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金兵围城,郭京让孙傅将军队都撤了,以防耽误他施法,并且打开城门,由他和7777名临时招上来的地痞流氓守城即可。没想到金国人不讲文明,一点也不吃这一套,直接冲过来,一顿砍瓜切菜,郭京连同神汉们死的死跑的跑,瞬间就把敞开的城门留给了金兵!那时候,徽钦二帝正满怀信心地,在深宫等待好消息呢!看看,这就是大宋的朝廷,这就是一群喊着口号不办事的官员,这就是低能的君臣,这就是被党争带进死胡同的大宋!这样的政权不亡没有天理!。

古代城池防御是怎样演变的?为什么十倍兵力都攻不破一座城池?

古代城池是国之重地,拢聚人口、财富,尤其都城,国之核心,更集中军政、文化。城池多设于水陆要冲,固若金汤,以扼守要塞、军事防御为要务。重兵把守,多由名将负责指挥,十几倍的兵力都很难攻破。那么,古代城池防御设施到底是怎样的?古代攻下一座城池为什么那么难?古代城池之固定防御①早期城墙结构丨城池最早形式只有城墙和城门,笨重木质城门。

此时城市防御结构并没完善。这里解释个误区☞ 影视上常见的城墙,多是青砖砌实,高大、牢固、庄严。尽管有"秦砖汉瓦"之说,但早期城墙多是由泥土夯实筑成。从西周到唐朝都城长安,基本都是这种夯土结构。明朝后,才开始大规模使用青砖筑城垒墙。因此古城墙很多并不是用砖垒筑。②城墙和城门升级丨春秋时,城墙始建城垛。城垛☞ 城墙上的突出结构。

这样可以提升防守安全系数,也方便窥伺外敌动向。城墙设置悬门,平时吊在上面,关闭时由上而下放落。悬门是由辘轳控制,升降结构。《墨经》里对悬门有详细阐述。③城门楼和护城河出现丨战国后期,城墙上开始出现城门楼。城楼,形式上作为城市标志;平时可观察、监控城市来往人流;战时,居高临下远观敌情,随时警戒。没事干,将领休息喝杯茶。

真正意义上最早的护城河☞ 大秦帝国灵渠。围绕城市挖掘一条深达几米的护城濠,河水引注后就是所谓护城河☞"城池中的"池"。城池之间设有起落吊桥。战时一旦拉起吊桥,什么云梯,破城锤,那玩意都不好使。城墙角落开始增建角楼,以加固围墙接合,同时与护城河及城墙构成联合防卫系统。上图突出的矩形墩台就叫"马面"④墩台加强联合防御丨城池防御设施已相对完善。

那么当敌人攻上来时如何有效御敌,也是一个大课题。于是,城墙上每隔150米加设一个突出的矩形墩台,谓之"马面"。其实,大家都在影视见过这种设施,或许没有留意。古代弓箭杀伤不过100米。敌军攻上城墙时,两个临近墩台的守军可相互策应,从两侧联合夹击敌人。临近守军150米的距离往中间射箭,两侧覆盖敌人,而不伤对面友军。

小编只能说,你们都够阴险的。进入大汉,墩台和城角等设施,进一步加强,提升防御力。至此,我们概念里的古代城池防御设施,大概就很完善了。古代城池之移动防御无论城墙,还是护城河,这些固定防御设都是防守屏障。守城还是要靠士兵和武器的,在城楼念圣旨是无法退敌的。①阻滞设施丨比如,护城河外布置的陷马坑,拒马枪,鹿角木等。

攻城是个漫长的消耗战,可能持续2年以上,守军能干掉一批是一批。②是防守器械丨武器包括☞ 弓箭、弩机、投石车,钉有尖锐逆须钉的檑具,狼牙棒,带刺的长抓枪。还有滚石、火油(对付云梯攻城)……为什么攻下一座城池那么难?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丨孙子兵法孙子说攻城是下下策。那些自以为是的皇帝老子们也不听孙子的话。

攻坚战,会造成攻方巨大代价。攻下一座城,平均耗时2年,严重时或导致大局扭转。诸葛亮攻陈仓,十多倍兵力攻不下陈仓城。围攻近一个月,最终还是败北而归。一座防御完善的城市,具备以下设施↓①高大城墙封闭围城☞ 十多米高,七八米厚,依山傍水而建,分内外城墙和内外城门。每隔一段都有重兵把手,可相互策应。上次说挖地道出城的网友,你出来走两步。

②城外有一圈几米深的护城河,上有吊桥。河道宽度,一定会超出单根自然木的长度。吊桥升起,你先想办法过来再说。③城池外,往往设有各种机关。④城楼、城墙居高临下,可以瞭望敌军动态,占据先机,随时据情况调整部署。⑤守军居高临下,以静制动。弓箭、滚石、雷木、火油等,等着伺候云梯。守军是主场,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最适合武器。

⑥攻上城墙,客场对战人家主场。在大破城门之前,攻方无法集结大量兵力攻上来。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丨孙子兵法攻方损失1/3兵力还拿不下,士兵们就要崩溃恐慌了,又或对将领的战略产生怀疑。此时就是灾难,心理问题不是命令好控制的。久攻不下,围困战术是常用选择。你客战能耗得过对方才行。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强攻,也不是所有的攻城都适合围困战术。

孙子说"城有所不攻者,有所必攻者"。城池的价值如何?值得付出多少代价?如果大兵集结攻打都城,势在必得。那基本上是灭国之战,值得付出昂贵代价。普通城市,久攻不下,发现付出远超所得,士兵大量伤亡是很恐怖的事情,对军队士气和心理影响很大。还继续吗?攻方往往在军力鼎盛时才会选择攻城,以十倍兵力都很难攻克。攻城,是漫长拉锯战和消耗战,可能跨过不止一个春夏秋冬……重要一点,一个将领既负责指挥守城,其经验、谋略、能力和心理素质肯定不一般。

辽国皇帝御驾亲征,10多万精锐军队,为何没有彻底消灭西夏?

题主所说的应该是第一次辽夏之战。第一次辽夏之战发生在贺兰山。一、基本战况1044年九月,辽兴宗“会大军于九十九泉,以皇太弟重元、北院枢密使韩国王萧惠将先锋兵西征。”十月初,辽兴宗亲率骑兵10万渡过黄河,第一次辽夏之战正式开始。辽兴宗做了周密部署,兵分三路进攻西夏:北路6万主力由南院枢密使萧惠率领,进兵贺兰山。

南路由皇太弟耶律重元率兵七千策应。中路由东京留守萧孝友统领,护卫辽兴宗行营。辽兴宗大军压境,西夏李元昊不敢硬抗,采取以逸待劳策略。辽军杀入西夏国境四百余里,都未遇到夏军的有效抵抗。李元昊将主力部队左厢军秘密部署在贺兰山北麓,遇到了萧惠率领的辽军主力前锋,双方一战,西夏被打的大败,李元昊便退到贺兰山中不出。

李元昊又主动示弱求和,遣使向辽兴宗谢罪请降,示弱。辽兴宗觉得留着李元昊总是祸患,而且兴师动众而来岂能轻易回去,拒绝了西夏的请降。请降不过是李元昊的缓兵之计,他趁请降之机向后撤军,辽军再度杀来时,他仍不断撤退,“每退必赭其地”,实行坚壁清野政策。西夏的坚壁清野非常有效,使得辽军以战养战的策略失效。时日一久,战线拉长,辽军人粮马料都成了大问题,人马皆乏,士气不振。

李元昊又再度请降,很快辽兴宗同意请和。但李元昊又故意拖延议和具体时间,使得辽军饥困不堪。李元昊则趁机发起猛攻,直奔辽军大营。辽军倒也厉害,萧惠率军击退了李元昊并率军追击。然而造化弄人,就在辽军快要追上李元昊之际,突然天起大风,风沙扑向辽军。辽军没遇到沙尘暴天气,西夏人却习以为常,立刻抓住机会反攻,辽军大溃。

最终辽兴宗仅率数骑逃出。第一次辽夏贺兰山之战以辽国惨败告终。西夏也因此战彻底奠定了辽宋夏三国分立局面。二、此战辽军失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辽军深入敌境,粮草补给缺乏保障虽然辽军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寄往掠夺西夏粮草来支撑战争,但是李元昊实行坚壁清野政策,烧毁了沿途的房屋粮草,使得辽军补给成为大问题。

2、西夏以逸待劳,避开辽军锋芒十万辽军来势汹汹,李元昊知道不敌,直接放弃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想法,将西夏精锐藏于贺兰山,辽军深入西夏境内四百里都没有遇到有效抵抗,也使得辽军疲乏且滋生轻敌思想。3、李元昊的诈降请和运用得当李元昊两次请和,一是拖延时间疲惫辽军,而是使得辽军放松警惕,尤其是第二次趁辽军疲惫松懈直冲辽兴宗大营,手段灵活多变,着实是位出色的军事家。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攻城  皇帝  古代  
下一篇