传他教主之位,在五散人说要选立教主之时他才会与之争斗,引至明教分裂。不过在阳顶天死后明教无教主在位的三十年里,是杨逍一人苦苦支撑着明教的发展,也足见杨逍的才智和才干。特别是他亲自撰写的介绍明教历史的《明教流传中土记》一书,更彰显出他的文武双全,即使是文才武略的谢逊也恐怕是难以媲美的。

范遥自负天下武学无所不窥,他的所学之博,所练之精,令人惊叹。剑法一出手,连张无忌都心下赞叹:“若在半年前遇到此人,剑法上我不是他敌手。比之那八臂神剑方东白,这苦头陀又高上一筹了。”羽菱君个人认为,金庸先生之所以在《天龙八部》中创造出了“逍遥派”,就是因为“射雕三部曲”里洪七公的“逍遥游”和“逍遥二仙”杨逍与范遥的关系。

范遥的自负天下武学无所不窥,让人很容易想到《天龙》里的王语嫣。而王语嫣之所以也有此成就,完全得益于她家“琅嬛玉洞”里的那些武学藏谱,而这些典籍却是当年逍遥派掌门无崖子所收集的。范遥窥尽天下武学是不是就是从这些典籍而来的呢,而杨逍的“弹指神通”,假如不是师承黄药师桃花岛一脉,是不是也是从这些典籍而来,他们两人取名“逍遥”是不是就是为了纪念“逍遥派”呢?实际上这一些都说明了杨逍和范遥的足够特别,也是为了说明他俩的武功成就,更是为了说明,阳顶天将他们封为“光明左右使”,排位在护教法王之上,是完全合理的。

后来的杨逍一人苦撑明教,范遥会为了阳顶天自毁容貌,扮成苦头陀潜入王府二十多年,就可看出他们是为了报答阳顶天之恩,也是足见阳顶天当年对他们两人的重视,是远超四大法王的。倘若不是阳顶天因为他夫人的关系突然离世,按照正常的情况,阳顶天应当会是把教主之位传与杨逍的。他之所以会在遗书中让谢逊接任,有很大的原因是他的夫人是谢逊的师姑,有了这一层关系,谢逊能保她周全,若是其他人继位,肯定会取他夫人性命的,只是他没想到他的夫人会随他而去。

阳顶天所建立的明教行政管理体系,对明教影响深远。在这套体系当中,光明左右使的综合实力和地位,都能说的上是在四大法王之上,而且这样的地位绝对是名符其实的。“逍遥二仙”的武功才智,毋庸置疑,只是杨逍性格乖僻,自负清高,范遥为情所误,之后又一人独行不知所踪,才让教中的五散人等所不服。但身居高位的护教法王,除了叛教的黛绮丝和资历最浅的韦一笑,有如白眉鹰王,他是无法忍受当时教中争夺教主之位混乱的状况,又不想搅进这一潭混水之中,才愤而出教,他与金毛狮王从未不服过杨逍。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明尊  圣火  微端  Brunson  礼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